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恶毒寡妇重生后,反派崽子乖乖认错>目录
第二十章 出事“滚出来!顾明珠!滚出来!”
“你的药根本就没有用。”
“骗呀,你这庸医!”
“退钱!退钱!”
……
许多村民都在顾明珠家门口叫唤,吵闹,要讨一个说法,想要得到赔偿。
此时的顾明珠正在山上采药,几人在门口闹着闹着见没有动静,也没有要回家的打算,继续叫骂着。
“哎呦,哎呦,可算回来了!”
一个眼尖的太婆打老远看见背着背篓的顾明珠,那太婆都已经过了古稀的年纪了,年岁实在是高,两颗眼珠子看着也很浑浊,没想到视力却是一等一的好。
“回来了,真的回来了!”
“必须得找她讨个说法去!”
……
几人一边说,一边往顾明珠那个方向去,腿脚看着十分健全,生怕顾明珠跑了。
顾明珠正在盘算着今天采的草药的多少及其种类,没有注意向她涌过来的几个妇人,回过神来时,也只是以为来找她看病的,毕竟这几天来找她看病的人算是络绎不绝了。
“婶婶婆婆们是来看病的?”
顾明珠一脸温和 ,笑得也很真诚,有人来看病就说明有钱赚嘛!有钱赚谁不开心啊!
“看病!谁还敢找你看病啊?”
“这药有问题呢!你怎么说”
……
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声,顾明珠感到万分不解,怎么回事?她的药怎么可能有问题?
“婶婶婆婆,不可能的,我开的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顾明珠对自己的医术有这个信心,她不觉得药会有问题,要么是她们去别处买了别人给的药,要么她们是自己用错了药。
“怎么不可能,这药就是你的!”
“你敢说这药膏不是从你这弄的?”
“你可别想狡辩,我们都是买的你的药膏”
……
顾明珠空口无凭,一张嘴也说不过这些战斗力非凡的老村妇,只让她们把证据拿出来。
“证据——还要证据!”
“你想狡辩吗?这个药不是你卖的?”
咄咄逼人的大娘不知道从哪里掏出来一块从苏朱氏那买来的膏药,举得高高的,让大家都能瞧见。顾明珠用不上仔细打量就能看出来这是自己做的药膏,没有过多东西,只是普通药膏的简单包装。
“这药膏的确是我的,但是——”
顾明珠话说一半就被打断,一个大婶洪亮的嗓门把大家的声音都淹没了。
“说什么说,你还有什么好说的!这不是你要的证据吗?现在不是证据确凿了吗?”
“这药膏的确可治唇疮,一直没有问题,能否同我说说这药是怎么没用了,弄清楚我自然是会给你们免费医治的,如果是我开的方子有不良作用,我自是会担责!”
顾明珠义正言辞,说的话不疑有他。
“不是啊!我买这药的时候听说是包治百病呢!你唬我呢?”
“是啊!我儿子的脚现在还疼呢!这药一点用也没有!”
“谁有我家孩子惨啊!身上的疹子没有消退,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啊!”
……
几人又开始叫唤起来,说着家中苦楚,把错都归到顾明珠身上,不少句话基本上都是指桑骂槐,险些破口大骂。
“你们这药虽然是我做的,但是应该不是从我手里买的吧!我五文钱一帖的药,怎么就能包治百了呢?别说是城中医馆,就是京都的医馆,皇宫的太医也不敢说什么药有这样的功效。”
顾明珠为这些人的脑子是否健全感到堪忧,世上若是有如此神药,那是人人都愿投掷千金来换一药的,有的是天潢贵胄去买,哪里还轮得到她们这些乡野村夫,平头百姓。
“怎么会!这是我花了五百文买来的!”
桐庐村的一个妇人仍在据理力争,她行了十五六里路,就是为了讨这么个说法。
顾明珠知道她们不想吃了哑巴亏,但是她就想吗?当然不是。
“你们被骗了,自然可以去找骗你们钱财的人,若是解决不了,大可以去找官府!在我这闹,你们可得得不了一点好处。”
“官府!走官府还要花银子呢?哪来的钱啊!”
一个大娘开始报怨,梅城的官府腐败人尽皆知,不管干什么都要递银子,实际上不就是有钱人说了算,老百姓没话说。
“那你们就来我这闹?信不信我去报官!”
顾明珠也不是好欺负的,把她惹急了,她也不会忍着。
即便顾明珠同她们好好讲道理,那些个大娘,大婶也都心知肚明那些药不是直接在顾明珠这要的,但是她们就是不想打碎了牙往肚子里面咽,他们就是不愿意吃这个哑巴亏。
乡下女人大都庸俗,心眼小得看不见,说什么都是要把顾明珠拉下水,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愚蠢,于是乎,顾明珠庸医的名号,便响彻了各个村子,几乎没有什么人敢再去顾明珠那儿买药。
“听说了没呀?听说了没呀?顾明珠那卖的药有问题!”
“没有呢,我用着挺好。”
“是啊,我觉得还行啊,价格也实惠”
“那就图个便宜!用吧,用吧,出事儿了,你就知道啥是事儿了!”
……
流言碎语随风起,顾明珠也并不在乎,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根本就不需要多余的解释。只是再来寻她看病开药的人渐渐少了,现在不仅生意不好做,也没有什么人在相信她的人品。
明珠只好继续去后山采草药,也时不时的会有人来找她看病 ,只是不比以前,而且问的也是比较试探。
“严大哥,里面没人!”
七狗一脚踹开顾明珠家的大门,门直接“吱呀”叫了一声,但是摇摇欲坠,然后就倒在了地上。门板落下,溅起几缕灰尘,砸在枯黄的草根上,草也只是颤了一下,接着没了动静。
严康带着一群人走进了顾明珠家中的院子,冷风吹过,枯叶随风飘摇,碎石瓦砾散落满地,潮湿的砖石缝隙间滋生出斑驳的青苔,墙角的杂草间传出低沉的虫鸣,和古树枝头的老鸦叫声相互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