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纂修孝篇
南方椰湾02025-07-28 15:012,003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何况当今皇上命编纂《《明伦大典》也有极积的一面,倡导纲常伦礼,亦是圣人之道,有助于治国安定秩序。”廖道南转念一想,“倘若从积极方面入手,既不违旨,又能做一些有意义的,利国利民之事,岂不好乎?非但没有祸患,反而因为努力办事,还能获得皇上的嘉奖。岂不两利吗?”

  想到这里,廖道南心为之一宽,接着又陷入了困境,发起愁来,“只是如何才能做到既不伤害到恩师,又能让皇上满意,还能利乎国家呢?”

  廖道南带着满身的困惑回到了家,面对廖容特地安排厨房做的精美佳肴,食欲不振,看到廖道南对食物索然无味的表情,廖容明白廖道南一定遇到了烦心事。

  “老爷,汝不是一向天大的事也是镇定自若的吗?今个儿怎么了?”

  “吾遇到的事难!”

  “难在那儿呢?”

  “难在鱼与熊掌要皆得,不,还要难,要三全其美才是。”廖道南不瞒廖容,他知道廖容头脑机灵,鬼点子很多,有些事,他一说,难也迎刃而解。

  廖容听了廖道南介绍整个事情的原委后,也不禁咋舌道,”皇帝老儿真记仇啊!一个辞官告老回乡的阁老,他也不放过,仍然耿耿于怀要通过著书立说抨击他不说,还要给予惩办啊?心胸也太狭窄了啊!”

  “住嘴,帝王心术岂是汝能理解的?”

  “那老爷给小的解释一下,皇帝老儿是什么心术?”廖容口中不服输道。

  “皇上非仅为报一箭之仇,更重要的是要为后世立法,垂戒后世,千年的文字能说话。”

  “明白了。皇帝老儿是要千百后的世人能明白他的心迹。他不违背纲常伦理,他是地地道道的纲常伦理维护派。尊崇本生父母就是维护纲常伦理,应该得到世人的肯定和理解。对不?”

  “对,入木三分。”廖道南对廖容的见解予以首肯,“廖容可惜了,他其实倒是适合作官,如在官场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啊!”

  “皇帝老儿尊崇本生父母是因为什么?”廖容发问道。

  “倒考起吾来了?其核心当然是‘孝’啊!这一点连满朝文武大臣,即使持异议者也无人否认这一点。”

  “老爷纂修‘孝篇’即可呀!上溯古代圣人之言,孔孟之论,引经据典,加以引伸,结合本朝实际,提纲挈领,开示顽慝,立言以作定论,诚可为万世法也。岂不是做到既不伤害到恩师,又能让皇上满意,还能利乎国家吗?”廖容摇头晃脑,不无得意道。

  “嗯,好!”

  第二天廖道南朝毕后,入宫见到嘉靖皇帝启奏道,“臣有话要对陛下说。”

  “卿有何言?”

  “臣欲纂修‘孝篇’归入《明伦大典》,陛下以为可否?”

  “卿且说说。”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君王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

  “卿之言,甚合朕意。‘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朕亦是身体力行。‘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朕不尊崇亲生父母,如何能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卿之言极是!”嘉靖皇帝全身舒畅。

  “臣有一言,陛下不知赞同否?”

  “卿且说来一听!”

  “对于读书人而言,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要始于事亲,才能中于事君,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终于立身。陛下以为然否?”

  “朕然之。”

  “那为臣有一言,希望陛下采纳之。”廖道南不失时机道。

  “卿有何言?”

  “臣认为《明伦大典》要将孝道放在第一位。”

  “朕意也是如此啊。朕敕谕张璁及卿等诸位编纂官‘尊尊亲亲’不是此意吗?卿不能深体朕意啊!”嘉靖皇帝道。

  “非也。臣......”

  “卿是何意?”

  “臣之本意是?”

  “是什么?”

  “臣的引伸意是对于孝敬父母,孝道格天者,朝廷可以明令表彰,可以‘举孝廉’,直接入仕为官,对于有举人身份未能考中进士者,不受任职限止,可以直接超擢晋升为县令以上官职直至部院大臣,以为天下倡。”

  “这个吗?”嘉靖皇帝沉呻道,“此事事关朝廷制度,非一时可以更之。但是卿可以在书中言之,然后朝廷可以议行之。”

  “是!谢陛下。”

  原来朝廷规定,举人不中进士者,只可为县教谕一类小官,不可拔擢晋升为县令及以上职位。

  廖道南此举为国选拔了人材,十多年后,海瑞因为事母至孝,由福建南平教谕这类不入流的小官升为县令,以后步步高升。耿介忠直,清正廉洁的海瑞最终做到二品高官,死后获赠太子太保职衔。

  嘉靖七年,几经删改的《明伦大典》成书,24卷,8厚册。《明伦大典》借鉴了“四书五经”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以及后来称谓的《十三经注疏》等的精髓思想,按嘉靖皇帝“明证礼仪,辨别是非”的敕谕,张璁命诸编纂官从中汲取对强化嘉靖皇帝执政地位,传承对嘉靖皇帝有利的仪礼文明。从“四书五经”摘录有用的名言名论,旁征博引,加以引伸,古为今用,为嘉靖皇帝树碑立传,传承后世。所以《明伦大典》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研究明朝政治发展变迁脉络的主要巨著。

  《明伦大典》修完进呈嘉靖皇帝,嘉靖皇帝龙心大悦。至此编纂修《明伦大典》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嘉靖皇帝亲自为《明伦大典》作序,刊布天下。

  两日后,在吏部左侍郎张璁的呈请下,嘉靖皇帝即敕命定议礼诸臣之罪。

继续阅读:第104章 千古宗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无冕宰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