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见罗伯茨•丹妮的时候,吉娃除了带着安妮,还带了两个人,其中一个人,正是周滨。
原来尝到了房地产甜头的周滨,已经决定留在了曼哈顿,他一直想和吉娃合作,向着房地产进军。但鲍比出了事,吉娃失魂落魄,SONG遭遇着致命的打击。周滨,阿梅和周慈每次来看望吉娃的时候,再也没有人提房地产的事情。
现在吉娃重振旗鼓,他们都赶了过来。
“我不介意自己冒险,但是你们都是我的朋友,我会尽我所能为你们的钱负责,但这不能保证一定会成功,你们还要继续吗?”
吉娃很感动这个时候,朋友们的不离不弃和对自己的信任,但是她不得不提醒他们,跟随她将会冒极大的风险。
“吉娃,我们相信你的眼光和判断力,也做了最坏的打算,无论成功与否,都是我们自己的决定。”
周滨面带微笑,声音充满着期待,给予了吉娃极大的勇气。
“好,那就一起冒险吧。”
除了周滨兄弟,安妮也和丈夫弗兰克商量,把自己手上的资金全部调动起来。
虽然吉娃才是真正承担风险的大股东,但是这些朋友的加盟,让她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充满挑战的未来,也让她不用沉浸在失去鲍比的痛苦中。
而另一个人,是来自国内的新股东,她叫丽莎。
这位新股东是安妮的朋友,主业是出口塑料到国内,她有一半的时间在中国。但偶然的机会,从安妮口中得知了吉娃的打算后,丽莎匆匆赶了过来,她对在上东区购买大楼,非常感兴趣。在吉娃慎重提醒之后,依旧决定要跟随吉娃做这笔投资。
这无疑给予了吉娃更大的信心,但也承担了更大的责任。
2014年的春天,吉娃收到了房屋买卖意向书后,正式召开了投资人会议。吉娃与几位朋友和三加倍公司共同投资这个项目,并且分析了这次投资的特点及回报。简单地说,这次投资回报的净收入很低,将来的增值空间很大。
为此,吉娃购买了个人人寿保险,而受益人却是股东们。
罗伯茨•丹妮的家在肖特希尔斯,位于新泽西州的富人区。
吉娃带领着三人到达目的地后,看到的是打理得非常漂亮院落。室内摆设着各种各样的古董、挂饰、摆件,镀着金的吊灯,连喝茶的杯子都镶着金色的花边。
安妮不由发出了赞叹,而吉娃习惯性的估量这处房子的价格。
“目前应该在市值180万美元左右。”
吉娃‘职业病’的行为获得了从房间里走出来的丹妮的认同和好感。
“看来我这次的选择没有错。”
瘦瘦高高的丹妮已经75岁,有着健康的棕色皮肤,他现在和蔼友善,略带伦敦口音的英语说起话来慢条斯理,举手投足间无处不流露出纽约已不多见的英国绅士做派。
相互介绍寒暄一番之后,丹妮让大家坐下来边喝茶边聊生意,品尝他亲自做的英式点心。
轻松的氛围让吉娃大大的在心底里松了口气,直觉告诉她,只要坚持下去,成功就在不远处向她挥手。
吉娃耐心的聆听着丹妮回味人生,原来这位老人在电器公司工作了一辈子,58岁时退休。从20世纪90年代起,他每年都会去一次中国广州,他特别喜欢中国文化,尤其喜欢中国的工夫茶。
吉娃抓住了机会,和丹妮聊起了中国的茶文化和诗文化,相谈甚欢的情况之下,安妮赶紧给吉娃一个信号,吉娃询问了丹妮的意向。
“很高兴与你们有一个愉快的下午,我现在很愿意将房子卖给来自中国的美丽女士。”
丹妮的回答让大家非常开心,轻松地聆听着丹妮的生意经。
“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投资房地产!”
吉娃微笑表示认同。
“我在曼哈顿买的几栋楼都是大赚的。1974年,我花44万美元买了麦迪生大道上的一座商业楼,如今租金为一年60万美元,2014年市值已经超过2900万美元。1985年,我用350万美元买的商业公寓混合楼,现在已价值5200多万美元,也就是你们想要买的那一栋。”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栋楼在曼哈顿的印度区,迟些时候可能也会上市。”
吉娃并不怀疑丹妮的热情和友善,但是她没有让个人情感影响到自己的商业判断力。
再好的感情都是表面功夫,只有价格条件合适,才可以出手。
“丹妮先生,我们这次过来,要查看一下租约,我想您已经准备好了。”
丹妮没有含糊的把租约拿了出来,吉娃仔细的查看之后,表示想复印一份给公司的人做租约历史分析。吉姆表示他会直接做好了寄给她们,并表示对吉娃好不马虎的行为表示赞赏。
“我相信,你会成功的,吉娃。”
“我真心希望有一天你可以把隔壁那栋楼也买下来!然后将它们连起来,在上面加盖楼层,再加上电梯,把它做成更好更有价值的楼盘。”
吉姆不无兴奋地说到这儿猛然停了下来。
他转过脸睁大双眼直勾勾地看着吉娃,放慢语速用坚定的语气对她说:
“我已经老了,你来做吧!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吉娃瞬间被丹妮那般灼热而犀利的眼神刺激了一下,心跳似乎乱了节奏。不知道眼前这个经验丰富的老头是随口说说,还是看出了她暗藏的雄心壮志。
不错!在曼哈顿拥有物业是吉娃的梦想,这只是开端!不过想再多和再好都没用,她得先完美打好这第一仗再说其他。
