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宋云秀竟然一下子看出阿杨这小子在耍心眼。
不是什么冷了口感不好。
因为他一直把窝头放在胸口,现在天气虽然冷,但他这衣服厚实,就他这么个吃法,一会儿就能吃一大个,一时半会这窝头想冷透了都难。
况且普通人家吃饭都讲究效率。
主要是这个时代家家户户不管有没有条件,多子多福,孩子多,就不是每一个都顾得上。所以吃饭就跟打仗一样,不快点吃就没了。
当然,梁氏只有阿杨这一个孩子,但母子两人都沦落到卖身能奴了,自然也没有这个条件。
所以,她觉得,阿杨这小子就是不想把窝头分给庞聪。
但宋云秀看庞聪,后者显然没察觉到什么不同。
既然他都觉得没什么,那她也就不多说了吧。
“那,去拿一个吧。”
庞聪犹豫道。
阿杨立即高兴道:“是,我马上就去。”
他生得瘦,但跑起来跟一阵风似的。
他进了灶房,很快就拿了一个窝头回来,他还来回掂了一下,“我娘刚从蒸笼里拿出来的,还是烫的。”
庞聪抿着嘴唇,犹豫了片刻才接过来。
接过来之后,盯着看了一会儿,手感确实比他娘做的强一些。庞春娘的手艺是不错,各种美食信手拈来,但她蒸的窝头格外扎实,是那种“铁实”的,这种窝头有人喜欢,但庞聪不喜欢。
因为实在是太拉嗓子了。
但梁氏做的窝头没有,捏上去还软软的,能很好的回弹。
庞聪吞了一口口水,咬了一口。
口感确实不是那么讨厌,也没有很拉嗓子。
阿杨见他吃了,立即道:“我娘做的窝头好吃吧?”
庞聪别扭得点头,又看见摇头。
阿杨:“?”
庞聪才挤出一个笑容,“还行。”
阿杨立即又道:“表少爷,我去给您拿壶水来。”
宋云秀原本想说她去拿的,但是阿杨跑得飞快,她只能作罢,她望着阿杨的背影啧啧称奇。
怪不得能把她三哥背起来跑得飞快。
你看看这,没背人的时候恨不得飞起来。光是这一点,宋云秀觉得这次她三嫂肯定是赚了。
梁嫂做饭味道好,人也爱干净,至少灶房被收拾得干干净净。
倒不是说周春梅不爱干净,她也是干活很利索的人,但她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
比如,给家里人做冬衣。
说起这个冬衣,宋云秀就很尴尬。
因为原本她是说好跟娘一起做的,只是后来她实在是坐不住,再加上春娘姐的那个粉条生意实在是太需要人了。
她当然更愿意跟春娘姐一起在外面跑了!
所以做冬衣的活儿就全到了周春梅的手里。
庞春娘想帮忙,但是有心无力。
说起这件事也是怪了。
庞春娘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妇人,她那一手化妆术巧夺天工,做饭做菜都好吃,就是不会做衣裳。
勉强缝缝补补,不至于让自己和儿子穿得破破烂烂就已经是她的极限了。
现在有人能帮忙做冬衣,她简直就求之不得。
这样一来,周春梅的工作量就又增加了。
宋云秀也觉得不好意思,就主动做家务,可一说到针线,她还是跑得比谁都快。
宋云秀,庞聪还有阿杨三人说着话,周春梅和庞春娘也在不远处看着他们。
两人的位置十分巧妙,正好能看见三人,但三人却看不见他们。
庞春娘见儿子就着茶水很快就把那个窝头给吃完了,顿时没好气道:“臭小子,活得不耐烦了?平时老娘让他多吃点就跟要了他的命似的,如今吃个窝头就着一点茶水就能吃完一整个窝头?”
她说着,看向周春梅,“依我看,黄大夫那边也不用去了,这小子就是欠的!”
“以后我也不琢磨给他做好吃的,就给他饿着,等饿了他总要吃吧?人就是贱兮兮的,饿着还不吃,我饿不死他!”
周春梅当然知道庞春娘说的是气话,她笑着道:“你呀就偷着乐吧,孩子能吃怎么不是好事?”
“你就当你不知道得了。”
周春梅看向阿杨,眸光柔和了许多,“我倒是觉得那孩子也是个有福之人。”
庞春娘一怔,仔细想想倒也是这么一回事。
这孩子看着跟自己儿子差不多大,但力气大能吃,看上去还很乐观。
也不知道他跟自己儿子说了什么,这小子竟然吃了一整个窝头,这可真是奇迹。
庞春娘心里赞同周春梅说的话,但她要面子。
“那孩子不错,冲着他能背着文庭还走的那么快,能吃就能吃吧,咱家又不是养不起。”
“庞聪这小子,以后老娘也不伺候了,不乐意吃就不吃得了。”
说着,扭头就走了。
周春梅摇了摇头。
……
翌日一早,庞春娘就领着庞聪一起去了黄大夫处。
虽然嘴里说不管着小子,可到底狠不下这个心,自己养了那么多年的儿子,好不容易养到这个大,一路往南逃的时候没饿死,现在条件好了反而饿死了那不是惹人笑话吗?
虽然说饿是肯定饿不死的。
黄大夫给庞聪号了脉,对他的情况基本了解了,“没有食欲,想呕吐,还有没有其他症状?”
庞春娘立即道:“没有了。这小子就是欠揍,老娘每天起早贪黑给他熬粥喝,也没见他给老娘面子。”
黄三娘又道:“一点都吃不下?”
庞春娘又道:“那倒不是,我逼他吃还能吃点。”
黄三娘忍不住笑了,倒也没说什么,“可能吃的药有些寒凉,伤了脾胃,我开一些温补的药中和一下。”
“伤口都结痂了吧?”
庞春娘忙不迭点头,“对,您开的药管用。”
黄三娘点头,“吃的方面也不用完全喝粥,都吃清粥可能孩子不愿意吃。”
一听这话,庞聪立即就嚷嚷开了,“娘,您听啊!现在人黄大夫都这么说了,您还说您是为了我?”
庞春娘一听怒了,“你反了是不是臭小子!”
庞聪:“娘,您这是不讲道理!”
庞春娘:“我怎么不讲道理了?”
黄三娘自从有身孕之后整个人的气场都柔和了许多。
见庞春娘母子俩这样的相处模式心里有些羡慕。
有些人家当父母的不允许孩子顶嘴,更不允许孩子多说话,其实是羞恼孩子不能任由自己摆布。
真正跟父母关系好的孩子反而更愿意跟父母插科打诨,想处得就跟朋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