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胤礽准备按照昨天的办法,开始演戏的时候!突然听,站在在大臣队列当中的监察局局长汪海!突然出班,对着胤礽说道:
“太子爷,老臣有事启奏”
胤礽此时也很诧异,昨天他才问过胤禛。胤禛说,他们法务部没什么大事的啊?难不成这些个监察御史们,又发现什么问题了?胤礽此时也有些重视了起来,严肃的问道:
“汪大人,你说吧!是不是你们监察局,在巡视各地的时候。又发现什么违法乱纪的官员和事情了?”
汪海看到胤礽那严肃的表情后,也笑了一下。对着胤礽躬身说道:
“太子爷,老臣今天并不是要参奏此事。再说现在我们大清的官员们,都很不错了!我们监察局,在最近的巡视过程中。并没有发现,什么重大的违法乱纪之事!
老臣今天要说的是,关于皇上的万年吉地之事。太子爷,各位同僚们!
根据我们监察局接到消息,皇上和太子爷昨天去了皇上的万年吉地。给孝诚仁皇后祭祀,但是太子爷。在祭祀的中途,紧急召见了工部的大臣们!
于是臣等就猜想,可能是皇上的万年吉地出问题了!就在昨晚,老臣和工部部长项华见了一面。
通过和项部长的谈话,了解到了皇上的吉地。有很大的可能有渗水的危险,老臣也在项部长那里。看到了具体的勘探和检查的详细资料!
昨天晚上我们监察局已经连夜开了会,我们监察部的御史们。希望太子爷能尽快下旨,为皇上和孝诚仁皇后。另选一处风水宝地,作为皇上新的万年吉地!
我们监察部还讨论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老祖宗的灵堂。已经停灵多年了,要不就乘着这次给皇上新选吉地的机会!也让老祖宗入土为安吧!
至于礼制上的问题,还请太子爷您拿主意了!”
汪海的话一说完,大殿之内的大臣们们。都讨论了起来,皇上的万年吉地有渗水的危险?这可是大事啊!
胤礽此时也有些意外,怎么自己都还没有开口。汪海这老八股,就这么主动的送上门来了?还帮着自己解决问题啊?
不过此时胤礽也不想打探其他的了,既然这些家伙们那么识相。那自己也得赶紧就坡下驴啊!
“嗯,汪大人说的是啊!我昨天从皇阿玛的吉地回来之后,也是一夜没睡好。老是忧虑着,如何跟列位臣工们说这个事情!
既然汪老大人帮我说出来了,我也就直说了!”
胤礽接着把,昨天的事情给大臣们简单的解释了一下。项华也把准备好的资料,分发给了大殿里的大臣们!胤礽接着说道:
“具体的情况你们我看见了,我这个做儿子的。可不希望自己的老爹,老娘!百年之后,还泡在污水里啊!我想各位大臣们我不想这样吧?”
大臣们听到胤礽的问话后,也严肃的对着胤礽喊道:
“请太子爷下旨,为皇上另选一处万年吉地。”
“嗯!你们有这份心就好!我代表我们皇室的所有成员们,感谢各位了!
至于,老祖宗的问题嘛!是这样的,本来老祖宗棺椁!是应该运回盛京,和太宗皇帝葬在一起的!但是,老祖宗她老人家!放心不下,我们这些后世的子孙啊!
我看这样吧,就在老祖宗停灵之处。修建陵寝吧!规格嘛,就按帝王陵寝建吧!陵寝就命名为:昭西陵吧!我知道你们有些大臣们会反对,但是!各位不妨想一想!
老祖宗辅佐了三位盛世明君!养育和培养了其中两位,当然了!再加上我这个太子,这前前后后就是四人了!
我试问,从古至今!可有哪个女性,有老祖宗这样的丰功伟绩的呢?我们之前老说于理不合,有违礼制!
但是有没有人想过?老祖宗她老人家,干的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这有什么先例可循呢?
我在这也可以正告各位一句,历史都是人创造的。不管是秦皇统一六国,还是后来的汉武帝,唐太宗!
