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磨砺(2)
辰龙在天2021-06-11 16:282,054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命出使乌孙国;在西域待了四年返回中原,又一次被匈奴人扣押。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乌孙国,匈奴妻子丹妮娜一直在他身边;这一次张骞担心走北路会遇上匈奴,便就走了南路;但南路的羌人早跟匈奴人穿了一条裤子,羁押了张骞使团后送给匈奴游骑。

  匈奴游骑押解着张骞使团向北而去,丹妮娜亮出军臣单于颁发的公主身份牌。

  匈奴游骑不敢怠慢,诚惶诚恐地护送张骞一行赶到右贤王赫连一博的王庭达来呼布王庭。

  那么问题来了,张骞在公元前139年出使西域时被俘;对匈奴人来说或许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但没有必要在他身上花费那么漫长时光的精力和耐心;要防止他逃走处死即可一了百了,干吗还要让他活着甚至娶老婆给他呢?

  这恐怕就是千年难解的一个“秘密”,似乎是后世很多史学家没有关注过的问题。

  这个问题恐怕就是汉朝与匈奴对待战争与百姓的态度、方略。

  军队打军队的仗,百姓活百姓的人;一码是一码,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多的牵扯。

  匈奴人不杀张骞,汉武帝重用金日磾等人,以及张骞能领着个匈奴老婆回到汉地并且成为英雄都强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这是一种十分宽松的政治氛围,是足以让人羡慕的;但这段历史却被很多人忽视。

  草原上的日子不好过,而张骞等人却在匈奴的掌控中度过了十年的游牧生活。

  这十年,张骞纵然牢记汉武帝所交给自己的神圣使命——持汉节不失。

  但他能坚持下来,当然有着匈奴的妻子给予他的安慰与温暖。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张骞出逃时才带上了匈奴妻子。

  匈奴军臣大单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张骞很“人性”,张骞出逃带匈奴老婆也很“人性”;人性在这里成了一个自然而然地、互相弥补和延续的过程,而汉朝的做法同样也是如此的。

  《史记》、《汉书》记载:张骞从西域归来,为汉武帝带回了丰富的有关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被汉武帝封为太中大夫。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命张骞随卫青军攻打匈奴,因“知水草”,又被封为博望侯。

  张骞没有因为找了匈奴老婆而被汉朝“隔离审查”影响封侯,而是多了另一个“故乡”——封地在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境内的博望镇,食邑2000户。

  故乡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个,但还有一句话说是:“人生处处都是故乡”,对张骞这样的伟大行者来说更是这样。

  张骞是陕西汉中城固人,公元前164年2月2日出生在城固县博望镇白崖村。

  张骞的父亲名叫张汉林、母亲胡氏,他还有个弟弟;一家四口种地为生。

  张骞从小就很聪明,长大后做小本生意养家;有一次坐船遇到大风浪船翻了货物被冲走,他身无分文走投无路时碰上汉武帝招兵他就去了。

  公元前139年圣旨一下,张骞便带领使团出使西域;从西方带回陶器、大豆、大蒜、石榴、西葫芦等物品。

  张骞出使西域九九八十一难,回来时就剩他和一个随从;文到天官武到侯,他被封了侯。

  汉代规定,诸侯王、列侯只有在一年中十月份可去京城朝见述职;别的时间都要在封地呆着。

  这是为了让他们“屏护朝廷”,更好地巩固“家天下”;被封了侯的张骞当然也不会例外,他必须带老婆孩子到方城生活。

  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出境之要冲;南依南阳市宛城区,北邻平顶山市,被称为南阳的北大门;张骞就这样与方城结缘了。

  二十一世纪的方城人,每逢盛夏时节的傍晚;就会来到县城西南的张骞广场消夏避暑。

  21米高的张骞塑像威严地屹立在广场中央,手持竹简,腰挎长剑,面西背东,平静而安详。

  这与当地流传的张骞的故事,一起构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大汉王朝的那段公众记忆。

  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张骞在出使西域前,曾经来到方城县在杨楼乡一带收购丝绸。

  有一回,张骞等人在杨楼东边的圪撂街采购丝绸返回时遇到了强盗;人地生疏,张骞他们凭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对付那伙强盗的。

  但他们很幸运地遇到了当地一位叫贾福的热血青年。

  路见不平一声吼,贾福拔刀相助,和张骞他们一起面对强盗。

  结果是:贾福的肚子被强盗砍开,肠子流出一尺多长;然而,这位英勇的青年用手盘起肠子,用毡带勒住,仍然与强盗作战,直至张骞马队脱身,才倒地而亡。

  后来,张骞被封了侯带着匈奴妻子来到方城生活,自己花钱修了一座“贾福庙”;还把当地的一条河改名叫作贾河。

  公元前121年,张骞奉命跟随李广率军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地区)进击匈奴。

  但这一次命运没有再次青睐张骞,因为作战失利他被贬为庶人。

  然而封地还在,“黜爵”而未“黜地”;并在前公元119年受命为中郎将,率将士300人,牛羊万头,币帛数千万,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的封地以及再次被重用,当然能为其子孙提供衣食荫护。

  这时,张骞的匈奴妻子丹妮娜为张骞生下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年,张骞出门;他的儿子当然可以帮他料理封地的事务。

  这就是说,只要有封地的存在;张骞的后代们就能在方城扎根生活下去。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已经是45岁,匈奴妻子丹妮娜也35岁;丹妮娜放心不下张骞依然随张骞同行,同行的还有甘父。

  甘父俗称胡奴甘父。堂邑氏,又称堂邑父。素以善射闻名。

  建元二年(前139),奉汉武帝命扈从张骞出使大月氏;欲约大月氏王夹攻匈奴,途中历经艰险;常射禽兽充饥。

  道经匈奴,被俘执,滞居其地十余年。后脱出,随骞前往大宛、康居、大夏。

  居岁余,从天山南路经羌族地区返归,途中复为匈奴军拘执,留岁余……

继续阅读:第152章:磨砺(3)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回到汉朝做将军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