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结束了!同样,也要出事!
虞世南这老头,富贵与贫苦的生活都经历过;底层的贫苦与上层的奢华,他过得都像模像样。由是深知民间疾苦,虞世南就不会与他们同心了。再不论,虞世南忠谠的名号在那儿挂着。
如若单单是不与自己同心倒也没什么,忠谠也有失察的时候,关键是虞世南的身份在那里,学生的老师身份在那里!如此一来,事后这群注定悲剧的学生最后一点儿价值,也会大打折扣;而且,学生请愿这事,极有可能被定义成为无理闹事!要想再借此做文章,不容易!
果不其然,城楼底下虞世南躲开了学生的行礼,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学生的上前搀扶!
在城楼上看不见虞世南挂了什么画出来,楼上心中有只猫爪子的人由于重重顾虑,依旧保持着原地不动的姿态。当然,他们可以悄悄地竖起耳朵无时不刻地注意着底下的动静。事实上,他们也是这样做的。
城楼底下,虞世南带来的画卷已经被城门口的守卫挂上。
处于近处看不见画卷完整的原貌,两名守卫只看见了一道两道杠组合在一起,而处于不远处时刻关注着这画卷的学生们,在变换角度瞥见了全部真容之时,则是一个接着一个,都是脸色忽地一变。尤其是领头的那位学生,脸色说不出的难看。
“老师,您这是何意?”他面色僵硬地问道。
只见城楼门口挂着的,是一张一人高的画卷。这画卷上,画着一幢既高又大的宝塔。宝塔分层,越往上越塔的面积越小。最下面一层是百姓,百姓上面一层是军队,士子阶层处在上面几层。画卷上清晰可见,士子阶层中的一些人,正在从自己的阶层走下来,去攻击作为基层的百姓与军队。至于基层残~败所导致的后果,他们完全不考虑在内。
再往上看,会发现画卷正上方的所题写的画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虞世南站在城楼底下,用手中的拐杖指了指画卷上的人,又转了一圈指着面前的书生,颤抖着手颤抖着声喝道“这些毁坏社稷的人,就是你们!就是你们这群老夫教出来的好学生!”
“老师言重了吧……”脑门上细汗直冒,那领头的学生壮起勇气,撇过头不服气似的强撑着咕哝道。
身为士子阶层的优越感,使得他们忘却了士子阶层本身的职责,这几乎是每个时代都会有的通病,深浅不同的区别而已。
谁料虞世南听了这话,心中的怒火火山爆发式的腾腾直冒,立即便是勃然大怒。手中的拐杖配合着脚步快速走到那学生面前,一琢地面,他的拐杖与怒骂就劈头盖脸地奔涌过去“当初隋炀帝杨光也觉得不严重,把黎民百姓当做路边草芥,然后大隋灭国了!这才不过几十年,你就忘记了?!还不严重……你十数年的圣贤书读哪去了?!老夫路边随便拉过来一个毛头小子,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们呢!因为受害的女子、受害的孩子不是自己,不是自己的家人、不是自己的亲人,你们就为郑族开脱!荒诞至极!换作你们是受害者,你们的家人是受害者,你们还会站在这里吗?!”
“会!”被虞世南的拐杖打得抱头鼠窜的学生,躲在同伴身后忽地横着脖子对他反驳着喊道“学生会!圣人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只要郑族真心悔过,学生愿意原谅他们!”
这位学生明白,自己已经无路可退。如若自己认错回去,即便有虞世南求情,面临的仍旧是李世民的处罚。这样不如硬着头皮走到底,表现得大义凛然一些;硬着不改口到最后,说不定就会赢得名声,甚至有可能被世家看中,娶回一位世族家的小娘子!如此,照样可以得到荣华富贵,获得一世英名!
抱着类似的心思,一些心惊胆跳的学生也有些意动起来。但对虞世南这位见识过大风大浪的人而言,他们的小心思被看透得一清二楚。
气得浑身发抖的他,刚要开口,城楼上却恰到好处地传来了一个威严无比的声音“好!好个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今天朕倒要看看,是你真的舍得你的妻儿老小,还是郑族的确知错能改!”
无它,正是听闻了属下回报而匆匆赶来的李世民!
只见他大手一挥,厉声命令道“来人,将这些书生的家人与关押的郑族人全部带来!在宫门口设下擂台,告诉郑族的人,如若想要活命,那就宰了擂台上的老幼妇孺!”
城楼上,久违地,李世民难得再一次亮出嗜血的獠牙!
