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父皇话,儿臣也不明白。儿臣今日在街上看到一人,形似傅将军,就去将军府上看了一眼,没想到还真的遇见了傅将军,只是儿臣记得,将军在外,无召不得入京,不知父皇……”
“放屁!”梁文景话没说完,皇上一个茶杯兜头砸了下来。
傅迟瀚下意识的护住了身边的柳九安,茶杯砸在他身上,滚烫的茶水洒了一地,看着柳九安不觉皱起了眉头,这万恶的封建社会。
“傅迟瀚!朕问你,朕何时召你入京了?”皇上站起身,伸手指着傅迟瀚的鼻子问。
“回陛下,没有。”傅迟瀚沉声说道。
“傅迟瀚,你之前可是罪孽重重,朕念你一心报国,才放你出京为国尽忠,你如今竟然犯此大错,你对得起朕吗?对得起天下百姓吗?”
皇上一字一句,砸在地上都能砸出来一个坑。
柳九安冷眼看着,心中却越发的冰冷,这个皇上他根本就不想听傅迟瀚说了什么。
他只是想给傅迟瀚定一个罪名,恐怕这么想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不过是三皇子今日的所作所为,正好对了他的心思。
不对,她早就该明白了,如果不是对傅迟瀚报了那样的心思,有那个皇上能在大将在外出征之时,把其有孕家眷扔入冷宫都不如的地方,日夜煎熬。
“说话啊!你怎么不说话?好啊,朕问你话你都敢不说了,你安的是什么心!”
皇上在上面走来走去,脸上满是暴怒。
柳九安瞧瞧的看了傅迟瀚一眼,见他面色沉稳,知道他定然有自己的想法心中也安定了下来。
她不是那种一定要靠着男人才能活得女人,要是傅迟瀚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她一定会做好那个最好的辅助。
“来人!将傅迟瀚削去官职,关入大……”
“报!”
皇上话音未落,御书房门就被撞开,一个浑身是泥的兵卒滚了进来,口中高喊着:“八百里加急!燕国边境动兵,请陛下裁决!”
一句话把皇上剩下的话都噎在了嗓子里面,既吐不出来也咽不下。
燕国边境向来是傅迟瀚镇守,如今若当真将他投入大牢,恐怕边境一时失守,就又是一番苦战。
可朝廷之中,来回扒拉一个遍,也不见能找到一个,可以替代他镇守燕国的将军。
看着皇上站在上面,面无表情的模样,柳九安悄悄抬头,心中一阵想笑。
皇上的帝王之术在古代人眼里,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但在她这个现人眼里,就是虽然稳如老狗但心却慌得一批。
“请陛下裁决!”跪在地上的士卒偏偏这时有高声喊了一句。
柳九安不用抬头都能想到,皇上眉头一跳的模样,不由得微微侧头看向跪在旁边的傅迟瀚,这时他走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的?
“父皇,而且有一人选,不知父皇听听如何?”
梁文景唇角带笑,柳九安的心头咯噔一跳,就听他慢悠悠的说道:“武将之中,尚有陆骁之流可以重用,不是就一个傅迟瀚了!”
梁文景把傅迟瀚三个字咬的很轻,不知是想让皇上记住这三个字,还是忘了这三个字。
皇上又开始慢悠悠的迈开了自己的步子,一言不发却让人心里更加发寒。
“父皇,边关是要地,若边关处理不好,国家将有倾覆之危!让此等知法犯法之人去守边关,岂不是把我一泱泱大国至于危墙之下吗?此等人,合该严惩以正法度,示天下!”
梁文景一字一句的说着,站在上面的皇上微微颔首。
柳九安头上的汗珠滑下来,落在地上似乎与凉了的茶水混在了一起。
若真是让皇上开了金口,定下了傅迟瀚的罪,那在改就难了。
柳九安膝行两步,挡在了傅迟瀚的前面,在皇上张嘴前,截住了皇上的话:“陛下!您三思!”
“陛下,我夫君在边关,无不是每日想着为国尽忠。更何况,他在边关之日,我曾入宫多日,亦不见他有什么异动。
如今无召入京,实属情非得已,是有人假传消息,使我夫君心急如焚,陛下您为天下之主,心怀天下,怎么能不原谅自己的子民这么一点小小的错误呢?”
“柳九安!你信口雌黄!你倒是说说,傅将军他有什么情非得已的?谁给他假传消息了?”
梁文景紧接着柳九安的话说了下去,步步紧逼只想要傅迟瀚的脑袋。
傅迟瀚跪在旁边一言不发。
柳九安咬了咬牙,挺直了身体,脆生生的声音,响彻了御书房:“自然是你!”
梁文景大抵没想到,柳九安竟然说的这么直接,一时没反应过来。
柳九安紧接着说道:“陛下,我这么说是有理由的,三皇子如此做,是为了报复我,因为我知道了他的秘密!”
话音一落,屋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柳九安的身上,皇上的眉头更是深深的皱了起来。
柳九安深深的一叩首:“陛下,此事牵扯甚广,还请您屏退左右。”
她明白,如果要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来了这个事情,那最后遭殃的一定不是三皇子,而是她。
在这些古人的眼里,皇家的面子是不容侵犯的,就算是他们做错了事情,那也一定是因为别人,既不能因为妃子,更不能因为皇子。
“傅柳氏,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皇上沉声说着,走到了柳九安的面前。
两人一跪一站,身高上的差距,已经给了人无形的威压。
柳九安微微起身在一叩首,低声说道:“臣妇明白,此时牵连甚广,今日臣妇若不说,您一定会怪臣妇,今日臣妇若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了,您一定会杀了臣妇。”
“臣妇胆小,本想把这事一直埋在心里,但如今夫君危在旦夕,还请皇上允许臣妇大胆一次!”
柳九安说完,皇上深深的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三皇子梁文景,抬手微微摆了摆,让屋中的一种太监纷纷退下。
一时间屋内只剩下了柳九安并皇上等三人。
柳九安深深的看了梁文景一眼,一字一句的说道:“三皇子大喜,喜得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