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孟家因为她满门遭灭,如今能够看到孟家越来越好她如何能够不开心。
“还没有下明旨呢,不要乱说。”孟都督说着脸上倒是没什么高兴的样子,反倒是十分的担忧,“比起什么安平候,司马大将军,我只希望我们一家人都能够平平安安的,况且日后新帝登基怕是会忌惮我们家啊。”
功高盖主,齐帝一下子加封了孟家的两个男人,且都不低,要是换个小心眼儿的储君,指不定这会儿就已经盯上他们了。
她了解的齐俞瑾自然不是这样的人,可是不到最后,谁都不敢说出肯定的话来。
“爹爹不用担心,我们孟家的忠心日月可鉴,就算是未来的新君想必也不会把我们怎么样的。”孟娇然说着却有些无奈的在心中叹了口气,这种话也就是安慰一下而已。
孟都督何尝不知道这话的意思,很快就揭了过去,又说了一会儿话便离开了。
萧闵澜挺晚才回来,孟娇然还在等着他吃饭。
“应该先吃的,干嘛总是等我?你身上还有伤呢。”萧闵澜有些心疼的将他抱在怀中。
孟娇然感受到难得的安静时光,柔声道:“没事儿,你回来之前我已经用了一碗粥了,反正我现在有伤在身也不能吃太多这些,不然会留疤的。”
“是我太忙了,都没顾上你。”萧闵澜看着孟娇然抱着白布的地方,十分的心疼。
“快吃吧,今天可是元日。”孟娇然失笑,拉着萧闵澜坐下。
萧闵澜也没再说什么,坐下吃了饭。
两个人在软榻上说了会儿话,孟娇然想到孟都督今天说的话,忍不住问了一句:“靖忠王爷和宁都王什么时候……”
“这会儿年纪,离新年也没多久了,宫中的意思,现在不宜见血,等到出了年再说。”萧闵澜说着有些诧异的看着孟娇然,低声问道,“怎么关心起他们来了?”
孟娇然要是想知道的话,今天就问了孟都督才对啊,毕竟孟都督也不是不知道这件事儿。
“是今天爹爹突然说起鉴萍……刘鉴萍,说是她自尽被救下来了。”孟娇然想到刘鉴萍平日里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更多的事心中快慰。
“这事儿我今天听说了,靖忠王爷这一时半会儿不会死,自然也会替自己最爱的女儿安排好后路的。”萧闵澜话中带着浓浓的讽刺。
他并不喜欢刘鉴萍,从小就不喜欢,太过于嚣张跋扈了,一点儿都不知道收敛,对于皇家公主都不放在眼里,这样的人只会惹是生非,哪里配为他的王妃啊。
孟娇然沉默,她对鉴萍郡主下了“疏影”,这辈子她想要有孩子都不太可能了,不过她也并不同情刘鉴萍,毕竟是她自找的。
“这些事情反正和我们没有关系,你就不要多想了。”萧闵澜说着小声的安慰了她两句,又挑了两件有趣的事情和孟娇然说。
孟娇然则跟着笑了起来,正准备就寝的时候却见美玉进来了,脸色还十分的奇怪。
“王爷,王妃。”美玉行了礼一脸纠结的看着他们。
“怎么了?”孟娇然看她这个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有什么事儿就直接说吧,不用遮遮掩掩的。”
美玉这才说道:“刚才林枫过来说,玉皇贵妃没了,宫中的意思,现在陛下正病着,丧事一切从简。”
孟娇然和萧闵澜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诧异,虽然早就猜到玉皇贵妃肯定逃不了,不过却也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八成是齐帝知道自己也活不久了,想要给齐俞瑾处理好这些。
“知道了。”萧闵澜十分淡定,让美玉出去之后便拉着孟娇然安寝了。
孟娇然在家中没什么事儿,多数的时候都在养病,顺便等着长平郡主进京,她现在的名字叫白幼薇,幼息来的信中只提了两句并没有多说。
在地十天头上,两个人这才带着一队人匆匆进京,幼息和幼薇都风尘仆仆,看上去十分的憔悴,回了一趟白家之后两个人便携手来了兰霖王府,因为容貌的原因也戴着斗笠。
“早就等着你们来了,快坐吧。”孟娇然看到他们十分的来着,连忙招呼了起来。
萧闵澜要她安心的养着身体,也不让她出门,偏偏她要好的人也没有几个,除了远嫁的宁和公主就只有幼息和幼薇了。
幼息看上去倒是比之前还瘦了一些,见到孟娇然就直接开口:“真是对不住,这一次我们无事不登三宝殿了。”
幼薇则是安静了不少,看着孟娇然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对不起啊娇然,恐怕要麻烦你帮个忙。”
白家世代书香,白老太爷更是桃李天下,她们想要看一下宁都王自然是非常容易的,不过这个节骨眼上他并不好冒三做这些,只能求到萧闵澜头上来了,毕竟萧闵澜正好就主管刑部。
虽然没有刑部尚书的名头,但是谁都清楚,如今齐俞瑾在齐帝的面前尽孝,萧闵澜自然而然就挑起了这个担子了,他想要看宁都王只是动动嘴就可以办到的。
总比白老太爷去求人好,况且她们两个人的身份特殊,被发现总是不好的。
“放心吧,我知道,明天一早你们过来,我带着你们去刑部。”孟娇然知道她们要进京的时候就和萧闵澜提过,这种小事儿萧闵澜自然是顺着孟娇然的。
幼薇心情有些复杂,低声道:“谢谢你了。”
“我们之间不用说这些。”孟娇然说着看向了幼息,轻声问道,“我记得白家的那些人不是好相处,长……幼薇的身份你怎么解释的?”
当初幼息回边关,就是因为边关白家的那些庶出闹起来了,可见白家这样的书香世家也是有龌蹉的,那些人也是不敢相与的,白家突然多出了一个女儿,那些人又不傻。
幼息冷冷一笑,淡淡的说道:“他们能说什么,我和幼薇的长相随了娘亲,他们早就对我的身份起疑心了,如今正好坐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