今天的日子据说很好,也不知道是哪个人推算的,反正适合开学。
柴云来到东宫,去拜见师长高士廉,高士廉目前是尚书右仆射,与魏征一样都是当朝宰执。
太子太傅之名为的是担得起教导太子的重任,李世民信任他,高士廉也不敢懈怠。
一群皇子宗室子弟,甚至还有当朝名臣的后代齐聚东宫,这里面很多人柴云都不认识,但也有认识的。
起码以太子李承乾为首的那个小圈子,柴云是认识的。
吉时来到,众人排好队,跟着高士廉一起向至圣先师上香祭拜,然后则是由高士廉主讲,这是他今天必须要讲的第一堂课,说的是礼记。
高士廉是朝廷重臣,当然是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上课,今天走走过场,以后则是由专门的大学士翰林们来给皇子们上课。
众人在下面正襟危坐,装模作样的听讲,柴云知道自己绝对没有看错,大致上所有人都在装模作样。
这些宗室子弟中,大多会跟在几个皇子的身后,形成小圈子。
哪怕是有几个年纪稍大的公主驸马的儿子,也是如此,这些人以后也就是当个闲散的王爷郡王,讨好几个皇子,将来不管是谁当皇帝,他们的待遇都不会差。
所以小圈子的首领大概就是几个皇子,当然太子李承乾的圈子是最大的。
当然也有不愿混这些圈子的人,并给也不是所有皇子都有资格建立自己的圈子。
特立独行的人在哪里都有,柴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但是他的年纪较大,能跟他年纪相若的很少,自然也有点独狼的味道。
其他还有屈突通之子,屈士立,秦叔宝之子,秦怀道,加上程咬金的儿子程处亮这些人,虽然年纪与自己相仿,但仍然小几岁。
这些人家庭背景可都不低,父亲都是当朝重臣名将,自然也是呀高于顶,不屑于跟随李承乾这样的毛头小子屁股后面混。
他们自然有自己的圈子,其他的宗室子弟,自认也没有他们这样的地位,自然也融不进他们的圈子。
在这些人当中柴云的确是个异类,但却有身份很不简单。
皇帝的亲外甥,再怎么算,也算是宗室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亲戚了,但是柴云的出现很晚,要说在一群当权者的第二代中,真是没有什么影响。
反正柴云也没他们放在心上,今天的课上完了,自己还要去郊外骑马和小六练习相扑哪。
高士廉的课程准备的还算充分严谨,不但讲解了礼记,还针对汉末三国乃至两晋之时的礼崩乐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堂课讲了近两个时辰,上下都有点疲劳了,高士廉宣布休息一下,中饭之前再讲一个时辰,今天的课程就结束了。
高士廉坐在椅子上,有小厮上前给他端来茶水。
早春之时,还是有些寒冷的,高老大人喝点热茶,也算是暖和一下。
自由好学之人上前请教一些难点和要点,这个不同于讲课,高士廉可以慢慢的将借给他们听。
大多数人会散开,私下走动一下,活动活动筋骨,说实话两个时辰坐在那里正襟危坐的保持着,任谁都有点受不了。
柴云独自一个人看看风景,动工的占地面部小,好多的宫殿,长乐,大宁,崇仁,永兴,安兴宫坐落有致,比较有名的安庆宫在最边上。
东宫与皇宫只有一条街道和宫墙相隔,但是太子想要前往皇宫,则必须要走通化门或者春明门,绕到玄武门才能进宫。
当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世民才有时间和机会在玄武门布置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坐上了皇位的。
李氏皇族血统中带有部分鲜卑族的血液,很多汉家传统并不是太在意,但是皇家规矩去还是比较看重的。
整个东宫范围内建筑错落也是非常宏伟,各处都是栽种的花树,如今桃花已经挂了花苞,未来几天必然是桃花烂漫的景象。
这次的学习开课是安排在永兴宫内,现在是休憩时间,柴云独自一人在闲逛散心,看看这里,看看那里。
正在一处花圃前有几个学生围在一起似乎正在闲聊。
有人看到柴云,竟然迎了上来,这让柴云有点错愕,谁啊这是?
“柴云哥哥,李恪有礼了!”十四五岁的年轻皇子礼貌的对柴云行礼。
“是吴王李恪!”柴云心道,你还真是与你那太子哥哥不一样啊。
吴王李恪,后来也被封为湘王,最后惨死之后,追封为吴王,说起来,此人在历史上比较正面,有才学,懂是非,知进退,也没什么野心,后来完全是被李世民猜忌,连累而死。
现在的李恪才只有十四岁,他比李承乾小几个月,在众多皇子中也算是兄长了。
“啊,是你啊殿下,刚才上课好像没看到你啊。”柴云也不敢怠慢,连忙回礼。
李恪笑道:“我坐在后面,在前面已经看到柴云哥哥了,过年这段时间也没有在宫里见到柴云哥哥,很是想念啊。”
李恪是偏妃所生,她的母亲原本是隋朝的后妃,这层关系在这里,则注定李恪此生只能是一个富贵王爷而已。
大概从小他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对什么都没有争强好胜的理由和作为,性格也谦卑,为人也好,很多皇子愿意跟着他玩耍。
柴云不想跟立刻解释那么多,他毕竟算是外戚,虽然关系上跟李世民很亲近,但毕竟不能总是在后宫里面乱转的。
柴云只是笑道:“陛下交代了一些事情给我做,过年这段时间有点忙啊。”
“可是前一阵长安城闹得沸沸扬扬的为国祈福筹措军资的事情?”李恪感兴趣的问道。
“你也知道啊,都是小手段而已,我来长安,也没为大唐立什么功劳,这点小事不值一提啊。”柴云借此吹嘘了几句。
说实话,李世民不给他叙功,他还是有点意见的。
李恪由衷的说道:“这可是大功劳啊,柴云哥哥的确是国之栋梁啊。”
柴云立刻对李恪的观感好了很多,这拍马屁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听着实在是舒服。
正要谦虚几句的时候,突然在身后传来冷嘲热讽的话。
“那都是父皇运筹帷幄的办法,他哪有什么功劳?跑跑腿的人,却还沾染了沽名钓誉的恶习,简直是……呵呵!”
柴云一转身,却正是李承乾,一大帮人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