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霹雳弩
肥猫江湖2025-07-02 21:244,083

“伯忠,府君可在?”蒲良手握一卷图纸,问桐园门口侍候的张鄂道。

  “正在院中等候,蒲君请进。”张鄂行了一礼,恭敬地回道。张鄂,字伯忠,是其父张山生前为其所取,意思不言自明,当是希望张鄂秉承父志,为张家尽忠。

  蒲良还了一礼,迈步走进小院。

  紫桐树下,张胤正捏着一支铅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蒲良站在数步以外,躬身施礼:“府君,将床弩安装在船上一事,已有些眉目。”

  “子淳来了!”张胤直起身,揉了揉自己的腰,“来,坐下说。”

  汉时人们皆席地而坐,张胤也只是在地上简单铺了条毯子,身前放了一条矮书案而已。炎炎夏日,屋内实在是太热了,还不如这树下来得凉快。

  蒲良撩动衣襟,端正跪坐在案前,注意到张胤正在绘制一幅类似发石机的机关图纸。

  “府君,将床弩安装在海船之上,确非易事,需要考虑船的配重、击发时对海船行驶的影响等诸多因素。不过,堂中工匠与修德多次合议,已有了方案。”张胤已官至两千石,兼管军民两面,算得是封疆大吏。碍于身份,蒲良等已经很少直呼张胤的字。随着他身份的升高,身边的人少了些亲近,多了些敬畏,也是难免。只是张胤不希望与众人产生隔膜,因此,多次相劝,但也没有多大改变,只好随众人的便了。

  蒲良摊开手中的图纸,一一指点,为张胤解释在海船上安装床弩的方法。

  辽西大力发展海上贸易,航海护卫、剿灭海贼的需求很大,海船战斗化不可避免。时下水战,基本还局限在互射弓弩,然后靠近,以接舷战解决战斗的方式。对此,作为后来人,张胤当然不会满意。看过水营的水战演练后,张胤便命正业堂琢磨将床弩安装到战船上。床弩射程远,威力巨大,不仅能杀伤兵卒,亦能破坏战船,可算是这个时代远程杀伤兵器中的佼佼者。

  有这样的想法简单,具体操作时却有不少问题。工匠们试了几次没成,张胤忍不住发了火。其实也怪不得正业堂的工匠们,内陆的楼船倒是有安装床弩的,但是楼船与辽西千石海船构造大不一样,楼船没有风帆,行速慢,也更稳重,江河风浪与浩瀚大海的也不能相比,安装床弩几乎不用考虑船的行驶稳定性,而辽西千石海船回避不了此等问题。

  蒲良于墨学机关术一道也有极深的造诣,与澹台治商讨后,与工匠们又拿出了一个方案,终于解决了在三桅千石海船上安装床弩的问题,今日特地来向张胤汇报。

  “可曾试验过?”张胤问道。

  “已经在临渝号上做了试验,方法可行。”蒲良道。

  “精确度呢?”

  “海面中等风浪,一百五十步,十中三四。”张胤不太清楚蒲良所说的中等风浪是多大,但是想来在颠簸的海面上一百五十步外有三四成的命中率也算是很不错了,事实上,床弩更多时候是一种威慑,用来打击敌人的士气。

  “让坤桃和修德安排一次演练,我亲自去看看。”这是张胤的习惯,他并不像其他两千石太守一样以“仆”自称,还是习惯用“我、吾”。

  张胤又看了看床弩的安装图纸,然后让蒲良将之收起,指着刚才他正用心绘制的东西,道:“子淳,可识得此物?”

  蒲良道:“可是发石机?”

  张胤拍手笑道:“子淳果然博闻广识,正是此物。”

  蒲良面露疑惑道:“发石机乃攻城利器,不过当世知者已不多矣。府君所制似乎又有不同之处……府君造此物意在?”

