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绮薇是真的着急了,连自称也没能顾忌上,奈何进宫了许多天,这些天里她一直都想尽了办法想要见到奈何,可经历了安王的事情,宫中的戒备比从前森严了许多,她就是连想要递个消息进去都没能成功,今天好不容易见到奈何,只忙着把知道的一股脑说了出来。
奈何听得一怔,从前她也不是没调查过田夫人,甚至连田夫人的母家也查了个底朝天,可查到的消息都说田夫人的身世明明白白,田夫人怎么可能会不是青鸾人呢?
见奈何不信,田绮薇便接着道:“绮薇在继母身边安排了人,那人是个细心又伶俐的,绮薇让她把继母的生活起居事无巨细的都报来,她便真的什么也没放过,她伺候继母沐浴的时候发现继母的身上有一个图案,绮薇便让她把那个图案画了出来……那样的图案,绮薇曾在古籍游记上见过,是属于湘南的!”
田绮薇说着,便又急匆匆从怀里掏出一块白净的绢帛递给奈何,奈何接过来打开看时,发现那绢帛右下角的地方绣着一个拇指大小的图案,那图案奇异又从未见过,连奈何看了也觉得不像是青鸾人该有的,倒是和湘南的风格很像。
经此一事,奈何倒是又高看了田绮薇一眼,田绮薇把这图案小小的绣在绢帛上,就算是不小心丢失了也不会引起人怀疑,当真是个好办法。
奈何把绢帛交给无乐,让无乐拿去给隐悬认一认是否认识,又转而问道:“你二妹和付公子的婚事怎么突然提提前了?不是说定在明年的三月吗?”
“听说是付大小姐的病不能等了,所以付公子才着急的,我爹和二妹,自然不会拒绝。”
这倒是说得过去,付朝夕娶田绮芙为的就是那味药材,而田家巴不得田绮芙早日嫁了,这可算是一拍即合……
奈何突然想起什么,便又问无乐,“上次让你去田家,田夫人半夜出门去见的什么人可有查出来了?”上次让无乐去田家,果然发现如同田绮薇所说的田夫人夜里偷偷出了门去见什么人,后来无乐被急招回来,事情又接二连三的发生一时间倒是忽略了。
无乐摇了摇头:“奴婢虽然跟了去,却并不敢靠近,那人武功高强不在隐悬之下,又全身都遮挡住了,所以一点线索也没有。”
奈何暗自思量,若是真如田绮薇所说田夫人不是青鸾人反而和湘南有什么联系的话,那一切倒也算是说得通了,可这样一来,这位田夫人倒也成了个不容小觑的角色,奈何深深皱起眉头来,眼下这情形,倒是成了比多事之秋更严重的“多事之冬”了。
“这样吧,抽个时间还是得去见见付朝夕,你要跟本王妃一起去吗?”奈何看向田绮薇,却见田绮薇在听见付朝夕三个字的一瞬间脸就红了,奈何这才明白过来,原来田绮薇对付朝夕是上了心的,怪不得无论怎样也要嫁给他。
“不如就明天好了,明天让人给你去送消息,你若想去,那便一同去就是了。”
田绮薇听得奈何这话,感激的点了点头,田家的马车一直跟在后面,田绮薇也不敢让奈何送她回去,与奈何说定告别了之后,田绮薇下了马车,却一直看着凤栖王府的马车走远了才让打道回府。
等回到府里,奈何才得知了那天她走之后别的府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荣亲王府被炸开了大门,可荣亲王哪里是这么容易被抓住的,狡兔都还有三窟,更别说荣亲王这只混迹官场多年的老狐狸了,皇帝大约是给荣亲王提前透露了口风,荣亲王夫妇早早的就神不知鬼不觉的去了庄子上,等肃毅伯带着人闯进去的时候,不过是一个空府而已;至于凤栖王府,肃毅伯在奈何面前没得了好自然想要找几个凤栖王府的人来出气,可凤栖王府的人哪里是这样好惹的,丫头婆子早已藏了起来,虽然隐卫不在,可凤栖王府的护卫都是跟着崇楼上过战场的亲兵,哪里能让肃毅伯讨了好去,肃毅伯怕事情闹大了只得偃旗息鼓。
而躲在暗室里的孩子们,则在肃毅伯放松了警惕之后由沈墨和沉檀合计着做了主,找了机会顺着密道逃离了去,却是去找了沐向漓,这倒是奈何也没想到的,沐向漓自从跟着来到鸾城之后,却慢慢做了隐士,成日里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写写诗画幅画的,倒是逍遥自在,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回来凤栖王府坐上一坐。
孩子们的去向奈何是早已知晓的,沐向漓从前不管是在碧海还是梨弦都能过得如鱼得水,本事自然不小,如今这点事还难不倒他,奈何一想果然沐向漓那里十分安全,便也让人送了信去,说就让孩子们暂且住在他那里,沐向漓知晓了倒是高兴了许久,竟是把四个孩子都当做了亲生的孙子孙女疼宠着,吃喝用度甚至比在王府还要好上几分。
这一条街上除了荣亲王府和凤栖王府还有许多重臣的府邸,肃毅伯虽然抓了不少人,可等到皇帝的人控制了鸾城那些人就被放了,除了受了点惊吓倒是没什么大碍,皇帝又是送药又是送太医来诊脉的安抚了,倒也没出什么乱子。
回了王府,因着孩子们都送了出去,金妈妈和沉檀沈墨也都跟着去了,府上一下子少了许多人安静了许多,倒是让奈何有些不习惯了。
又让人送了帖子去付家,付朝夕倒是什么也不问的就接了帖子只说明天恭候奈何,奈何听了回话只微微一笑,付朝夕倒是个奇人,若是换了旁人听得奈何要去亲自拜访还不吓得早早的就自己“送上门来”了,哪里还会这样有恃无恐,不过也正是这样才能说明付朝夕是真的不简单的人。
兴许是回了家,奈何这一夜倒是睡得十分好,第二天醒过来的时候才知道外面已经下了半宿的雪,这样倒是好,天气越冷出门的人越少,就连“办事”的人也不好办,于她去付家这件事,倒是方便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