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二山的病情已经稳定了下来,闻言,神色无奈,“又怎么了?”
马氏瞪了他一眼,“你是不是觉得我胡搅蛮缠?”
宋二山:“……”
马氏顿时不高兴了,抹着眼泪,“我就知道你是这么想的,我还不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你,还有咱们柳柳?”
宋二山只好哄着她,“好了好了,我知道,你不为了咱们这个家,还能为了啥?”
马氏擦干眼泪,白了他一眼。
宋二山叹了一口气,都怪自己没本事。
秋收时,大哥受伤,他跟爹紧赶慢赶,总算把家里的粮食都收完了,他原本想趁着入冬前找点活干,贴补家用。
没想到被人当成小偷打了一顿,打成这幅半身不遂的样子。
那群人打了人就不见了,他是被人从背后打的,连对方的样子都没看清,更别提什么赔偿了。
只能自认倒霉。
好在大夫说,好好养着能恢复。
若是从此沦为废人,他都不知道还有没有活下去的勇气。
“那你跟我说说,娘做了什么了?”
马氏一噎,“就她会装可怜,会点半吊子本事了不起?现在家里除了咱柳柳和大哥家的月月,就她是独一份的,有野菜饼子吃还堵不上她的嘴,还要吃鸡蛋羹。”
宋二山沉默片刻,立即明白了,又是因为三弟妹。
“是娘的意思?”
马氏:“那还能是谁?”
“听娘的口风,咱家粮食损失不严重,那再不严重不也丢了两袋陈粮吗?娘也真是的,明早知道咱家可能会丢粮食,还把两袋陈粮留在柴房。”
她颇不高兴,“还有咱家的粮窖,粮窖里的粮食也都没了。”
“咱们村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丢了粮食,谁家不是节省着吃,抓紧时间囤冬粮,偏她还要吃鸡蛋。攒仨鸡蛋还能换一文钱呢!”
宋二山:“你跟大嫂进门的时候不也顿顿吃肉吗?如今家里都没买肉,她又帮过我跟大哥,娘多照顾一些也是有的。”
没等马氏发飙,宋二山就立即道:“你放心,等我好了我就去镇上找活干,到时候你想吃啥,我就给你买啥。”
马氏原本一肚子的委屈顿时被噎了回来,“这可是你说的?”
两岁的柳柳早慧,立即拍着手,“要吃糕糕!”
夫妻两人同时一愣,原本还在生气的马氏顿时气消了,“你个小丫头片子小馋猫,你也知道我跟你爹在说好吃的。”
马氏说着,又叹了一口气,“你说当初明明算命的说我第一胎怀的是儿子,怎么就是个丫头呢?”
宋二山头大,“你怎么又来了?”
“我早说了,我不在意,闺女小子不都是咱们的孩子,你看娘对月月和柳柳都是一样的好,从来没因为她俩是丫头就慢待她们。”
马氏固执道:“哪能一样?若咱们柳柳是男娃,那就是咱家的长孙,你娘岂不是要把她宠上天了?”
宋二山:“……”
“行了,别瞎想。等我好了,你想生几个儿子,咱们就生几个。”
马氏顿时红着脸“呸”了一声。
……
吃了早饭,周春梅就一直盯着她男人宋守忠,宋守忠被她盯得十分不自在,红着一张老脸,悄悄问道:“孩子们还在呢,你盯着我看啥?”
周春梅一愣,继而啐了一口,“我呸!你个死老头子老不正经。你有啥好看的?还不是一张老脸两只眼睛一只鼻子一张嘴?”
宋守忠尴尬的干咳了一声,又被周春梅骂了一顿。
骂完之后,她才道:“你这刚吃完饭想干啥去?”
宋守忠:“没事干去地里转转。”
不管是宋守忠还是周春梅,都不是闲得住的人。
宋守忠老实本分,没啥大本事,没事就爱去地里,琢磨他的庄稼。
周春梅也是,除了操持家务之外,闲来无事还会做一些针线活贴补家用。
“站住,你给我老实待在家里,今天哪儿也不许去!”
宋守忠愣住了,下意识问道:“为啥?”
周春梅板着脸,“让你别去就别去,哪那么多为什么?”
宋守忠呐呐。
他抱着手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周春梅嫌他站在屋子中间碍眼,又赶他去后院。
“闲的没事你去把猪舍捯饬捯饬,换些干草,把沤好的肥挑去地里。”
宋守忠一听,立即应了一声,扭头就去了后院。
人前脚刚去后院,后脚就听见有人喊他。
周春梅仔细听了一下,脸瞬间黑了下来。
宋云秀一听,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娘,三房的人来找我爹干啥?”
周春梅黑着脸,“我出去看看。”
来的是黄氏和她的小女儿宋宝梅。
黄氏生得一张容长脸,颧骨高高耸起,还没开口就已经带上了几分刻薄。
她跟宋守平育有二女一子,长女宋宝珠已经出嫁,唯一的儿子宋继文也是读书人。
只不过他的天赋不如宋文庭。
在宋文庭出事前,黄氏总私底下跟周春梅别苗头。
周春梅从来都不跟她一般见识。
后来宋文庭出事,黄氏这个好三婶竟在背后胡说八道,说她儿子之所以落到这个地步,准是在外头做了什么缺德事遭报应了。
还说她的儿子宋继文就不会做这种事。
总之,把宋继文夸地天上有地上无,把宋文庭贬地一无是处。
周春梅就是再好的心性也忍不了这个,当即冲上去把黄氏的脸都抓花了,两家彻底闹崩。
……
一想到过去那些事情,周春梅的脸色就没好看过。
谁知黄氏母女俩刚见着周春梅,立即嚎啕大哭。
“大嫂,救命啊!求求大哥大嫂帮帮我们!老天爷不给人活路了!”
周春梅的脸色更黑了,怪不得七丫提醒他不要让老头子出门,说有人会利用他的善心对他不利。
原本周春梅还觉得奇怪,她思来想去也就是昨晚村里都丢了粮食这件事。
她家又不是什么高门大户,老头子虽然老实好骗,但现在家家户户都丢了粮食,谁会这么不识趣?
结果没想到,还真就有人这么不识趣。
老三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让黄氏母女俩过来哭,老头子顾念亲情,又心软,保不准还真会借粮食给他们。
毕竟外人只知道全村包括他家都丢了粮食,但老头子知道,家里大多数粮食都没丢。
那边又是他的亲弟弟,他能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