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盼儿,毕竟人家是客嘛,你也是刚回来,怎么二话不说就直接动手了呢?”李建成过来劝架,一指周围的桌凳:“你看你给我这弄的,你在听听你那咕咕叫的肚子。松手吧,别打了!”
“松开!”“李盼瞪眼看向叶晋东。
“那你保证别动手了?”
“我肚子饿了,没工夫跟你费时!”李盼回完,叶晋东也松开了。李建成见状赶紧吩咐手下把这里的破烂都撤走换新的过来。
叶晋东这时站好,几女也过来跟他站一起,随后就见他行礼说道:“感谢太子殿下的盛情款待,刚才的那一幕望太子宽容!现在我们还有事要回去了,在此告辞!”
“你把这里的东西都打烂就想走吗,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李盼在李建成之前突然指责。
叶晋东有些不爽,回怼道:“明明是你先动手的,而且东西都是你打烂的,关我屁事?”
“我出手还不是因为你先惹我的吗,反正这赔偿你必须出,否则就别想出这里!”李盼又摆出要打架的架势。
这一幕似曾相识,叶晋东想了片刻,瞪眼一指:“我想起来,上次搬病人的也是你,现在居然回来还给我来个阴魂不散,你还有完没完了,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居然碰上你……”后面想说她煞星,但又怕她不依不饶,于是拿出点赌博赢来的钱放地上:“算我倒霉,这些拿去买那些东西吧。太子殿下,告辞了!”
说完就气呼呼的转身向门外,其他几个女孩也都先后跟随,虽然仙梓悦跟薛双有些念念不舍,但还是分开随后走出去。
而李盼还是很想跟他理论,可是他那宁愿赔钱也不愿多说的情况,让她一时又不知怎么去说!李建成看了一眼门口消失的众人,在看向她说道:“别愣着了,肚子的打鼓声这么响,还不去吃干嘛?”
李盼转脸看他一笑:“你说的对,不想其他的,先填饱肚子在说!”说完就招呼薛双过来吃饭。
李建成过去看钱财,拿起了笑道:“还是盼儿你有办法,若是换成别人,都是很大程度的拿钱给他!”
“嗯?为什么这么说?”李盼一脸疑惑的停下吃饭看向他。李建成索性把叶晋东敲诈勒索的事都说给她听,搞得她是直接气饱,随后把筷子往桌上狠狠一砸,咬牙切齿道:“以后别让我看见,我会让你吃多少就吐多少,哼!”
随后问道:“对了,他叫什么,为什么你还请他吃饭对他那么客气?”
“刚才不就告诉你了吗,他的手上有那上打皇亲国戚下杀贩夫走卒的黄金棍!”李建成一脸无奈道:“他是当今仙亲王,本事很高,曾经我跟元吉都吃过他的亏,并且也想过灭了他,可惜到最后…唉!”
“成哥哥你放心,这口气我帮你们出!”李盼的眼中精芒一闪,脑海中想着对付他的计策!
“盼儿可千万别说是我唆使你的呀,不然他不敢找你反而想办法找我可就麻烦了,我可不想每时每刻都在想点子躲他的暗里损招?”
“放心吧,我不会说是你告诉我的,而且他跟我有过节在前,我找他麻烦也是天经地义!”李盼这边刚说完,走路那边的叶晋东i突然打了个喷嚏,他没想是有人要算计,因为打喷嚏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李建成这边是心里高兴,虽然不会让叶晋东伤筋动骨,但能给他点气受受自己也舒坦点!至于请他吃饭,这是魏征让他做的,也是为了以后做打算。
……
第二日一早,叶晋东就被宣入宫议事,这还是他第一次参与朝堂之事。这大殿是新的,估计也是李渊为了军国大事而命人速盖的吧!进入没看里面的装饰,而是看了一眼众人。
曾经就听有文武百官,今日一见也确实有不下百人的朝堂,文官他就认识几个,武官也同样如此!他是王爷官职,故而跟叶晋东站一块了,只是他不明白为何李渊突然命人传话让他来议事?
“我说秦王,今日皇上为何连我也喊来上朝了?”
“你是王爷,不喊你来,那给你王爷称号作甚?”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回道。
叶晋东太了下眉头,再问:“那今日上朝是所为何事呀?”
“我又不是神仙,你问我我问谁去,我们还是等皇上来吧!”
“皇上驾到!”太监这时喊话,接着就是李渊肃穆的走过来坐上龙椅,随后就看群臣行礼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李渊说了句,太监也跟着喊“平身”群臣这又高喊“谢陛下”听的叶晋东很无语,跪他还要高喊万岁,起来还要谢谢他让起来,不过这也就是想想,谁让现在是古代而他是皇帝呢!
不等其他人说话,李渊就直接说道:“今日召集众卿过来不为他事,就为我儿昭之事与众卿商定!她为我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我想她的功绩众卿们应该不会遗忘吧?!所以,她的薨世不仅是我大唐的损失,也让朕失去了个好女儿!”
李渊有些哽咽道:“虽说女儿薨世朕不应泪下,但她毕竟是朕女儿,世间最苦之事莫过于失去亲人,何况她还是朕的至亲,朕现在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真是痛心疾首耳!……现在其他事朕不想提了,朕只想给她最后一丝荣誉!”
“虽然她身为女子,却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立的战功不比众武将少多少,最让朕记忆犹新的便是那一次,独自守关没有多少兵力,却遇突厥来袭,她心急如焚之时见远处田野中已有丰收在望的谷子,便急中生智的下令城内军民立即收割、架锅、用新米熬制米汤,米汤熬好后,又令部众乘夜色从关上全部倒入关前沟壑中。”
“次日,娘子关前沟壑中米汤横溢,敌人哨兵发现后,疑为马尿,急忙报告主帅。主帅出帐观望,只见城楼上旌旗招展,军民喊声震天,战鼓擂动,便错误地判断援兵已到,由于害怕中了埋伏,故而最终不战而退。待得知此乃疑兵之计时,援兵已到,他们也只能望洋兴叹……”
李渊像是在回忆,众臣都没打扰,在良久之后见他抬头,说道:“她的战绩就留后世评说吧,现在朕就想给她最后的荣誉,让她以军礼的方式下葬,众卿以为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