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叛乱,因为正德皇帝早就有了准备和提防,火苗刚一燃·烧就被扑灭了,随之而来的是名正言顺的大清洗。
那个俊美得妖孽般的燕王,死得更是凄惨,是被正德皇帝早就收买的一名亲信给一刀刺进了心脏,而敏太妃在得知燕王身死,谋反失败后,还没等正德皇帝的人马找上门,就三尺白绫含恨而终了。
而燕王妃的娘家,大炎国唯一的外姓王风王爷全家,却并没有像一般人想象中的给投入天牢,而是被软禁了。当然,朝中的那些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大臣都明白正德皇帝如此做的原因,自然是不想将边关的风王爷的儿子,风云石风大将军给逼急了。
因为燕王谋反的事,朝中也几天也没有正常早朝,正德皇帝只是叫了几名重臣在御书房商议。而这几天,让这些平日里趾高气扬的京官们最害怕见到的人,就是锦衣卫。只要锦衣卫登门,轻则将大臣一人带走,重则查封府邸,全家被投入监牢。
作为这两年因为忙活燕王婚事,和燕王也颇有接触的董家老太爷来说,日子自然也是过得提心吊胆。惶惶不安。虽然他知道自己并没有参与谋反,但也害怕被无辜牵连啊。
董家这几天是关门闭户,除了每天出去打探消息以及采买日常生活物资的下人外,所有人一律不得擅自出去。
呆在凝香院的兰蝶儿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外祖父没去临阳王府邸,临阳王想要自己的事暂时还不会公开,忧的是,倘若临阳王在这场谋反风暴中安然无事,然后闲暇之余依然惦记着自己,自己依然还是没能逃脱此劫。
几天后,上京中因为燕王的叛乱引起的震荡开始慢慢平息,没被牵连进谋反案的大臣也恢复了上朝和办公,这些人中自然也包括了董家老太爷。
而自从董家老太爷开始恢复了上朝和出行后,兰蝶儿则开始了提心吊胆的日子。
为了打听到临阳王的情况,兰蝶儿花钱收买了董老太爷身边的一个跟班小厮,让他将朝中发生的大事,特别是有关临阳王的情况,都及时的告诉自己。
这小厮虽然不明白兰蝶儿一个闺中的小姐,为何在意朝中的事情,但拿人钱财,替人办事,他倒也尽心尽力。
提心吊胆过了几天后,那小厮告诉兰蝶儿,临阳王府虽然在燕王谋反后的那几天,也被锦衣卫封锁包围住了,但只是软禁了几天,如今已经无事了。而朝中最近发生的大事,除了又有几名大臣被牵连进燕王谋反案中外,还有一桩大新闻,就是太常寺卿尉迟大人的三公子,那个才二十出头的年轻的庶子尉迟远,竟然官拜大将军,将带领十万大军去边关和风将军换防。
说是换防,自然是自欺欺人,还不如说是正德皇帝让尉迟远带领大军过去威逼风将军乖乖的交出兵权。
兰蝶儿听到尉迟远成了大将军,也是大吃一惊,不过她转念一想,古代历史上多的是有名的年轻大将军,就好比霍去病任骠骑将军,享受大司马待遇时,也才二十二岁,因此也就释然了。
尉迟远成为大将军的事很快就被兰蝶儿抛到了脑后,她现在最担心的是,临阳王安然无恙,自己的危险依然没有解除。
果然,又过了三天后,董家老太爷归家,将兰蝶儿叫到了书房。
兰蝶儿听到外祖父的召见,立刻心往下沉,知道自己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来到书房,就见一向严厉的外祖父面露喜色,然后笑眯眯的告诉了临阳王要她做侧妃的事。
随后老太爷还有些歉然的告诉兰蝶儿,因为临阳王很快就要去封地,将不会按照皇家正常的纳侧妃的礼节来,可能要委屈了她。
兰蝶儿默默的听着,并没有反抗,她已经从老太爷那难得一见的笑脸中,知道了外祖父是相当满意自己有此福分的。作为一名亲王的侧妃,她的名字将进入皇家玉牒中,这对很多人来说,是相当荣耀的事,也算是最有面子的妾了,这个妾甚至高过了许多诰命夫人。
只是,这份荣耀对于兰蝶儿来说,是毫不稀罕,避之不及的。她没有流露出反抗的意思,自然也是为了放松外祖父的警惕。
当老太爷说完后,兰蝶儿突然跪下来,很慎重的磕了一个头,说道:“谢谢外祖父为蝶儿的终身操心,只是蝶儿还有一件事,希望外祖父能答允。”
老太爷捻着胡须,和颜悦色的说道:“什么事,你说吧。”
兰蝶儿斟酌着说道:“我想回庄子里去一趟,我那小庄子里,种植了很多药材,有几样药材到了成熟期了,想回去指点一下他们如何收割,还有一些别的事要交代处理一下。”
老太爷顿时皱眉了,“那些药材能值多少钱,再说了,你马上就要成为临阳王侧妃了,再胡乱往外跑,成何体统?”
