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丧钟,为谁而鸣
明月万里2025-07-02 20:475,830

第一百三十三章丧钟,为谁而鸣“好了,好了,不要闹出人命了,可不好收场。”老成的廖冬成一看廖善章脸色不对,连忙阻止道。

  “哼,不能便宜了这厮。”村民们缓缓停下了手上的动作,虽然有些不甘,却也是担心闹出人命。恨恨的望着几个家丁将廖善章扶了起来,一脸的血污和痰液,好不狼狈。

  廖善章恨恨的望了愤怒的村民们一眼,蹒跚着要走。

  “成叔,怎么办。”刚才打是打得爽快,但这回一想到后果,人们又担心起来。

  “不行,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已经做了,就不能便宜他。把他关到猪圈中去,派人送饭送水,这个事情不弄个清楚,我们不会和他善罢甘休。大不了,我们去汉王那里靠状去。”廖冬成坚毅的眼神望着惶恐不安的人群,坚定的说,“这回大家一定要齐心,一定要让廖善章受到律法的惩罚。我们都受够了他了。”

  “是啊,一定要严惩他。”人们的愤怒再次掀起来,挥舞着拳头,“绝对不能再饶了他的。”

  他们却不知道,危险正在一步步的向他们靠近。

  现代经济学的理论认为,一个社会集团的力量大小,并不取决于它的人数多少,而取决于它的组织程度。组织的力量是强大的,与政权相接合的组织力量尤为强大。中国农民尽管人数众多,可是他们过于分散,没有足以抵御压制的组织资源,而廖善章这种地方乡绅却是有着严密组织并互为声援的。

  他们是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合法代理者。如果这个代理者,哪怕只是其中的少数人,把国家政权的意志抛到一边,凭借政权的组织资源为自己的利益服务,这将是十分可怕的!

  廖善章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他正是凭借着数十年来代缴皇粮的实权,同时借助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势力(七个儿子),就在廖庄一手遮天,成为横行乡里的“村霸”。

  还在前秦苻坚的时候,他明知县里下达的征收小麦的数量与前年的数量一样,他却硬性要求每人增加五十斤。

  为了聚敛财富,他可谓生财有“道”,“五税一费”就是他任意增收的苛税杂费:谁家饲养一头猪,就得多交一百文钱;谁家盖了新房,就要多交一千至至五千文钱不等,交多交少,全由他的“金口玉言”说了算;全村所有的老房子,每户都要交五十元;谁家种花生,一亩便交十文钱;谁家添了耕牛,每头就是五十文钱。廖桂月倾其所有刚刚购置了一头小牛,还没有下地,便先交了四十五文钱。

  一方面,巧立名目,收刮民财,多多益善;另一方面,按规定应上缴的“提留款”,以及由他私设的“五税一费”,廖善章全家却又是分文不出,一毛不拔的。

  依仗着手中的权力,他侵占土地,霸占鱼塘,侵占公物,贪占公款,已是恶贯满盈。这样的一个恶棍,怎么就当上了廖庄的头头呢?再说,他只不过是代收个皇粮而己,廖庄上面还有里长保长,他们又干什么去了呢?是与他一起同流合污还是做了闭口菩萨?人们始终不得其解。因为官老爷在小民们的眼里,一直是一个很遥远和高级的存在,只能远观,不敢近视的。

  后来,了解了廖善章的历史,人们就更加感到不可思议。原来,廖庄存在的问题,远不止是财务管理方面的混乱,早在很多年以前,廖善章就曾因贪污和奸污妇女,被扶风县判处监禁一年,可廖善章买通关系,不过坐了一个多月就出了狱,还正在刑期之中,却摇身一变,成了廖庄的里长。人们说,廖善章根本就是买通了王保长和胡县令做成这些事的。

  八月初八日,在讲究的中国人眼里,自然就被认为是个大吉大利大喜大庆的日子。可是,这一天,它却永远成为扶风县廖庄的忌日。

  廖庄地处淮河岸边一个低洼地段,这些年涝灾不断,村民们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再加上廖善章没完没了横征暴敛,家家户户几乎就变得度日如年。对廖善章的胡作非为,廖庄的村民并不都是逆来顺受,廖家全、廖家玉、廖洪传、廖桂毛几个血性汉子,没少把要求清查意见反映到王保长那里去,。去年春天,村民张家昌还跑到扶风县衙告了状。