他们都是,面对着无可预知的未来。带领着他们身边的贤臣们和天下的亿万百姓们,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的走出来的!
现在,有一个开创我大清盛世的绝好的机会。已经,落到了我们这些人的头上了!
是锐意进取,披荆斩棘。大家团结起来开创一个让后人们,为之赞颂盛世!
还是裹足不前,固守旧制。放弃这大好的机会!就要看各位的选择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各位,我的选择是:
带领着你们这群能臣,贤臣们!还有我们的百姓们,开创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传奇!让我们这些人,在悠悠的历史长河里。刻下属于自己的绚烂一笔!
我们讲完了这些之后,你们在回头来想想老祖宗的这个事情。你们还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吗?”
胤礽刚才那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也成功的!激起了在场的大臣们内心深处的渴望,是啊!哪个当官的不想青史留名啊?
谁不想百年,千年之后!让后人牢牢的记住和传颂啊?既然有机会能千古留名了?那现在何必还为一些“小事”,而犹犹豫豫的呢?
胤礽说完那些话之后,也坐在龙椅之上。微笑着看着,玉阶之下的大殿中!默默的思考的大臣们,心里想着:
劳资用21世纪的偷梁换柱之法,把你们这些家伙们。捆在名利的圈子里,还怕你们不就范啊?
“怎么样?各位爱卿?想清楚了吗?是一往无前,摆脱不应该存在的旧制。成就自己,也成就我们的国家和百姓们!
还是固守旧制,碌碌无为。直至大好的局面,一败涂地!你们有自己的选择了吗?”胤礽微笑的对着大殿之中,沉思的大臣们问道。
此时听到胤礽问话的大臣们,个个激动的对着胤礽跪地高喊道:
“臣等,愿意跟随太子殿下。锐意进取,一往无前!开创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清盛世!”
“呵呵!好啊,真好!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会说真好吗?因为我为我自己,感到庆幸!
他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和大唐盛世。身旁也只有一个魏征而已!
但是他同样悟出来,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这些道理!
但是,今天我和我皇阿玛。还有兄弟们,有你们这多!可以和他们那些名臣,贤臣们!比肩的人物一起努力,咱们何愁大清国,不能走向巅峰啊?你们说呢?”胤礽笑着说道。
大臣们,听到胤礽的话后。也激动的对着胤礽喊道:
“臣等,愿助皇上,太子爷,各位王爷们。一臂之力!一往无前,披荆斩棘,开创属于我们的历史!开创属于我们的大清盛世!”
“嗯!你们有这份心,那就对了!只要我们君臣一心,君民一心!就没有任何的力量能撼动我们,开创大清盛世的进程!
至于,老祖宗的陵寝问题。我刚才提的建议,各位爱卿!以为如何?”胤礽趁热打铁的,对着大臣们问道。
“臣等,谨遵太子爷旨意!必将尽心竭力,做到最好!”
“好!我在这里,代表我皇阿玛!谢谢各位了!
我也向各位保证,此次皇阿玛和老祖宗的吉地的建设。不会动用属于我大清国百姓们的,任何一分钱!所有费用,均由我皇家自行承担!
昨天皇阿玛已经和我说了,这是我们皇家的事情。所有的费用都由内务府承担,老祖宗陵寝建设的费用!
就由皇阿玛和已经仙逝的孝诚仁皇后的,随葬之品。折现之后,自己承担!老四啊!待会下朝之后,你就拟旨吧!”胤礽笑着说道。
大臣听到胤礽的话后,也大惊失色的。对着胤礽说道:
“太子爷,不可啊!咱们就是再难,也不能动用!皇后娘娘的陪葬之物啊!”
“是啊,二哥!咱们内务府,完全能够承担起两个吉地。所有的建设费用的!”胤䄉也对着胤礽,急忙的解释道。
胤礽看着焦急的大臣们和自己的兄弟们,笑着说道:
“呵呵,皇阿玛已经说过了!钱财,乃身外之物而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与其放在地宫之中,让有心人惦记!或是百年之后,自然的风化掉!还不如,现在就拿出来供人使用!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