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怀柔羁縻
南方椰湾02025-07-29 10:243,009

  “廖爱卿,汝刚才支持了朕的意见,可是拂逆了他们的意见,首辅杨廷和、户部尚书蒋冕、礼部尚书毛澄三人皆为朝廷重臣,手下在朝为官的门生故吏亦不可胜数。”

  “朕在,慑于朕威,他们不敢对汝如何,但是一走出这朝堂,朕怕他们行不利于汝之事啊!”

  “啊!”廖道南蓦然一惊,自己还真没有想到这一点儿呢,他半信半疑道,“杨阁老系吾师,户部尚书蒋冕大人、礼部尚书毛澄大人亦是朝廷柱国之臣,德高望重,岂会如蔑视国法,行如此不堪之事吗?”

  “杨廷和、蒋冕、毛澄三人自是不会,但是他们的门生就没有这种顾忌了,还是预防万一为好。”嘉靖皇帝言道。

  “这,不至于吧?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天子脚下,岂会有如此?”

  “爱卿忘了马顺之事乎?”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在司礼太监王振的鼓动下,贸然出师征伐蒙古瓦剌,随之在土木堡受蒙古瓦剌袭击,遭受灭顶之灾,全军覆没,英宗皇帝本人也做了俘虏。

  噩耗传来,朝野鼎沸。二十三日,群臣满怀激愤,拥至午门,要求监国的郕王(即景泰帝)下令,立刻将王振满门诛灭。当时大臣们争相向朱祁钰弹劾王振。一时之间,朝堂大乱,上奏声,骂人声、痛哭声此起彼伏。朱祁钰不敢做出决断,便下了一道命令:“百官暂且出宫待命,此事容后再议。”

  朱祁钰的沉默彻底激怒了大臣们。

  正当大臣们的情绪即将达到沸点时,锦衣卫指挥马顺(王振的党羽)仗着有皇帝的谕令,喝斥命令群臣,立刻退出去。

  户科给事中王竑脾气急躁,他不由得怒上心头,冲上前去,抓住马顺的头发,先用手中的朝笏劈头盖脸地向马顺打去。

  在王竑动手之后,大臣们立刻蜂拥而上,对着马顺拳打脚踢,一阵痛殴,转瞬之间,马顺死于非命。

  “皇上,吾忠心报国,非马顺为阉宦之党羽可比。”廖道南答道。

  “话虽如此,但是也不得不防。”嘉靖皇帝道,然后他又对侍立在一边的太监黄锦说“传陆炳来!”

  不一会儿,锦衣卫指挥佥事陆炳来到,“微臣到,有什么事请皇上吩咐。”

  “陆炳,汝从今天起加强朝堂内外的监视布控,巡守,严防有人聚众闹事,一经发现,马上抓捕!”

  “是!”陆炳马上就去安排布置去了。

  礼部尚书毛澄出宫后,对内阁首辅杨廷和叹息说道,“今天的事坏在贵门生廖道南手里了,他力主从轻发落许泰,皇上顺了他的,吾侪功亏一篑啊,罪无可逭的许泰终究逃脱了一死。”

  “非也。毛大人此言差矣!皇上根本就无意处死许泰,鸣吾的话无非是契合了他的想法而已。否则,纵有十个鸣吾又何能为力?”内阁首辅杨廷和一声叹息。

  “皇上如此不纳忠谏,固执己见,比正德皇帝更甚,倘若如此下去,以后怎么得了?”户部尚书蒋冕也是忧心忡忡。

  “今后天下怕是从此多事了!”面对倔强、有主见的嘉靖皇帝,内阁首辅杨廷和也是感到自己拿着一烫手的山竽样,措手无策。

  这时十几个科道御史、给事中、主事来了,他们均是杨廷和、蒋冕、毛澄三人的门生,他们一齐躬身作揖,“老师,吾辈欲效英宗朝前辈,给在朝堂上与老师针锋相对,庇护乱臣贼子许泰的奸佞小人廖道南以痛殴,为老师一出心中混浊之气。”

  内阁首辅杨廷和闻听此言,脸色骤变,“廖道南岂能与马顺相比,他攀附阉宦?他构陷了大臣?他索贿受贿?朝堂之上,他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且与许泰只有一面之缘,可以说素不相识,他是乱臣贼子**吗?他用巧计擒获江彬这个乱臣贼子,汝等知道他救活了多少人吗?”

  杨廷和劈头盖脑的发问,让这些人懵了,本想为老师出一口气,结果挨了一通训斥,一个个灰溜溜地走了。

  锦衣卫指挥佥事陆炳来到了嘉靖皇帝居住的乾清宫向他禀报道,“皇上一切正常!”

  “皇上,那吾可以回去了吗?”廖道南问道。

  “不,廖爱卿,汝是朕的智囊,朕留汝于此,还有一事相商呢。”

  “皇上,还有什么事?”