  “既然床弩可以用之于水战,此发石机为何不能安装在船上呢?我制此物,确有独特,可谓之‘霹雳弩’;有大小数款,抛石远击,威若霹雳,大者攻城伐寨,小者用于水战可也。”张胤站起身,在院中踱了几步,又道,“子淳可选可靠匠人,秘密试制,诸款都要制,切不要走漏了消息。吾昨日问过修德,两千石海船下月即可建成下水。待其时,将此发石机安于船上,下装可自由转向的基座,若遇海战,可八面远击敌寇,定能使我辽西水营大占先机。”

  蒲良拱手行礼:“诺!若凌司马得知有此等利器助他,必定欣喜若狂。”

  张胤道:“将这东西安装到船上,还得你这等大匠师来想办法,恐怕不是简单容易之事。”

  “请府君放心,良定尽力为之。”蒲良知其难,但是仍然跃跃欲试,无他,匠人好奇之心作祟也。张胤所设计的这架霹雳弩与蒲良以往所知的大为不同,这是一种使用绞盘和滑轮的配重式投石机,穷尽机关之巧妙,大幅节省人力,也缩小了体积,实在是奇妙。

  张胤轻笑道:“还有一事。吾随天火而至,身边有天降陨铁一块,先前黍谷山遇袭,吾妻将其也带了出来。我琢磨良久亦不知其究竟,想来该是顽铁一块。一会儿你也一并带走,看看是否能熔炼了它,打制成个物件也好。”

  蒲良道:“但凡天降之物,必有奇异之处……请容吾一试。”

  张胤道:“世间万物,生而为人。不过是个陨石碎片而已,何来奇异?”张胤也清楚,自己能来到这个时空,拥有妖孽般的体质,必然和紫芒陨石有关,他脑中还存有很多朦胧的记忆碎片。张胤也曾多次研究,希望能找到回去的方法,只是时至今日仍没有任何头绪,加之他已经习惯在这个时空中的生活,也就少了探究之心。如此,紫芒陨石也不过是块更为坚硬、有些纪念意义的陨铁而已,交与蒲良或许更能发挥它的作用。

  蒲良与张胤又讨论床弩和霹雳弩的细节,第二日一早,动身返回碣石港与澹台治一起实施千石船安装床弩之事。

  十日后,张胤亲到碣石港观看临渝号演练床弩击发。

  碧空如洗,碣石港风平浪静。

  一百五十步外,一艘载重三百石的单桅渔船孤零零地摇曳着。它,就是临渝号的目标靶。

  临渝号的前甲板上安装了两架床弩,弩箭粗若儿臂,锋利映光。临渝号载重千石,在时下是相当巨大的海船了,但是在张胤眼中却不值一提,后世排水量数万吨的巨轮他都见过,临渝号只能算是小船,安装两架床弩已是极限,除非重新设计,实现在船舷上开设射击孔,否则无法再多安装。但千石船的船体还是过小,在侧舷舱内安装床弩实际上并不可行。

  张胤迎风立于甲板之上,身边是杨亮、凌操、蒲良、澹台治、陈诚等人。

  “开始吧!”张胤一声令下,凌操亲自摇动红旗,指挥水营兵卒调整床弩,瞄准远处的靶船。

  凌操大吼道:“发射!”

  两支弩箭奔雷而出,呼啸着射向目标。

  “轰隆”一声巨响,一直弩箭正中靶船侧舷,将船板击穿,靶船一阵摇晃。另一支弩箭却未射中任何目标,钻入水中。

  凌操瞥了张胤一眼,脸色微红。

  张胤面无表情,道:“船行五十步,再射!”

  船工急忙摇浆,靠近靶船。

  这一次,凌操亲自到床弩跟前,与兵卒一起瞄准。

  “发射!”两支弩箭皆中目标,其中一支更射中靶船桅杆,“咔嚓”声过后,桅杆倒折,靶船失去重心,侧倾在海水中,不久之后沉没无踪。

  张胤道:“善!百步之内,威力尚可。坤桃与诸将士还需熟练之。”

  凌操道:“诺!末将尊令。”

  若是数十艘战船齐射,威力当更为惊人,破坏力也将大为升级。若是有三层甲板的两千石战船,会拥有足够的空间在侧舷安置更多床弩,配合计划中船尾安装的霹雳弩,辅以弓弩,辽西战船的远程战力将在时下首屈一指,独领风骚。而且张胤也正在计划将煤油使用到床弩上,到时候床弩就应该可以发射“火箭”了,再做适当的调整,甚至床弩可以进行抛射,威力会更为恐怖。

  观看床弩演练后,张胤直奔临渝城,准备留宿在蒲良家中,借机与蒲良、澹台治商量正业堂和四海堂事。杨亮则需要回到阳乐处理郡府其它事务。

  蒲良家偏居临渝城一隅,与澹台治家相邻,都是前后三进的独立小院。

  张胤进院时,见三个小童正在院中玩耍。其中一个面向酷似澹台治的童子见到有人进来,恭敬地向张胤行了一礼,道:“见过府君!”这童子五六岁的年纪,正在玩跑打闹,额头汗珠淋漓,此时却学大人行礼,模样憨态可掬。

  另外两个小童随后也有样学样,皆行礼道:“见过府君!”