  对于村民接连不断的上访和举报,廖善章恨得咬牙切齿。虽说他在村里只是个“里长”,但没谁不怕他三分,村民都深知“此爷”是个啥事都敢做绝的恶人。他本人也知道村民们的怨气主要是冲着他来的,可仗着保里有人替他撑腰,就从未把这些村民放在眼里。一天,他把乡里的两个差役请到家中,然后假惺惺地让人通知到处告他的廖洪传到他那算账,廖洪传不知有诈,抱着有理走遍天下的心态兴冲冲赶去。张洪传刚进门,廖善章便破口大骂,指挥他的两个儿子和差役对廖洪传大打出手,顷刻间就把廖洪传打成血人。要不廖张洪传的侄子廖桂应闻讯赶去解救,廖洪传还不知会被打成什么样子。

  廖善章的暴力威胁,非但没能压倒村民,适得其反,廖庄的全部八十多户农民空前团结起来,先后两次找到保长,强烈要求查处廖善章,还廖庄一片清天。

  但是,普通的老百姓永远只是无辜的受害者,受了廖善章无数的好处的王保长和胡县令,直接将廖庄的人们的呼声视若无睹。

  愤怒一直在缓缓酝酿,只是缺少一个爆发的导火索而己。

  而放火烧山,则彻底的让廖庄的人们空前团结起来,很快的达成一致意见,把廖善章关进了廖冬成家的猪圈,由廖家玉、廖桂玉、廖洪传、廖桂毛等八户人家轮流送饭。另一方面,则由这八个人同王保长联系,让保长找官府来彻底解决此事。

  因为谁都知道廖善章的为人,也预感到申冤之路不会一帆风顺,除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和纪律外,十二名代表还私下约定,如果廖善章家的人到谁家闹事,其余的代表都必须赶到现场,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听说廖善章被关进了猪圈,廖家的人很快活动了起来。

  廖庄的土霸上,一向的人上之人,居然会折在泥腿杆子手上,这不仅是廖家的耻辱,更是官府的耻辱。

  廖善章的老婆首先放出话来,如果泥腿杆子们不主动把廖老爷放出来,并赔礼道歉,等官府的人来了,一定会严厉查处他们。

  小百姓们一直恪守着着本份,把官府放在崇高的位置上。对于那些官太爷们,他们一直抱着抱视才见的态度。

  因为官府豪绅们自古一家,若不是迫于无奈,老百姓走路都是绕着官府走的。因为官府不是他们惹得起的。破家的县令,灭家的令尹,古人就有训导,小百姓们也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廖善章一家的飞扬跋扈已经触及了村民们忍耐的极限,他们不想再忍了,就算拼个鱼死破,他们也要同廖善章一家斗上一场。

  “告官府?好啊,我们也正要告官府去呢。”十二个代表们异口同声的语气。

  不管这是廖善章的老婆在吓唬人,还是他们家确实在官府有背景,村民们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们一心等着官府来替他们伸冤报仇。

  谁也不会想到,他们没有等来公道,却等来了杀人的屠刀!

  这天,下着不大不小的雨滴,轻轻敲打在廖庄农舍的屋脊上,和着阵阵的冬风,呜咽绵长,似是一曲泣诉的哀歌。

  天已经大亮了,庄子里的农民差不多都还慵缩在被窝里。五十八岁的魏素荣,这天依然早早就下床,像往天一样忙着去灶间。她知道,丈夫廖桂玉被大伙推选为村民代表,他和另外十一个村民代表一样,要轮着给廖善章送饭。

  虽然大家都恨廖善章,可也害怕闹出人命,自己脱不了干关系。所以,魏素荣很早就把早饭做好了。

  谁知丈夫廖桂玉和儿子廖小松围着桌子刚坐定,刚刚端出锅的窝窝头呼呼的冒着热气,父子二人却根本没有吃饭的心情。

  紧接着,廖善章的儿子廖成义便领着他的五北廖余良和七弟廖乐义,出现在门洞里。接着出现的,还有保长张才及其子张杰。

  廖桂玉不知道的是,屋外还守着七八个陌生的汉子,那可都是廖善章花钱从县城请来的闲汉泼皮。

  因为廖善章帮衬的缘故,张杰平常在村里也算是能唬倒几个人,颇受村民们忌惮的人物。廖善章被关进猪圈里,身为帮闲的他也似乎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首先冲着张桂玉说了句讽刺挖苦的话:“怎么,你们不是说要告官府了,怎么还在这里不动?”

