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管家又将自己买来的丫头仆妇叫来,让兰蝶儿认识和分派事情。
两个丫头,一个叫春桃,一个叫春花。都只有十五岁左右的年纪。兰蝶儿听到这两名字后,嘴角一抽,不过最后还是打消了重新给她们取名字的想法。土气就土气吧,只要人心地善良就好。
这两人都是乡下丫头,被刘管家签了死契,虽然两人是新手,只是在人牙子那里稍微培训了一下,但兰蝶儿却很满意,这样的白纸她用起来才会放心。
至于两个仆妇,一个专管洒扫打杂,一个专管小厨房,他们的总管则是周嬷嬷。
除了这新买的几个丫头仆妇外,原来庄子里的下人还有几个。算来这庄子里总共也有十几人了。十几人的日常生活开支,月钱,以后就全要靠那八十亩地的收租来养活了。
刘管家将收入支出稍一合计后,就有些为难的告诉兰蝶儿,以后只怕每年没多少剩余的钱了。兰蝶儿没有在意,对她来说,当前,自由才是最主要的,何况,她还有一匣子的珠宝首饰傍身呢。
因为不需要再顾忌什么了,兰蝶儿立即按照正常的药剂量来驱毒。如此一直吃了一个月的药,才终于没了那些症状了。
从来到这里后,一待精神稍微好一些后,她就开始在农田地打转,看那些农民干活。上辈子在现代的时候,她虽然是个在福利院长大的孤儿,但好歹也一直在大城市生活,对这些农田里的事,都只是在电视里看的,如今近距离观看,觉得很新鲜。
只是,兰蝶儿对于古代农民那落后的生产力,还是相当无语和叹息的。不说别的,就说耕田吧,在现代,用牛耕地的都很少了,很多地方都是机器耕地。可是在这古代,别说机器,连有牛的农户都很少,很多农人都是靠一个人掌握木犁,另外一个人在前面拉纤一般的拉,还有的竟然就靠锄头一锄头一锄头的挖地。
这样低的生产效率,恐怕是一天到晚也不得闲了。
租种兰蝶儿田地的村民都是庄子附近田家村的村民。他们都是十几年前逃荒来到这上京附近的,本身没有土地,靠租种田地过活。
就算是辛苦耕种了十几年,这些人也不过是勉强站稳了脚跟,勉强填饱肚子而已,又哪里来的多余的钱置办更好的农具,或是买牛。一头成年的牛,要卖到二十来两银子,小牛犊子,也要十多两银子,哪怕是几家联合,也很难凑出那么多钱。
低下的生产力,加上靠天吃饭,这些人的生活也就辛苦而且没有保障了。
兰蝶儿仔细回想在现代看的那些电视里关于种田的信息,琢磨了几天后,终于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她要将那些田地都收回来,重新规划,自己当老板,雇佣那些村民干活。
要想让土地里的东西值钱,就得种植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东西。这些村民们为了果腹,大都种植的小麦粟米等农作物。
但小麦粟米这些东西,虽然亩产量不是很高,价格却一直都不是很贵,特别是碰到风调雨顺的年成,价格更低。
对于要种什么东西更值钱,兰蝶儿心中已经有了定论,那就是种植药材。唯一让她有些担心的是,不知道药材种子好不好弄到。若是在现代,只要上网一搜药材种子,就有一大堆卖药材种子的网站公司。
因为读的是中医药大学,为了更好的辨别各种中药材,学校还曾组织学生到一个规模很大的药材种植基地去参观学习过,对一些中药的生长期限和合适的种植时间,她也还记得一些。因此兰蝶儿在考虑种什么好时,第一个浮现脑海的就是那在药材种植基地里看到的各种药材。
现代的中药连人参都是人工种植的,这古代的药材是野生的,还是种植的,她就不大清楚了。但有些中药要入药的部分正是种子,这个倒可以去药铺买来直接播种。
兰蝶儿将刘管家叫来,把自己的想法对他说了。
刘管家虽然办事能力不错,但他可没种过田,对于如何种地才能有更多的收入,他可就是一外行了。可是,将稳妥保险的收租方式变成自己经营,他总觉得风险太大了。
沉吟了一下,刘管家慎重的开口,“小姐,也许你说的方法收入更多,可是,风险也更大啊。这药材种植,大家都没经验,能种的好吗?而且,将田全收回来后,要雇佣人,还要买农具,耕牛,药材种籽等,还有这庄子里每天的开支,全部加起来,是很大一笔数目啊,我们哪里还有这些银子。”
兰蝶儿的家当有多少,刘管家可是一清二楚的,这次买丫头仆妇,置办东西,也花了不少银子,估计手上根本就没多少现钱了。当然,那些珠宝首饰,刘管家可是不将其计算在内的。
虽然兰蝶儿没学过会计,但资金投入,成本核算,这点她还是清楚的,也早就考虑过了。
当下笑道:“不是还有那些头面首饰吗,拿一点去卖掉。”
谁知刘管家一听,脸色一变,立刻大声反对,“小姐,这怎么行?这些首饰可是夫人留给小姐的嫁妆,无论如何也不能卖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