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我叫李文。”他看向我,嘴角微扬,率先打破了沉默。
我望着他那张挂着牙套的笑脸,一种莫名的反感涌上心头,仿佛五脏六腑都跟着扭曲起来。
我没有搭话,只是机械地扯动了一下嘴角,敷衍地笑了笑,算是回应。
上课的时候,我时不时地观察他,他上课的状态简直可以用“亢奋”来形容,
老师的问题刚出口,他便如弹簧般弹起,手臂高高举起,迫不及待地要发表高见。
后来他就演变成了,老师一有什么问题,他举手的同时就将答案给说了出来,
这突如其来的“抢答”,如同一把粗鲁的手,生生地打乱了课堂的节奏。
这又不是一对一的教学,每个同学的反应速度都不太一样,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对一的私人辅导,每个同学的思维转速、反应灵敏度都参差不齐。
我不知道老师是怎么想的,或许觉得这孩子挺聪明,又或许和我一样的感受。
也不知道这个叫李文的是否读过《博弈论》这本书,他的行为已经损害了部分同学的利益了,
我几乎可以笃定,这行为背后,是同学们私下的咬牙切齿。
况且,他每一次“表演”,都带着几分刻意掩饰的得意,那神情仿佛在宣告:“看吧,我最聪明!”
而且每次都是这样,虽然他加以掩饰,但是我能看得出他脸上的得意,他仿佛在告诉众人他最聪明,
而且我还注意到,每次他回答完问题后,还会微微侧脸看我一眼,
那动作,快如闪电,却难逃我的眼睛。我甚至开始怀疑,他这是在向我宣誓他的“主权”吗?荒唐之余,又透着几分黑色幽默。
之前我们宿舍原本是三人,现在加上李文已经变成四人房间。
他在宿舍里面看起来似乎并不爱学习,他反而喜欢去影响另外两个同学学习,
当然他也影响我,但是也无所谓。
到了晚上他时常会和另外两个同学讨论一些动漫或者电视剧,再或者打牌斗地主,
他还想让我加入,但是我并不想加入,每天晚上我做完作业后,就直接关灯睡觉了。
他们就不一样,他甚至“别出心裁”地将游戏机带入宿舍,像传递圣火一般,将它借给那两个室友。
我躺在床上,戴着主动降噪耳机,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李文和那两个“蠢室友”。这场景,荒诞得让我想笑。
之前的那两个室友甚至还认为我不合群,当然我也不屑于和他们一起,
毕竟,我们之间隔着一层无形的膜,谈不上熟悉。他们满心欢喜地接受李文的好意,
沉溺于游戏机的虚拟世界,却浑然不觉成绩正在悄然滑落。而这一切,早在李文的算盘之中。
周末,我来到学校操场上,翻出手机,看着通讯录的姐姐,不禁叹了口气。
“好久不见,姐姐。”我轻声呢喃,指尖滑过手机屏幕,却始终未按下拨号键。
自那日匆匆一别,仿佛隔了千山万水,她的身影在记忆里渐渐模糊。
我无数次拨打那串熟悉的号码,信息也发了无数条,可回应我的,只有无尽的沉默。
问起母亲,她只说姐姐最近才回家,怕影响我学习,才未让我去见。
我望着天花板,心中五味杂陈,说不清是失落还是释然。
是啊,久未谋面,曾经亲密无间的纽带,或许早已在时光里悄然松动。
在高一上期期末考试之前,李文的做法让我觉得有些恶心,也不知道他是复习好了还是百分百能考出好成绩,
他和我的另外两个室友玩起了王者荣耀,这让原本没有什么自制力的两人根本没有任何心情复习,
毕竟他们的父母从来不让他们碰手机,而且他们也时常幻想能成为游戏里面的人物释放技能,
再加上李文的一些吹捧,这让他们两人更加肆无忌惮的玩游戏。
这一次的期末考试中,我计算着要考多少名次,但是有着李文这个不确定的因素,
好在,这次考试我只比他多了一分,刚刚好。
我想这一分对于他而言一定很难受,毕竟仅仅只差一分,这是我最希望的结果。
我看到分数后,笑了笑,我余光扫向他,他脸上保持着平静,可那握着试卷的双手却泄露了他的情绪,微微颤抖,似在压抑着愤怒与不甘。
我暗暗思忖,这一分,定如芒刺在背,让他如坐针毡。毕竟,这区区一分,打破了他“第一”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