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孑秒回:早安。
黎书:“……”
【黎书】:你起这么早吗?
【陶孑】:没睡。
【陶孑】:有点激动,发了一晚上呆。
黎书:“……”
黎书本来是想让陶孑去休息的,陶孑忽然问了句:你起这么早吗?
黎书:“……”
有些地方倒也大可不必这么相似。
【黎书】:没睡。
【黎书】:有点激动,发了一晚上呆。
……
过了没多久,黎书收到了陶孑发来的一张图。
是从陶孑的房间能看到的日出景象,紧接着陶孑发过来一句话:请你看个日出。
黎书也拍了一张自己这边看的日出图,并且配了两个文字:回礼。
【陶孑】:下次日出,我们会在彼此身边吧。
是个疑问句,但陶孑用了句号。
他希望这是一个陈述句。
黎书回了句:嗯,会的。
这会儿命运还没有把给他们的磨难提上日常,他们也坚信,不过一个假期而已,他们很快就会见面。
陶孑是在一个星期之后联系不上黎书的。
他在所有社交软件上都给黎书发了消息,只是都石沉大海。
电话和短信也没回。
黎书跟陶孑说过,她老家那个地方,很多时候信号不太好,所以没办法每次都及时回陶孑消息。
但陶孑有预感,这次不一样。
陶孑等了一天,黎书都没给他回一条消息。
而他所有的消息和电话,发过去都像是石沉大海。
尽管陶孑劝自己,没事的,一切都没事的。只是那边信号不好,黎书看到他的消息就会给他回过来的。
只是无论陶孑怎么劝自己,他都没有办法忽略自己心里升起来的那一抹不好的预感。
两天过去,三天过去……一个星期过去……
不知道黎书家具体地址,只能干着急、每天看无数次手机的陶孑,终于看到黎书的名字来了一条新消息。
【黎书】:你好,我是黎书的朋友。
【陶孑】:黎书呢?
陶孑没等对方回消息,直接一个视频电话转了过去。
对方拒接。
【黎书】:黎书让我转告你一句话。
【黎书】:约定作废吧。
陶孑在一瞬间就反应过来是什么约定。
所有约定。
一起考理想的大学,一起看日出,毕业在一起……
所有的约定,黎书都想作废。
而后来的陶孑想到这件事,他觉得最憋屈的地方不是黎书想作废,而是自己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反应不是生气,而是担心,是害怕。
对方发过来一句“约定作废”之后,无论陶孑是打电话过去还是发消息过去,对方都没再有半点回应。
但对方也没有拉黑他,就任由他发消息。
估计是对方直接把黎书手机关了。
陶孑问了班里平时跟黎书走得比较近的女生,问到了黎书家的地址。
但乡下没办法具体到某小区某单元某层楼,所有人都只知道那个村子的名字。
陶孑跟陶瑜女士商量了下,跟宋晔一起买了火车票。
到村子里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
因为地方比较小,所以人和人都很熟悉,陶孑和宋晔问了几个人,很顺利就找到黎书家所在的组了。
这里没什么娱乐设施,村民都睡的挺早。
熬夜熬的晚的年轻人,也关了灯躺在床上玩手机。
这会儿村子里只能偶尔听见或远或近的几只狗在叫。
夏天还有蛐蛐的叫声。
抬头便能看见泛着冷辉的月亮悬挂在墨色的幕布上。
尽管是夏天,风一吹过来,还是有点冷。
这么晚了,陶孑和宋晔也不好打扰别人,找了一块空地,待了一晚上。
等白天的时候,陶孑把这个村子他目之所及的地方看清了。
他打开手机,从相册里翻出黎书曾经给他发过的那张日出的图片,找到了黎书房间的大概位置。
只有一层楼,房子已经被烧毁。
据说是因为黎书的父亲赌博,在外面钱了人家很多钱,人多次索要欠款无果,直接带人上门闹事。
后来不知双方发生了什么争执,房子就燃起来了。
要债的人跑了,黎家一家人好像没人活着从火场里出来。
陶孑根本不相信黎书死了。
他跑进废墟里,这个废墟已经是一个星期前的了,当时都没能找出来点什么,现在更不可能找出来了。
陶孑在废墟里翻了整整一天。
宋晔也陪他翻了整整一天。
最后两人都精疲力竭。
陶孑有轻微洁癖,可现在他累的根本顾不上干不干净,直接往地上躺:“阿晔,她还欠我还多约定呢,她不可能……”
那个“死”字,陶孑怎么都没有办法说出口。
宋晔手搭在陶孑的肩膀:“我也相信她不会的。”
…
新学期开学,一班少了黎书。
陶孑明明还在教室里,但一班在少了黎书的同时,似乎也少了一个陶孑。