  廖桂玉是个精明人,自然听出了弦外之音,他离开饭桌,冷静地说道:“这是廖庄全体村民共同的决定了,等到大家都把家里的活准备好了,自然会去官府告状的,不劳你*心了。”

  廖成义马上接茬道:“还真的以为你们真的是个东西了么,敢把我爹关起来。”

  遂向两个弟弟大声喊道:“给我打!”

  由于这事来得太唐突,听到了廖善章一声喊打,廖桂玉居然呆住了。

  这时廖乐义已从张桂玉的屋中抓起门旁的一根木棍,廖余良也随后拾起廖桂玉家的一把镰刀。屋外的帮闲也一拥而入。廖桂玉全家人都吓呆了,心道,怎么他们把泼皮都喊来了,还跟保长凑到了一块。

  廖乐义挥起木棍就照廖桂玉舞过来,站在边上的保长张才不但不制止,反倒将廖桂玉拦腰死死抱住。被打急了的张桂玉拼力挣脱后,见对方开始下毒手,便迅捷从地上拣了块红砖。魏素荣发现廖善章的儿子将自己男人往死里打,慌了手脚,忙从灶台上掂过菜刀。

  双方持械怒目相视,犹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这响声,惊动了四邻。廖乐义和廖余良见不少村民赶到现场,人多势众,怕引起动乱,未敢再动手,退到屋外。

  廖成义显然不甘心,就朝廖桂玉的屋后走去,边骂,边叫阵:“小桥(张桂玉的小名)你个狗日的,有种跟我过来!”

  廖桂玉是个吃软不吃硬的红脸汉子,见廖成义如此张狂,毫不示弱,就跟着来到屋后,责问道:“来就来,怕什么。这个道理走到天边去也是我们的。”

  争吵之中,村外又涌来了十几个帮闲。不一会,廖善章次子廖加志和六子廖超伟,都暗藏凶器来到现场。廖超伟上来就打廖桂玉,廖余良趁机夺下廖桂玉手中木棍,廖超伟见赤手空拳的廖桂玉依然顽强地反抗,迅速从靴筒中抽出尖刀,同时从怀里取出菜刀,凶狠地向廖桂玉的头上、胸口又砍又刺。

  廖桂玉猝不及防,甚至来不及喊叫一声,就重重地扑倒在地。

  村民代表廖洪传和廖桂毛闻声撵到现场。见廖桂玉直挺挺地躺在血泊之中,廖洪传怒不可遏地责问廖桂全:“你们怎能这么狠毒?还不赶快去找大夫!”

  这时的廖成义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他见廖洪传和廖桂毛赶了来,阴险地笑道:“妈的皮,来得正好,就等着你们呢!”然后冲着张加志大声喊道:“给我干掉!十二个要告我爹状的代表都给我杀光!”

  离廖洪传最近的廖余良,立即扑上去,疯狂地朝廖洪传的胸部、腹部和股部连刺数刀,廖洪传没有来得及反抗,便当场倒地断了气。

  就在廖余良扑向廖洪传时,廖成义也从后面抱住了奔过来救人的廖桂毛,骂道:“妈的皮,你不是到处告我爹吗?来吧!”

  廖桂毛虽然被抱住,但他人高马大,毫不畏惧地和廖成义厮打着。廖成义自知不是廖桂毛的对手,大声呼喊:“乐义来把他放倒!”

  廖乐义举起手中大菜刀,跳起来就向廖桂毛的头部砍去,直将他砍翻在地。此时,杀红了眼的廖加志也赶过来,依然不放过廖桂毛,骑在廖桂毛的身上,用杀猪刀又向廖桂毛的背部狠扎三刀。据事后仵作鉴定:张桂毛头部砍伤五处,创口深及颅骨,颅骨外板骨折,左肺亦破裂,足见杀人者的凶残。

  倒伏在地已是奄奄一息的廖桂玉,因为剧烈的疼痛而呻吟着,丧心病狂的廖加志发现廖桂玉没死,猛扑过去,向其胸腹部又连砍五刀。

  转瞬之间,廖桂玉的屋后就躺倒了三位村民代表。雨水融和着血水,红了一地,空气中处处弥漫着呛人的血腥味。

  廖桂玉哥哥廖桂月听说弟弟被暗算,悲愤交加,*起一根平日给牛拌草料用的细木棍奔过来。由于他的眼睛不好,一直奔到了廖加志的面前,方才看清倒在地上的弟弟。“这不是桥子吗?”一句话未落音,廖加志手中的杀猪刀已刺入他的胸口。

  十六岁的廖小松,于混乱中来到爸爸廖桂玉的身边,想把他搀扶起来送大夫抢救,廖超伟拎着已经沾满鲜血的菜刀,不容廖小松救护廖桂玉,挥手便向廖小松的头上砍去。在场有人一声尖叫,惊醒了廖小松,廖小松意识到什么,将头一偏,廖超伟落下的菜刀就砍在了廖小松的膀子上。廖小松慌忙逃开,总算幸免一死。

  前后只有盏茶工夫,廖的腥风血雨之中,竟是四死一伤!

