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一军和十二队士卒在树林之内预设的陷阱,发挥了作用。由此亦可见之前的行军,争取来的半个时辰有多重要。
少了那些陷阱,即使有十二队士卒的山地飞龙战法,却也为关羽所破。倘若不是那些陷阱拖住敌军,十二队就危险了。
有备无患,永远是兵法的重中之重,时间,则是要靠自己争取的。眼下,关羽和朴刀手的出现是个意外,却还有时间应对。
陷阱被触发,造成的伤亡不足十人,绝对说不上大。但在山林战之中,陷阵的杀伤能力从来不是重点,而是震慑力!
当你跟在同袍身后发动冲锋,前方的地面忽然塌陷下去,朴刀手再如何精锐,也不是关羽那般顶尖高手,只能落下。
接着,就是一阵惨叫,陷坑之中,全是尖锐的竹尖,借着下落之势,可亦轻易穿透朴刀手的身体,令你防不胜防。
当你跟着同袍冲击之时,忽然有一张大网将前方的同袍罩着拉起,随即便有竹箭射来,将之穿透,身在空中,避无可避!
此外,还有种种让你意想不到之处,你岂能不心中忌惮?
埋设陷阱,一开始是弓兵的专业,随着山地飞龙的建立,二者之中互通有无,互相促进,使得陷阱的专业水准不断提高。
内中有设置精巧的机关,更有对人性本能的揣测,关羽算是沙场宿将了,但设置这般周密的陷阱,他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
之前,只是听人说过,说的人是曹操回下校尉,在安林一战中表现优异的杜袭,另外一个,则是无当飞军的统领,龚都。
其时,二人面上,还残留着心有余悸的表情。如今,这一切,轮到关羽和他的朴刀手来承担了,威力与所言绝无二至。
对此,在冲击之前,关羽就有心理准备,朴刀手亦有安排。但当你真正面临之时,就会发现,再周全的准备,还是不足。
倘若不走林间,就不会遭遇这些陷阱,道理很简单。但关羽要是真的这么做了,第一个鼓掌欢迎的一定是叶星。
许褚率领虎豹骑出击的那一刻,关羽对战局的判断就是,两翼林间的敌军,必须肃清。至于那些陷阱,也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他对战局的判断精不精准,最有发言权的是叶星,尤其是右侧林间的战局,关羽的威力和他率领士卒的决绝,超乎想象。
十二队的埋伏,对这位敌军大将,出了延缓一点时间之外,没有起到任何威胁的作用。陷阱也一样,挡不住朴刀手的冲击。
另一侧林间,朴刀手的冲锋,也没有太多的停顿,虽然在此他们不占优势,伤亡颇大,却亦如虎豹骑一般,前仆后继。
战场上,伤亡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必要之时忌惮与伤亡而不够决绝,只会适得其反。让你在后续的作战中,越来越大。
许褚够坚定,他的虎豹骑突击,最大的功效就是为关羽的后续进攻,争取时间,拉开空间。他相信后者的将才,不会失误。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关羽和朴刀手的表现,甚至比他预期的还要强劲。至于初始的那些挫折,在激战之中,是常态。
敌军是蛟龙军,亦有十二队的人马参与其中,是一支混合部队。指挥作战之中,许褚也没有停下思考,首先要确定敌军。
蛟龙军并不难猜,能在唐河之上,布置如此精妙的水下埋伏,还有那般水性精熟的士卒,出了蛟龙,许褚想不出第二支。
至于十二队,叶欢既然安排了眼前的奇兵在此,对蛟龙战力,定会有所加强。从之前的兵力分布上看,只能是其亲卫十二队。
无论是蛟龙军,或是十二队,都是劲敌。前者也许没有后者那般精与步战,但自兖州一战后,谁又敢忽视蛟龙军的实力?
面对如此敌军,许褚绝不敢有丝毫的轻敌,且在他心中,始终有着一个问题。潜入唐河的敌军,是否只是观察到的那么多?