但是陶孑表面上没什么变化,平时该怎么开玩笑还是怎么开玩笑,好像什么都没变。
但又好像什么都变了。
他们知道,陶孑很多时候会不自觉的把东西放到旁边的空桌上,然后下意识的说一句:“帮我看一下。”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三快要结束。
班长通知大家领准考证的时候,正在看书的陶孑下意识的说了句:“去吧同桌,顺便把我的也拿下来。”
等了好半天,陶孑才缓缓转头看向旁边的空座位。
然后似乎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他得自己上去领准考证。
高考前一个星期,学校把全体高三放回家,这一个周在家放松,在家备考。
大家收拾好书桌离开教室的时候,听见陶孑说:“高考加油啊小同桌。”
然后他们等了会儿,看到陶孑显而易见的怅然若失。
……
高考完了之后,陶孑的分数意料之中的高,高到足够报考他想去的任何一所大学。
但他没有去所有人意料之中的大学,也没有留在本地,而是去了江北区。
大家恍然大悟。
他是去等人的。
所幸那边也有很好的大学,他过去,不算亏了人才。
陶孑就这么在江北待了四年。
这四年发生了很多事,南安区那边,多了一个从江北这边过去的妹妹。
但那个妹妹似乎不是很好相处。
但是相处下来,陶孑知道,这位妹妹也是个嘴硬心软的主。
陶孑有本事让见过的人都知道做到不讨厌自己。
对于林与这个妹妹,他只求和她能够相安无事的相处,互不干扰。
只是陶孑没想到,后来这个妹妹跟他相处得还挺好。
他本来以为,江醒和林与是永远都不会分开的,谁能料到后来林与会等了江醒那么多年。
但这都是后话了。
陶孑在没有跟家里商量的情况下,填报了江北那边的大学。
陶瑜不理解。
为此两人关系还一度闹得很僵。
只是陶瑜也没有生多久的气,在陶孑开学前一天收拾东西的时候,陶瑜气也差不多消完了,只剩下对儿子的千叮咛万嘱咐。
军训完之后,学校放了三天的假。
陶孑花了这三天,把学校周围大概逛了逛。
不只是现在,但凡有什么节假日,除了中秋和春节,陶孑一般不会回家。
时间都花来游江北了。
他和黎书相处的时间很短,短到还没来得及好好的了解她,她就已经从她生命里消失了。
他不知道她喜欢江北哪,也不知道她在江北走过哪些路。
他只能尽他所能,多走一些路,多看一些风景。
这样,他就可能在某一刻,哪怕是不经意的一刻,踏过她曾经的足迹。
陶孑形象极佳,又在大一新生开学典礼那天作为新生代表发言。
所以他几乎是在一进校就不出意外地成为了风云人物。
在大学,追求人的方式比在高中的时候更加直白,也更加大胆。
陶孑收到无数心意满满的情书或者礼物,他每次都诚意满满的拒绝了别人。
没到两个月,几乎全校都知道了,陶孑只想好好学习,是个对感情无欲无求的机器人。
但没有人知道,他心里有一个怎么都忘不掉的人。
陶孑后来慢慢接受了黎书葬身火海的事实。
他突然有一天就想通了。
黎书没有玩弄他的感情,那些约定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当真。
她肯定也在想他们的将来。
如果黎书还在,肯定不会这么多年不回来找他。
陶孑在大学毕业之后,因为陶瑜催婚,也试着跟其他女孩子接触过。
但是他曾经在黎书那出现过的感觉,一直都没再出现过。
陶瑜给他安排过不止一次相亲,但是每次都是无疾而终。成过唯一的一次是,陶孑实在不想再继续被催下去了。
只是后来人姑娘还是提分手了。
人姑娘倒也透彻,分开的最后一句话是。
陶孑,祝你等到你等的人。
从那之后,陶孑跟陶瑜谈过了,陶瑜也没再逼着陶孑相亲。
主要是因为自己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她知道强扭在一起的两个人不会幸福。
也就随陶孑去了。
宋晔这个浪荡公子哥是在大学毕业的第二年就结婚的。
本来以为陶孑一定会在他之前就结婚,谁知世事难料。总觉得自己没玩够的宋晔是他们那一伙里,最早就定下来的。
再遇见黎书,是在陶孑大学毕业的第三年。
其实在几年前,林与跟陶孑说过,在游乐园看到一个跟黎书很像的人。
但是陶孑跑到游乐场去看,找了好几年都没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