  张胤忍不住大笑,心中爱煞了这几个小童:“你是谁?怎么唤我府君?”

  那小童眼珠转动,一本正经道:“我是澹台宗。吾父是海运掾,行时却在汝之后,汝定是个大官;汝沉稳有气度,与传说的悯农郎君一样。我猜你就是府君喽!”

  “哈哈……你这个小童,倒是机灵。”张胤问澹台宗身后的两小童道,“你们又是谁?”

  “我是蒲元。”

  “我是蒲明。”

  两个小童,其中一个与澹台宗差不多大,另一个稍小一些,张胤早猜到他们是蒲元的两子,只是有意逗弄。

  张胤回首对蒲良、澹台治道:“这几个小家伙有你二人的风韵啊!”

  蒲良和澹台治苦笑一声,都没说话。这三个小子追鸡逗狗,实在是太淘气了,他们也很头疼。

  张胤却不以为然,一般越是淘气的孩子越聪明。

  “吾子才刚会爬,待他能走了,定然跟他们一样顽皮。”落座之后,张胤闲言两句才切入正题,“正业、四海两堂是辽西发展的两大助力,至今已渐有框架,此皆赖二位之力。”

  蒲良、澹台治连道不敢当。

  “先说正业堂。正业堂所造蒲良刀锋锐优良,要尽快为郡兵、水营装备。我知道蒲良刀炼制不易,子淳,你要琢磨下如何才能大批量打制,可以将宿铁刀中的灌钢法揉和进去……兴商之事也不能耽搁,对商贾要支持,也要鼓励百姓将家中多余的牛马、粮食、果蔬,自己纺的丝、织的线、做的衣袍拿出来交易,要为之适当免一些税,要提高一点商贾的地位。你们正业堂工坊,更要研究些新东西出来,士人喜用的笔墨纸砚,百姓所用的犁锄叉耙,妇人倾心的胭脂水粉,都是能够交易的商品,不要以其微小而忽视之……”张胤唠唠叨叨,将心中对后世商业的一些记忆都拿出来与蒲良分享,希望蒲良能体会到他重视兵工、全力发展商业的心思。

  “明府所说兴商之事,良能知晓一二,只是却非吾之所长。明府学生李冰台,聪慧机巧,有治商之能。吾以为,可以允其大力推进此事。”蒲良话中之意不难理解,说白了蒲良是优秀的匠师,是技术人员,商业经济并不是其喜好和擅长的领域。而李艾年纪虽小,但是却一直跟随在张胤身边,吸收了不少后世的经商理念,因此确实是比较适合这项工作的人选。

  “也好,李艾一直辅佐你在令支挖矿炼铁,就让他分精力出来专职推行商业事,工坊制造和冶炼,让牧正一肩挑了,你抓全局。”张胤当即拍板。

  “子淳、修德,我想组建一个专门制造兵甲弓弩的工坊,与正业堂制造普通物品的工坊区分开,最好是放在冶炼厂附近的山中。兵器制造,是个要害的东西,很多都需要保密。这个工坊就挂在正业堂下吧,请子淳亲自负责。修德,汝那里也要抽出一些精擅造船的工匠加入进去。”张胤这个想法由来已久,蒲良打制出蒲良刀时他就有了这个心思,如今辽西局面渐渐打开,鲜卑等异族开始关注辽西,有些东西不得不隐秘起来。

  澹台治道:“明府所言甚是。”

  在蒲良和澹台治看来,霹雳弩、新式帆船、蒲良刀等都是辽西必须保护起来的东西,若使用得力,其都能帮助辽西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继续阅读:第九十九章 扬帆击贼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峥嵘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