兰蝶儿道:“药材虽然不值钱,但属于治病救人的物品,也算是为我积攒一点功德,我去那庄子里,只需要耽搁一天的时间就可,还请外祖父同意,只要了却了这桩心事,蝶儿自然就会安心的进临阳王府了。”
老太爷沉下脸思量了一会,见她跪在地上,一副很坚决的样子,最终很不高兴的说道:“那你悄悄的去,然后将那里的事处理完后就立刻回来,不许过多耽搁。”
兰蝶儿顿时喜出望外,又磕了一个头,“谢谢外祖父。”
等离开了书房,回到凝香院后,兰蝶儿立刻将身边的丫头都打发出了屋子,开始收拾要带走的东西。
也许是有了老太爷的吩咐,第二天早晨,兰蝶儿去向老夫人提出要回小庄子一趟时,老夫人果然没有任何意见,甚至对她的态度颇为亲热,还有些歉然的表示,因为老太爷说了,为了兰蝶儿出去不引人注目,因此不能派太多随从,否则,她一定会为兰蝶儿派一大堆护卫随从的。
兰蝶儿坚决表示最好一个随从都不要,自己带着两个丫头去就行了,这样才不会引人注意。
老夫人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想到是自家的马车和车夫,再说小庄子离上京也不是很远,都是官道,想必也不会出事,当即也就答应了。
兰蝶儿见目的达成,暗暗高兴的回凝香院,叫春花和春桃把自己收拾的包裹拿着,就要出去。
这时,老夫人派来送她出门的两个丫头,秋月和红袖也来到了凝香院,见到春花和春桃两人手上的大包裹,秋月忍不住问道:“表小姐,你不是回庄子里一趟,今天就回来吗?怎么拿着包裹啊?”
兰蝶儿心中一惊,嘴里却无所谓的说道:“一些旧衣衫,拿回去赏赐给庄子里的仆妇的。”
秋月见春桃的包裹似乎很沉,忍不住用怀疑的目光扫了又扫。
一旁的红袖虽然也觉得兰蝶儿几人似乎有些不对劲,但当初她给兰蝶儿做丫鬟时,兰蝶儿对她不错,帮她娘治病,还给钱给她抓药,心里对兰蝶儿还是很感激的,当即将秋月往旁边一推,笑道:“你一个丫头,管的还真多,难道还想将表小姐的包裹打开来检查吗?”
兰蝶儿这时也沉下脸说道:“是啊,秋月姑娘,你是怕我偷了外祖父家的东西不成?这般问东问西的?什么时候我出门,所带的东西还要给你们检查了?是你自己这般大胆,还是外祖母的意思?”
红袖笑道:“表小姐多心了,老夫人哪里会做这等事。”
秋月一听,吓得急忙跪下来,“奴婢不敢,奴婢不是这个意思,是奴婢多嘴了。”说着,狠狠的打了自己一个嘴巴。
兰蝶儿自然不敢将事情闹大,急忙说道:“好了好了,你起来吧,我要赶着出门,今天还要赶回来呢。”说完,招呼了春花春桃两人一声,就急忙的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