很快,房检的报告也出来了,除了外墙局部有些脱落,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有一些热水炉和房管局的违规记录,算是付罚款就能清干净的事情。
商场如战场,虽然他们可能是第一个出价的买家,但吉姆也是个极聪明的商人。
最后大家谈拢的价格是5000万美金,这对吉娃几人而言,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回去的路上,吉娃并没有被看似成功的苗头而冲昏头脑,她告诉大家:
“虽然过程很愉快,但我并不能确定丹妮一定会买给我们,不过不论他最终卖给谁,我们都必须保持绝对的清醒对待这个项目。”
一直充当着吉娃助理角色的丽莎,终于对吉娃的做事风格和为人有了清晰的认识。
“在这之前我对我们的项目并没有足够的信心,但是现在,我相信我们即使拿不到这个项目,也不会放弃与你合作。”
丽莎的话得到了安妮和周滨的认可,接着,吉娃和他们反复不断地讨论这个项目,每个人都充满了信心。
吉娃感受到了大家对新项目充满了憧憬和兴奋。
“接下来,我们要挑选并且确定物业管理公司、银行贷款公司和雇佣最好的律师。”
兴奋之后,吉娃立刻提醒接下来的安排。
这里是美国最繁华而又生机勃勃的大都市,也是高效和各种竞争力的代名词。
他们必须马不停蹄,这一点,大家再度认同。
第二天上午,吉娃和伙伴们要见的是物业管理公司的老板查尔斯•吉蒂尼克。他们约在了查尔斯公司对面的餐厅面谈。
查尔斯是一个中等个子的白人,也是一个精明的犹太商人。他的物业公司拥有并管理着500套公寓和商业楼。他昨天已经去查看了吉娃想购买的那栋楼。
“那栋大楼维护得不错,干净整洁,负责管理的罗斯女士也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们会继续用她。请你把全部租约交给分析师,让他尽快交出分析结果,以确定租约的潜在风险。”
虽然审核租约和房屋检查的事吉娃早已安排了人做,但对查尔斯能这样务实地提出建议还是比较满意的。
因为他亲自查看了房子,建议也很恰当。对于出租公寓来说,不仅房子的硬件设施很重要,租客的好坏也是同等重要的,这个关系着买下房子之后的盈利问题。
查尔斯语速很快,纽约本地人的口音听着似曾相识。
“大楼的热水炉有几个违规记录,每个记录的罚款额从500—1000美元不等。另外,房子里的石棉问题也需要解决,不过你不用担心,我们公司名下管理着几百套公寓,对于处理这些问题非常有经验。”
查尔斯的话显示出他对那栋公寓十分了解。对于它的优点和问题也分析得一清二楚。吉娃在心里暗暗赞许,然后问到过户费用的问题。
产权过户是相当烦琐的事,涉及各种评估、环保问题、保险、贷款额、律师费、地税各种水电押金等。
查尔斯再一次展示他的内行,迅速算出了这笔费用。
两个小时一晃而过,吉娃对查尔斯的表现十分满意,心里有聘用他的意思,吉娃还约了另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在下午面谈,所以她并没有当场拍板。
简单吃了些早餐之后吉娃带着伙伴们就离开餐馆,匆匆赶往第二个会议地点。
从餐馆出来时,周慈已经开着车等在门口。
他今天负责交通和导游,确保吉娃能准时到达各个会议地点之外,还带着她的电脑、文件资料及其他所有和会议相关的东西。他甚至还专门准备了一个大背包,装上了瓶装水和吉娃的鞋子。
漂亮的高跟鞋是职业女性进入高级办公楼必不可少的装备,马虎不得。但在纽约,一双舒适的平底鞋也是非常必要的。
周慈一直在曼哈顿工作,对曼哈顿十分熟悉。
在周慈熟门熟路的带领下,几人很快赶到了曼哈顿最南端的一家老牌财务公司——麦瑞德。它代表着30多家银行,每年能做3000个以上的贷款项目。
银行职员夏摩是一位身高1.85米以上、魁梧壮实的犹太小伙子,带他们来到一间事先预定好的会议室。
“女士,按照澳大利亚银行贷款的条件,我们将提前付清贷款的罚款率条款做了改变。保持5年利率为2.875%,分期付款年限是30年。”
吉娃和伙伴们对视一眼后,表示认可。但接下来夏摩的话让所有的人心跳险些卡在嗓子眼上。
“但是前提条件是,你们必须提交400万美元的无退款押金。”
尽管对手上的项目充满信心,但想着几百万可能会打水漂,吉娃几个人的脸色都有些苍白。夏摩似乎一点儿都不意外,他有些漫不经心的走到了会议室门口。
“我想你们需要银行代表的帮助。”
很快在麦瑞德兜售贷款的银行代表陈先生被叫进了会议室。
这位陈先生是一位香港老移民,从小在美国长大,看上去有近60岁的样子。他交叉着双臂,上半身靠在椅背上,听着夏摩介绍吉娃这个项目的详细情况,双眼始终冷冷地望着他们,最后冷淡的开口:
“我认识你,宋太太,我想知道你是以SONG的名义来贷款,还是以你个人的名义来做这笔买卖?”
很显然,陈先生对于SONG是熟悉的,但他的态度和语气都表明,他已经大致了解到吉娃的处境,而且对这笔买卖并不看好。
而吉娃和伙伴们一路高歌的征程,再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周滨和安妮一起望着吉娃,丽莎皱紧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