  “现在大明国所有的亲、郡王全皆齐于此,朕想敲打、震慑那些有不臣之心的亲、郡王。朕想楚王、湘王、襄王、荆王、周王、郑王、潞王、汝王、寿王、汝南王亲、郡王中暗中袭杀朕者或心怀鬼胎者,总会有露出马脚的地方,一旦查实,即按祖宗家法处置!廖爱卿,汝以为如何?”

  然而廖道南却久久不言,沉默着。

  “廖爱卿,朕是找汝来商量的,有话不妨直言。”嘉靖皇帝道。

  “皇上,吾想的是大明国所有的亲、郡王有八十位之多,按太祖之制将他们分封各地,是起屏藩京师作用的,如众星拱月,可以将他们分为三类。”

  “那三类?”

  廖道南道:“一类确有觊觎大位,图谋不轨之心的,而且采取了谋弑行动的,这类危害最巨,可以说罪魁祸首不除之的话,就应了一句古话‘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天下干戈一起,大明的国本就会动摇,大明的灾难就会延绵不绝。”

  “第二类吗?这类人也有觊觎大位之心,只是力不逮,或有其心而无其胆,处于观望中,墙头的草,风吹两边倒。可能会受到阴谋家的拉拢,但是只要朝廷示之以威,恩结之,笼络之,晓以利害,就会反戈一击。”

  “最后一类就是忠于朝廷的了,他们唯朝廷之令是从,甘心作大明之屏藩,朝廷以忠义激励之就行。”

  “廖爱卿,汝之意就是说,第一类死不悔改,一心图谋篡逆者甚少;第三类牢记太祖圣训,忠于朝廷者,亦不会很多?最多的是首鼠两端,坐观成败者?对不?”

  “皇上英明,臣确实如此认为!”

  “那廖爱卿的想法是?”

  “最大程度地争取亲、郡王中的大多数为朝廷所用,威服之,不如怀柔羁縻之。”廖道南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卿有以教朕,可否?”

  “皇上过谦,臣只是给皇上提供参考,一切由皇上专之!”

  “说说。”

  “为臣请问皇上一下,在所有的亲郡王中,那一位的年龄最大,辈位最高?”

  “这个吗?”嘉靖皇帝思索了一下,答道,“当应是就藩于长沙的吉王了,朕的叔祖辈,德高望重,他今年七十岁了,可谓是髦耋之年。”

  “而且臣知道,三天后就是吉王爷七十生辰!对不,皇上?”

  “廖爱卿,汝连皇室王爷生日都知之甚祥,确实眼观六路,无所不知啊。”嘉靖皇帝不得不服。

  “皇上,吉王爷为贺陛下之登基,千里迢迢,沐风栉雨,不辞劳苦,跋山涉水而来。其生日也做寿也耽搁了,皇上不思补偿一下吗?”

  “朕想在宫中为吉王叔祖办一个七十生辰寿宴!可否?”

  “这是仁君孝爱之风,天下人皆会称道,当然好!臣为陛下贺!”廖道南接言道。

  “臣想请问一下,陛下要请那些人参与呢?席设那儿?”

  “就是太后、朕及吉王叔祖一家,宴席就设乾清宫!可否?”

  “宴设乾清宫无问题,可是?”

  “可是什么?”

  “臣认为吉王爷七十生日寿辰宴请的范围少了点儿。”

  “此系朕之家事,朕刚登基,不宜铺张浪费,以节俭为好。也为天下臣民去奢入俭作个榜样,开个好头。”嘉靖皇帝道出了不宜大肆操办的原因。

  “如系陛下自己的千秋寿辰,当可如此操办,少费内帑银为好,以为天下臣民戒!”

  “吉王系朕的叔祖,亦是皇室重要成员,且系天下人望,可谓朕之家族硕望宿德之人。吉王办寿宴一切从简,岂不是为天下臣民带了个好头,为天下作表率吗?”

  “如是吉王自己操办寿辰之事,亦可如此,天下当共称为贤王。”

  “但是这是陛下所办,寒酸不得,且会被人诟病,说皇上轻视亲情,重视钱财,如果别有用人之心,一造谣蛊惑,陛下‘轻慢诸侯’之名就会传诸于天下,一旦诸藩王之心解体,人心离散,倘若天下有事,谁可为依?”

  “现在是收揽人心,恩结诸藩之际,此举殊为不合适!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廖道南直言劝谏道。

  “依卿之见呢?”

  “臣之意见是一、所有的亲、郡王都请入内宫参加宴会;二、此次所有大明的属国如朝鲜、琉球、安南、占城、南掌、暹罗、尼泊尔、真腊、三弗齐、苏门答腊、苏禄、渤泥、占卑、爪哇及西洋佛郎机等,甚至倭国日本使节都邀请参加吉王寿宴。”

  “这两条,朕都依卿就是了!”嘉靖皇帝点头道。

  “臣还有一条呢!”

  “还有什么?”

继续阅读:第77章 生日寿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无冕宰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