穿越豫州边境的,是三千人马,但以叶欢的用兵,他故意给你看见的,就会是真实的数字吗?许褚对此,至少是存疑的。
十二队也好,蛟龙军也罢,皆是强敌。关羽对此的感受,眼下可能比许褚还要深刻,和前者一样,他也推断出了蛟龙的存在。
这支天下最为闻名的水军,陆战能力是否一样的坚强?答案在他心里是肯定的,左侧的激战,右侧的井然有序,都在证明。
他们的混战能力,恐怕还要在广陵之战中,他面对的白耳军之上。广陵城以北的那场大战,他也没有在陈到身上占到便宜。
至于为何是左侧拼死一战,右侧迅速撤退。关羽也很清楚,那是因为自己的存在,混战之中,敌军很可能没有可抗之将。
猛将在乱战之中能起到的作用,关羽心知肚明。蛟龙军中,能够挡得住他的,恐怕也只有统领甘宁一人,锦帆甘宁。
魏郡一战,袁绍麾下大将颜良,被赵云在万军阵中击败,若不是机缘巧合,就会阵亡阵上。此战之后,烈日朝阳被除名。
取代颜良烈日朝阳,名列四大名刀的,恰是甘宁的紫鲛断浪。
蛟龙军既然能出现在这里,时机准确,谁敢肯定不是甘宁亲领之?敌将的安排,准确有效,说不得其中,也暗藏心机。
两翼不同战术,是忌惮关羽的威力。畏惧敌将,是定边战将的性格吗?你要去问许褚关羽,他们宁愿敌军从无畏惧。
就战将而言,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畏惧不畏惧的,更多的是,审时度势,明知不敌,还要与之硬拼,那是拿士卒的性命玩笑。
看了敌军在右翼退却的速度与动作,关羽放弃了亲自前往左翼增援的想法。敌将既然做出这般安排,是不会和自己硬拼的。
至于他们还有什么后招?靠想是没有用的,只能一步步打出来。所以,他和朴刀手的动作一定要快,打出敌军的真正实力。
关羽的朴刀手后续出击,正面立刻缓解了许褚虎豹骑的压力,但也只是一刻,敌军另一处轰天炮,开始像骑军展开攻击。
对此,许褚的应对是,率军微微后撤,用小股兵力突前骚扰。直到这一刻,他才微微出了口气,看上去,局面得以控制了。
轰天炮的攻击也好,后续弓箭手的加入也罢,敌军的埋伏,极有层次。但站在许褚的视角,拓领之处,敌军的伏兵,并不众多。
至少不会是穿越豫州边境的,全部三千人马。那是大约定边军主力军一营的兵力,与之相应的则是,敌军轰天炮的数量。
魏郡之战,许褚见过潘凤的五军,方悦的八军,张郃的龙骧。广陵之战,则是白耳,丹阳,太原,对定边编制很了解。
目下这个攻击力度,除非是敌军还有保留,否则,轰天炮的数量不对。至于还有保留这个原因,在许褚眼中概率不大。
眼下的攻势,虎豹骑和朴刀手联手,在付出一定的代价后,已经将局势拉平不少。如此的战机,以定边军官素质,不会错过。
设若有一军的轰天炮在此,现在落在虎豹骑头上的落石,至少要翻一倍。站在敌军的视角,那是打击虎豹骑的最佳时机。
这般想法,许褚心中,也有一丝无奈的心酸。面对定边军先进的军械,想要将之实力探明,往往要做出很大的牺牲。
当然,这个过程目下还没有结束,敌军的多变,贯穿战局始终。倘若甘宁真的在这里,舍弃眼前这部分士卒,也不是不可能。
广陵之战,许褚见过了太多,争做弃子的定边军军官士卒。处在关键的位置上,他们是丝毫不会犹豫牺牲自己的。
和定边军打仗,不将这些计算在战局之内,极有可能会吃大亏。
虎痴的判断,是没错的,方才蛟龙军第二阵轰天炮的攻击,弓手的加入,也算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被虎豹骑逼了出来。
但更大的原因,还是关羽和朴刀手的出现,当看见那个雄壮身影的一刻,刘志的判断和叶星是一模一样的,挡不住了。
不关乎军心士气,不关乎孰强孰弱,完全是对战局的冷静判断。且随着朴刀手加入战局,有虎豹骑配合,他更加确定。
战局如此,他除了及时上报将军之外,就是要尽力将时间拖下去了。单靠叶星的四曲,是拖不住对方的,三曲也得加入。
叶星的选择,是避开敌将关羽的威力,左重右轻,刘志观察战局,则选择了添油战术,目的很明显,时间才是最关键的。
不要忘了,在战场上,还有一处,蛟龙军是占据上风的,那便是他们的“水鬼”,倘若能破坏敌军战船,也是巨大收获。
拓领高地,扬起的尘烟,发送的讯号,周必很快就接受到了。敌军大将关羽,朴刀手配合虎豹骑,敌军配置,出乎意料。
和刘志叶星一样,面对突发的敌军状况,周必必须做出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