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且长
苡澜2023-08-03 17:124,078

  “七娘……”宋夫人也看到了小女儿,一时间有些慌乱,“阿娘、阿娘。”

  宋枝枝小声道:“阿娘,我来翁翁这里还书。”

  宋夫人也不知道小女儿有没有听见他们说话,内心有一瞬挣扎,还是宋豫先开口,招了招手,道:“让老夫看看,你这些日子看了些什么书。”

  宋枝枝走近一些,拿给宋豫看。宋豫恍然大悟,像是想起了什么,脸上的皱纹舒展开,带着几分笑意,道:“你阿婆以前就时常翻看这本农书,她就喜欢自己种些时蔬,但不知怎么回事,种什么死什么。”

  宋枝枝笑了一下,轻声细语道:“土壤、气候、雨水,都会对作物产生一定影响。”

  宋豫摆摆手,脸上笑容扩大,就连语气都柔和不少,嘴上还嫌弃着:“你阿婆就是没有那个天分,穗娘、你姑母随便扔下的种子,都能生根发芽。穗娘像老夫。”

  宋枝枝安安静静地听着,她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倾听者,又有耐心,又会思考,几个孙辈里面,宋豫最满意的便是这个小孙女。

  宋夫人见他们说话,沉默半晌,先退下了。

  “七娘,老夫记得你先前说过,你想要开一家书院,是不是?”宋豫望着宋夫人的背影,又偏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宋枝枝,她愣了一下,轻轻点头。

  “我想创办一家只收女子为学生的书院,给天下所有的女子一个机会。”

  年轻的小娘子容貌还未彻底长开,但目光坚定,说这话时眼底的光芒犹如一簇越燃越旺的火苗,令人甚至不敢与之直视。

  “难啊。”宋豫感慨道。

  想要创办一家书院,那得考虑方方面面。就拿普通的书院来说,就算不以盈利为目的,可为了避免鱼龙混杂,也要设立一道门槛,多少收些束脩,否则什么人都能进入学堂念书,难免会有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的事情发生。同窗争执打闹事小,有损书院名气事大。

  宋枝枝觉得这都是小事。

  她道:“我会努力挣钱攒钱,开书院。到时候请翁翁来做夫子,给学生们上课。”

  宋豫乐呵呵道:“那老夫可要活得久一些。”

  宋枝枝笑了一下,在她心里,宋豫一向身子骨硬朗,平日里又格外注重养身之道,又怎么会活不长久?

  宋枝枝把书还回去,又借了两本,经过宋豫那块小菜地时,忍不住停下脚步,鼓起勇气道:“翁翁。”

  “您会支持我的,对吗?”

  宋豫转过身,停下锄地的动作,双手交叠放在锄具上。他额头微微冒汗,面色发白,就连脚边也沾染了泥土,看上去并不像嘴里说的那么轻松。

  仙风道骨依旧,又多了一丝疏狂不羁。

  “放手大胆地去做吧。”他笑起来,目光慈爱地看着宋枝枝,慢慢道:“只要你不在意外头的声音,就没有人能伤害得了你。”

  趁他还能喘气,能做的,他就多做一些。

  “琅琊郡内,有一翠山。山上有大片大片的桃花林,每到三月里,可酿桃花酒。”宋豫边回忆边道,“山下有河流,有一渔翁,性情古怪,也不知过世没有……若你觉得自己什么时候可以了,便去琅琊寻他,他还欠我一个承诺。你便让他出面买下翠山,创办书院。”

  宋枝枝眼眸微微睁大,“琅琊郡内?”

  宋豫抚须一笑,道:“豫章与琅琊也不过几日路程,你若想开书院,便由阿烛出面,请九江奚氏和琅琊谢氏保驾护航,保管一路顺畅。”

  宋枝枝:“……”

  这、这也行?

  宋豫言语之中颇有几分惋惜,“老夫当年成家不久,想过等儿女各自成家之后,在那办个书院,谁知当地王谢两家不乐意,怕老夫抢了他们的风头,之后便不了了之。”

  宋豫可以说是所有读书人心中的白月光,倘若让他在琅琊郡内开办书院,呵呵,那琅琊君内的读书人都要络绎不绝。谁还会想着投靠那些士族?

