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旦气的直跳脚,她决定把藏在心里的那个秘密说出来,“夫差喜欢在西河村救他的人!”
这是郑旦从醉酒的夫差口中得知的,西河村的姑娘,只有郑旦和西施两个能出门的,其他的都被父母关在闺房中。
郑旦从未去过西河村的芦苇荡,那只有西施去过。
她继续道:“他认为救人的人是我,那我便认了,我告诉你,昨夜他去找你也是因为和我吵了架,只要我服个软,他一定会原谅我,过不了多久,我就是郑姬,等我当上王后,灭了吴国回到越国,我就是范蠡哥哥唯一的妻子,而你,只会是我的替罪羔羊,我从来没有把你当做朋友,你只配穿我穿过的衣服,你也只配用我用过的男人!”
最后一句话,很毒,西施靠在墙上笑着,随手揪着地上的稻草,慢悠悠开口道:“那你一直想要得到而得不到的的男人,却是我用过的,郑旦,只要有我在,你永远得不到范蠡,因为他心中只有我。”
既然郑旦毒他,那他也不能这么由着,有仇必报,这是他的作风。
每一个字都生生戳进郑旦的心窝子,西施太明白这种人的心理,她越是得不到,心中越是不忿,做出的事情越会离谱。
果不其然,郑旦怒了,一双眼睛几乎要跳出来咬上西施一口,她没想到这个家伙嘴巴居然这么毒。
她怒极,指着西施骂道:“你别忘了,你爹还是我家葬下的!”
西施无奈摇头,再次提醒道:“我不是西施。”
他断定郑家老爷一定是吧真正的郑旦丢了,然后把胎盘养大,不然智商没理由这么低的。
郑旦几乎暴怒离开,因为她拿西施无可奈何,人就在她面前,却因为一堵牢门把她们分开。
天牢的暗处,一双黑金色丝线绣制的鞋子悄悄离开。
第二日,西施完好无损的被夫差放了出来,在郑旦惊愕的眼神中,西施安然无恙的回到了自己的宫殿,好好的泡了个澡,一头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直到夜晚才悠悠醒来,身后突然躺下一个人,一双大手绕过他的腰,耳旁传来沉稳的呼吸声,“别动,让寡人抱抱。”
回忆起郑旦的话,西施淡然笑道:“大王这是,又和郑旦夫人吵架了?”
像是开玩笑,又像是吃了味,总之西施这么说出来,夫差笑了,“没有,只是告诉她今夜寡人在书房睡了。”
“然后来了我房里?”西施眼神突然变冷,“大王将郑旦放在心头上,那把妾身放在何处?既然大王如此心疼郑旦,为何还要来妾身宫里?若是因为别的什么,亦或是补偿,大王,妾身不需要,大王赎罪,臣妾越矩了。”
夫差一挑眉,“继续说,赎你无罪。”
西施叹息,他忍了很久,这次终于可以一口气说出来,“妾身曾经听一位老者说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不知大王可能猜出这其中的意思?”
不知道贾宝玉若是知道他将他说成老者,会不会当场气的吐血。
夫差大概能够猜出意思,他眨了眨眼,“夫人的意思是?”
西施费劲转过身,伸手放在夫差的心口,“这里,住一个人,足以。”
意思明确,夫差伸手握住西施的手,呼吸喷洒在西施的脸上,“那夫人的意思是,想要住进这里?”
西施摇了摇头,“这里住进了谁,一切都是大王说了算的,妾身只是小小的夫人,还没有这个胆子。”
说完,西施抽回了手,尽管知道夫差喜欢的是自己,心中却没有一点开心,毕竟,他认错了人。
夫差有些挫败,他看着怀里的西施,憋了许久,幽幽道:“夫人这是,在怪寡人认错了你和郑旦么?”
他只感觉自己怀中人的肩膀抖了抖,他继续道:“那日寡人重伤,昏迷前听到了郑旦两个字,这是些女子的名字,寡人便以为你是郑旦,后来,郑旦入宫后,寡人极度宠爱郑旦,寡人没想到,居然是寡人认错了。”
寡人两个字听起来相当无奈,西施大概是懂这两个字意思的,寡人寡人,孤独孤寡的人,帝王以这个自居,是因为没有一个能够陪伴他到老的人。
西施摇了摇头,“妾身没有怪大王,这一切都是缘分使然,大王同郑旦有缘,郎才女貌,王后娘娘更是尊贵华丽,妾身只是西河村一个孤女,得了天大的恩宠,能够进宫当个夫人。”
夫差知道,事到如今已经挽回不了,他心中挂着的人却被他伤过。
“寡人问你,为何那日你穿着郑旦的衣服?”
这是后来夫差才知道,真正的美人之首是郑旦,而不是西施。
某人想起这个便是苦笑,“还能因为什么?郑旦偷偷换了妾身的衣服,那套冬衣是妾身的。”
夫差恍然大悟,难怪,后来发现西施的冬衣和郑旦那件一模一样,他还专门问了问,而郑旦却回答说是西施偷了她那冬衣的款式。
想来,那郑旦已经罪犯欺君,
夫差皱着眉,继续问道:“郑旦和范蠡什么关系?”
西施抬眸,歪了歪脑袋,“就是那个关系呗。”
不等西施整理整理语录,夫差紧接着问道:“你和范蠡什么关系?”
西施用力摇了摇头,回答道:“我同他,只是知心好友的关系。”
“那你同寡人什么关系?”
……
西施只能说,这厮太腹黑,竟然想着要套他的话,某人一字一句道:“妾身是大王的夫人。”
“仅此而已?”夫差还是不死心。
西施笑着,声音却充满怨念,“试问大王,若是您是妾身,妾身让您在仅有一台火烛下抄写翻译古书,还要听着郑旦那种声音,您会怎么想?怕是早就忍受不住了吧,而妾身只能忍着抄完赶紧离开,仅此一次,大王您还想要什么关系?”
话说的很明确,夫差哑然,眨巴眼再也说不出话,说到底还是怨他。
他只能收紧手臂,若不是一时兴起去牢房,竟也听不到这样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