  “快,都抓起来,这些泥腿杆子,竟然结群私禁地方乡绅,还有没有王法。都抓起来。快,快去解救廖善章。”胡县令气喘吁吁的赶来,忙不迭的扫呼着一众差役。

  廖庄的村民们面面相觑,不是廖善章那厮的人杀了人么,怎么是来抓自己私关廖善章了。可不等他们分辨。其它几个代表已全部被差役们抓了起来。

  廖小松倒在树影后,没有被胡县令他们发现,一看神情不对,悄悄的绕开人群,直到望不到人群,撒开腿就跑。

  廖小松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更没有见过什么大官,就知道只要沿着大路跑,才能脱得了危险。累了就躲到树影下歇着,饿了就到地里刨些野山芋,渴了就喝点山泉水,非止一日,终于看到前面有一座大城,想要再加把劲跑过去时,身体却是再也支持不住,软绵绵的倒了下来。昏迷之前,廖小松似乎感觉到,自己倒在了某位大老爷的轿前。

  巧合的是,遇上廖小松的正是就要出门视察分田到户执行情况的张衮。看着这个年轻后生面黄肌瘦,疲惫不堪,张衮似乎又看到了无数饿死的后生们,也不急着出门了,忙吩咐人弄来了开水和稀粥,让廖小松吃了。

  吃了些东西,廖小松很快醒来,一看遇上了大官,也不管有没有用,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遭遇说了出来。

  “这群混账,还有没有王法。汉王有催过他们缴粮?再说,汉王是鼓励他们造林,可什么时候让他们毁坏现有的林场造林了?不行,我得马上禀告汉王去。”不等廖小松说完,张衮就已经气炸了。

  本来身为王府的长史,张衮大可以自作主张的。但因为新来乍到,也不明了汉王的脾气,张衮还是很审慎。

  “杀了,全部杀了,包括保长县令,以及他们的狗腿子。”刘子源比张衮更气愤。“居然打着我的幌子荼毒乡邻,一个都不要放过,全部杀了。”

  张衮暗暗吃惊,看汉王平时文质彬彬的样子,却不象也会如此激动。

  “杀人偿命,自然该杀。可胡县令并无大恶,依律似乎不当斩的。”

  “依律?依哪里的律?我刘子源还来不及为他们立规矩,他们就真的以为我宽容大度了?也罢,今天就给他们立下这个规乱世。胡县令无大恶?若不是他们这些狗官的一再包庇,廖善章一介小乡绅,敢胆如此放肆?乱世须用重典,矫枉不怕过正。张大人,如今非常时期,管不了那些官样文章了,马上杀了,让我,让天下贫苦的百姓们一解闷气。”

  张衮苦笑着摇摇头,暗道,这位汉王倒确实是不依常理。连自称本都不。开口闭口我的,哪里象个王爷,就是一热血青年嘛。

  “那属下这就去吩咐了?”张衮作了个揖,就想退出。

  想了想,刘子源又挥挥手道:“张大人有暇制定个薪俸制度,我们现在不很缺钱,无论是官员还是差役,薪俸全部翻番。但是,再有胆敢收取陋规常例,或者索贿敲诈的,杀无赦。我们要让真心为百姓做事的官员们有尊严的活着,也要让那些想借着当官当差大捞一把的人胆战心惊。”

  “汉王此招太招了,招抚和严惩罚并举,只怕汉王麾下再无宵小之辈了。”张衮心悦诚服道。

  “没你想得那么复杂。”刘子源的神色缓和了些。“华夏上下几千年,就算是圣人也要钱粮过日子的。我们的官员差吏也要过日子,只要他们做好了本分,拿多点薪俸理所当然。要让全华夏的百姓有尊严的活着,不止我们的官员,我们的将士,我们的百姓们都要有尊严的活着。。要我们绝不能只是让小部分人先富起来,却根本不管底层的百姓。要实现这一切,你和我,任重而道远啊。”

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四章 长安城的第一场雪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越之五胡称雄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