  只要听过宋豫授课,出去了怎么也能算宋豫的学生,光靠着这个名头说不定都能在皇帝面前露个脸,捞个小官当当。

  更何况宋豫可是有真才实学的,哪怕什么都不图,就光听他授课,都能学到不少东西。

  王谢两大士族当然不乐意这么一个名士大儒去抢他们风头。

  宋枝枝犹豫不决,最终还是问出口:“翁翁,是想让阿烛跟着奚氏主母离开吗?”

  宋豫眼睛尖,看见土壤里头有地龙在爬,连忙手一抖,锄头一推,堆在两边的泥土立刻倾倒,将那根地龙埋了个严严实实。

  他瞥来一眼,笑道:“你就不想离开吗?”

  宋枝枝愣在原地,“我……”

  她几乎要下意识地脱口而出。

  ——离开去哪儿?

  “去九江奚氏做客,顺便去琅琊看看,那里汇聚无数读书人,即便参差不齐,也是有许多真正有才之士。虽说路途遥远,可每年回来一两趟,也足够了。”

  宋豫看着她,眼神温和。

  他温声道:“七娘,不喜欢这里的话,就离开吧。只有见识过外头广阔的天地,你才能明白许多书中没有的道理。”

  “你在家里,过的不快活。”

  “就不要让这方寸之地,拘住你的眼界。”

  宋枝枝张了张嘴,想说,没有不快活,她没有不喜欢这里。

  宋枝枝在宋家长大,吃穿用度,都是宋家给她安排好的。她是外头人眼中的高门贵女,哪怕在许多人看来她配不上这样的身份。

  她锦衣玉食长大,不用从小被卖给花楼,也不用为生计奔波劳碌,她享受着出身带来的富贵无忧,又怎么能说出那样的话?

  可是,话到嘴边,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她无法在翁翁清明睿智的目光下说谎。

  她……真的不快乐。

  宋豫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他开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不喜欢便是不喜欢,老夫又不骂你。三娘和五娘本性难移,你在这个家里,过得不痛快也是情有可原。与其三天两头跑到庄子上去,不如去外头散散心。”

  宋枝枝哑口无言。

  她就是因为不想在这个家里,所以才会时常去庄子上。她宁愿在庄子上一个人静静地拔草,也不想在宋家,面对宋梧月随时都会走进她院子的指责。

  宋枝枝想忘记的。

  她想抛去从前种种不愉快的事情。

  她想蜕变成更好的自己,不想再回到从前自己都讨厌的模样。

  可是,越是这样,越让人失望。

  她做不到。

  她无法挣脱从前的那个自己。

  那个被宋槿容和宋梧月讥笑着称作老鼠一般的“吱吱”,这么多年,一直如影随形,陪伴她左右。

  哪怕到现在,她已经不再畏惧宋槿容,也控制自己不去在意宋梧月的任何话。可是,她还是会梦见宋槿容让人摁住青雪、砍去她的手掌。她会想起儿时噩梦,宋梧月抱着她哄她,让她快快醒来。

  宋枝枝哑着声音,道:“翁翁,我不喜欢这里。我想……住到外面去。”

  宋豫心下叹气,肯说出来就好。

  最怕的是,什么事都憋在心里。许多人生病都是因为情绪所致,郁结于心这个词便是这样来的。

  宋枝枝太沉闷了。

  宋豫道:“只要你想明白了,不会后悔,就放手去做。翁翁还活着呢,这点小事情,翁翁还是能做主的。”

  宋枝枝静默片刻,低声道:“我想,等我安顿好庄子上的事情,最迟明年,再去找阿烛。“

  她不想和阿烛分开。

  可是,庄子上的事情,一时半会还不能放下。昨夜土匪突袭,虽说之前训练成果颇为可观,但仍有不足之处。她还需要再好好安排。

  宋枝枝是个有章程规划的人,既然决定好的事情,她就不会再去胡思乱想地动摇。

  宋豫最欣赏的就是她这一点。

  “翁翁,我先回去了。“她告退道。

  “七娘。”

  宋枝枝回头。

  宋豫露出一个和蔼的笑容,温声道:“翁翁一直没有和你说,我们七娘,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优秀的好孩子。”

  所以,不要自卑、不要怯懦。

  你世无仅有,同样珍贵。

  只要迈过心里那一关,往后便再也没有什么能将你束缚。

  宋豫笑道:“去吧,孩子。”

