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柴云有空就在长安的大街上看热闹,从东市到西市,他也不坐车马,只是随意溜达。
年节第一天,整个长安城都是锣鼓喧天的游行队伍,这里面有这长安城各行各业的行会组织,也有官府组织的临时性队伍,还有坊市街道自发的组织。
随后慢慢的就又传出消息,很多长安城的豪门大户也参与其中,并且掀起了为前线将士捐冬衣捐酒肉的消息。
这也是各大茶楼酒店之内,有官府授意的说书先生已经游方人士的宣讲,大多说的是前线将士目前在西北苦寒之地,缺少冬衣,缺少粮饷,没有肉吃等等。
大唐名士在这个阶段,就有很多前出塞外游历的人,回来也有大量的塞外风光和艰苦的诗篇流传出来。
这像是另外一番助攻,民间对于塞外的了解也逐渐增多,大唐将士的困苦形象在百姓心中,逐渐丰满起来。
然后就开始了出现大量的捐款捐物行为了,先是一些名人在这样做,随后传染到很多家中殷实的富户商户,乃至大家豪门也开始跟从。
形式一路蔓延,随着普通百姓也加入其中,整个为国祈福,为前线将士祈福而捐款的行为终于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柴云等于是在长安城内亲眼见到了这一幕幕捐款的情形发生。
大街上是不是就会有礼部和户部的官员小吏抬着匾额,披红挂绿爆竹声声的去给那些捐了大钱的富商大户送去,上面大多是“慈善之门”“忠爱之家”或有“心忧家国”等等的题字。
这些匾额上的字,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当然到最后唐俭裴纶等人也开始捉笔写字了。
情势搞得越发热烈,慢慢的长安周边的州府和县乡也开始进城了!
按照柴云和裴纶的计划,逐渐的将代表荣誉的匾额已经不够用了,这时候户部官府的文书就开始起作用,凡事捐款达到一定数额的,都会有官府的证明,并且凭此可以免一年赋税。
免赋可是最受百姓在意和欢迎的事了,消息一旦传出,这个捐款也就更用踊跃了。
大街上,有礼部的小吏时不时就会找到柴云,然后递给他一本小册子,大致上记录了一日的捐款数额,让他这个副总管放心。
有捐物品的自然更多,官府就按市价折算成银钱算成捐款。
如凑到一定数量的猪羊肉之类的物资,则会立刻安排送往前线军营,当然这种事也只能在冬天干了。
随后户部和礼部的官员还会将那些名豪富绅城内大佬们聚集在一起有答谢宴,并给让他们回去之后多为官府朝廷宣传此事。
从初三到初五短短两天的时间,户部登记的各界捐款数额,就已经突破了一百五十万贯,折合白银几十万两。
初五之后,长安城新年的气氛更加热烈,大街上有舞龙舞狮的表演,大多有官府组织,还有精美的礼物派放,同时仍然不断宣传捐款的事。
但从初一之后也就三两天的捐款是个**,其后开始走低,并且很平稳,按照推算,要到正月十五正元节这天才会是更大的**。
柴云对事情的发展表示很满意,于是皇宫廷宴的时候,将这样的消息,偷偷透露给了李世民知道。
李世民也没想到,短短几天就有这么多钱,顿时乐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这场戏才刚上演,这对甥舅策划的事情正在按照既定计划进行中,皇帝李世民别提心中有多高兴了。
但是在外人面前,在群臣面前,作为皇帝的尊严,让李世民本能的收起了面部表情,虽然心里面高兴,但却并不表现在脸上。
这就是作为帝王圣人的矜持甚至是他的神秘,李世民自然深谙此道。
对于柴云,李世民心中更是喜爱,走到哪里都把他带在身旁,这也让很多人意识到,目前皇帝最为恩宠的人,究竟是谁?
“云儿,今日是谢师宴,答谢那些叫到皇子和宗族子弟的老师和夫子们,你跟我来,我要介绍个老师给你。”李世民对柴云说道。
“是。”柴云紧紧跟随皇帝的步伐。
皇帝到来,这边筵宴中的所有人都起立施礼,众位皇子更是跪下迎驾。
李世民来到一名老者面前,给柴云介绍道:“太子太傅,高士廉高老夫子,朕最为依仗的众臣,一身的学问,云儿你以后可以是要跟高夫子多学习啊。”
高士廉连忙躬身拜谢,口称不敢,皇帝谬赞了。
李世民的意思很明白,他给柴云找的老师就是高士廉,这位高士廉与老臣杜如晦,都是太子太傅,是专门教导东宫太子的老师。
李世民将这样重要的老师介绍给柴云,可见对他的喜爱。
柴云机灵的立刻跪倒:“柴云拜见老师。”
高士廉连称不敢,将柴云扶起来,他知道柴云是李世民的亲外甥,这段时间可是深得皇帝喜爱,这样的权贵子弟让自己教导,那是对自己很大的信任了。
其实东宫这边有专门叫太子读书已经国政的人才,如之前的杜正伦那些人可都是翰林院的人。
高士廉身为刑部尚书,凤临阁大学士,挂着太子太傅的职衔,去东宫的时间反倒不多。
不过现在皇帝意思很明显,高士廉也不能不收柴云这个学生,总归不是弟子,学生而已,尽心即可。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这个有点仓促啦,过两天该当半个正式的拜师礼,以后云儿就要跟随高夫子学习,高卿多费心了。”
“哪里哪里,是臣该做的。”
拜师礼!这究竟是要收做弟子还是学生啊?太子也不过是高士廉的学生而已,柴云自己也有点懵了。
他可不想每天陪着一个酸腐儒,每天听他之乎者也的,猛然间抬头看到旁边的太子李承乾,那小子看自己的眼神充满了怨毒。
“哼!臭小子,你早晚就都是被废的货,跟我这耍心眼子,看我那天再教训你。”
李世民语焉不详,拜师礼也是随口一言,大家做出谨慎恭听之态,到时候当不当真,全看皇帝的心情。
柴云起码在高士廉的面前保持着谦恭的姿态,这个老家伙大概不能任由自己嚣张,自己的小心点,但是关系可以搞好吗,这都是小事。
李世民的好几个皇子,其实都有朝中重臣作为老师教导,房玄龄,魏征这些人底下都挂着某某皇子哪。
柴云觉得除了要去东宫跟着高士廉学习,其他的安排上,李世民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