  宋枝枝忍着泪,轻轻点了一下头。

  转身的那一刻,终于忍不住,咬着唇、泪水滚落。

  你看,容易满足的人,只需要一句夸奖,就能让她们哭的稀里哗啦。

  因为,从来没有人,能看见她的价值所在。

  从来没有人,肯定过她的存在。

  宋枝枝抹去眼泪,挺直背脊,头也不回,继续往前走。

  ·

  翌日,宋夫人再次见了上门拜访的奚氏家主和主母。

  她的神情比前两日要憔悴许多,强打起精神,来应付百里夫人。

  百里夫人原以为她不会松口,都已经做好被刁难的准备了。

  毕竟是人家好心收养了自己的女儿,还将她照顾得这么好。

  百里夫人很感激宋夫人。

  她甚至想过,如果宋夫人舍不得阿烛离开,那她就不走了,她陪女儿一同留在盛京。

  这里有阿妍尊敬的老师、长辈,还有她的朋友们。

  百里夫人不愿意做让女儿为难的事情。

  可是没想到,宋夫人竟然同意了。

  她勉强一笑,目光望向外头,她已经让人把阿烛带过来。

  既然宋豫都说了,阿烛与百里夫人确实有母女亲缘,百里夫人又一片赤诚之心,宋夫人总不能跟恶人一般,强留下人家的孩子,让母女二人分隔两地。

  “姨母?”阿烛走进来,习惯性地站在宋夫人的面前。

  她以为宋夫人还是不放心,正要解释,就听见宋夫人道:“阿烛,既然……奚夫人要接你回豫章郡,那……你想去便去吧。”

  自然是舍不得。

  宋夫人喜欢阿烛,感激阿烛,是真真切切把她当女儿看待的。

  可是舍不得又能如何呢?

  她们才是亲母女。

  宋夫人眼眶都红了,以帕子掖了掖眼角,温柔地注视面前的小娘子。

  阿烛瞠目结舌,几乎是下意识望向阿娘。

  奚常微微一笑,道:“乖女儿,过来。”

  “阿娘?”

  不是说好的,她们留在盛京吗?怎么过了一夜,就变成她和他们回豫章郡了?

  她还没有和阿姐说,还有戚真儿、罗玉敏她们。

  宋夫人握着阿烛的手,轻声细语道:“你什么时候想回来,便让信使送个信来。姨母派人去接你。去了九江奚氏,若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也记得和姨母说。对了,把青露带去吧,她是个细心稳妥的,有她照顾你,我也能放心些。”

  “不、不。”

  宋夫人以为她拒绝,有些伤心,但也能理解……

  阿烛道:“姨母,我没有说要走啊!”

  她几乎是语无伦次,求助地看向百里夫人,“阿娘,我们昨日说好了的,阿娘陪我留在盛京。到时候我们在青吟巷中租一处宅子,我还可以时常过来找七娘……我没有想要离开。”

  宋夫人不由心生希冀。

  如果阿烛能留下来,那是再好不过。

  奚常却道:“阿妍,你留在宋家,只怕要让宋夫人母女心生嫌隙。倒不如与我们回九江奚氏,你想什么时候过来,就什么时候过来。”

  宋夫人又惊又怒,什么心生嫌隙…,

  “宋家是清贵门第,按理来说,子女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只是我昨夜听说,府上的宋三娘子,似乎不大喜欢我们阿妍。”

  阿妍。

  想来是百里夫人给阿烛取得名字了。

  讲到宋槿容,宋夫人就顿时哑口无言。她无法反驳,但是,“三娘愚笨,我已经让人将她关起来好好反省,不会再做出蠢事。”

  奚常道:“可宋三娘子到底是嫂夫人的骨肉,如此惩罚,难免也好心疼。与其让两个孩子同住一个屋檐下,惹得一方不快,倒不如让她们分开。见得少了,也就没有那么多恩怨了。”

  阿烛心想,奚澜他爹真是神通广大!好大一身本事!

  这才到盛京没多久,就把所有事情都打听清楚了!

  阿烛不想走,她不喜欢九江奚氏。

  九江奚氏对奚澜一点儿也不好。

  百里夫人看着女儿皱眉,当下就要改口了,被奚常轻轻摁住肩膀。

  “不如,让我与夫人单独和孩子说两句。”

继续阅读:第176章 精兵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被亲娘认回后,我成了京城万人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