从未料到李世民如此做法的书生们,全部呆住了,脑袋空空的,完全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或者说,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铁血果断的李世民,他们的印象中,李世民从来都是仁政爱民的形象。始料未及,他们惊恐到说不出话来;甚至,双腿双手都僵硬住,无法动弹。
楼上楼下,皆是一阵短暂的沉默。
“一个个快给老夫滚回去!还嫌丢人现眼丢得不够多吗?!”忽地一记手杖狠狠抽在最近处的一名书生肩上,打破沉默的虞世南恨恨说道“全部给老夫滚回去!”
说完,不顾学生们作何选择,虞世南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从原路返回。随后,转瞬醒悟过来的学生们,连忙一个接着一个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跟着虞世南回去。便连那位原本打算一条路走到黑的学生,也在同伴的搀扶下缓步离去。
起初的目的,谋求的立场,预想的荣耀,憧憬的名声,梦寐的地位,全部不见踪影。他们现在唯一希望、唯一奢望的,是还能够呆在国子监里,哪怕是夹着尾巴低调做人。
默默地给老人与学生让路的士兵们,则是你看看我我望望你,其后不约而同地一道……
不知是处于夫妻间的信任,还是其他的缘故,长安城内与长安郊外,互相并不通信。故李承道在营地里小题大做,长安城内的李世民不知晓;李世民在长安城里排兵布阵大肆反击,长安郊外的长孙皇后同样没有听说,李承道更不会得知。
李承道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孰知事情来龙去脉的长孙皇后也是无奈。
一夜无话,传言失血过多昏迷不醒的李承道,拒绝了所有同辈的好意探望,在第二天的下午时分就在众人面前露了面。
苍白的脸色无需伪装,那张银白色面具解决掉了这个问题;走路慢慢腾腾的,是唯一不正常。看起来,完全是吃了些大补汤,李承道才勉勉强强的出门行动。
正如长孙皇后所料想那样,对外宣称伤重未愈的李承道,自然而然地脱离了队伍,与她一同看着崇文馆学生继续进行。与他一道,临川与武顺,也从中提前结束了考教。临川被宣称又一次受到惊吓,心神至今不定;于是她的反而始终闭门不出不曾露面,倒是令一些人既心惊又胆跳,怨着罪魁祸首的同时时时刻刻关注着她,要多于李承道。当然,应当将目光放在李承道身上的,依旧在暗处偷偷摸摸地小心观察着他。
在营地里转了一圈,又站在小土坡上远远地看了学生们一眼,完成了让所有人看见过自己任务的李承道,转身回到自己的住处。
阳光耀眼的室外,不适合他,不适合正处于病怏怏状态的他。
回到床铺上就睡去,原本应该是这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真真切切地灌了将近一锅的补药粥,李承道现在精神得很,用亢奋来形容也不为过。这一点,从周恬恬东奔西跑忙这忙那,便能体会得到。
无病大补,难免冲得慌。
无关紧要,李承道正在等待,等待着设下陷阱的人自动站出来认罪,认罪悔改后自己给出惩罚。在小土坡上看不清远方学生的面部表情,对应地他们也看不清李承道。但是,彼此双方心知肚明。
一切正在如料想那样进行,然后就是生活的恶趣味了——无所事事的生活,总是喜欢给个人世界的主人公玩点儿新花样。运用到李承道这里来,便是李承道一如既往忘记的李承乾,在其他人之前拜访、看望了。
是的,正如初始时选择李承道这个身份之时,李承乾李承道的兄弟关系,他从来不曾考虑在内一样。而这份关系,从来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随李承道的主观映像而改变。
正值黄昏,如血的残阳映照在视线的远方,形成一道壮阔无比的风景线。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在李承乾去往李承道住处之前,他正怀抱着自己的软妹子欣赏美景。在宫里无法想象能够拥有这般惬意的浪漫时光,因而对此李承乾与他的小妻子十分珍惜这段时间,真正地两人独处的时光。
由长孙皇后默许下安排的专门人员为小夫妻保驾护航,小夫妻俩自然是你侬我侬,颇为放开。便如,现在。
丈夫不知咬着她的耳朵说了些什么,小妻子扭~动着纤细的腰肢撒娇不依。李承乾勾起嘴角贴过去再接再厉,小妻子则是忍不住啐了一口,小拳头有一下没一下轻轻捶打着丈夫宽厚的胸膛。
勾起了回忆,想起了昨天晚上丈夫前所未有的疯狂,小妻子心里既是阵阵的高兴,又是浓浓的幸福。脑海里不经意间闪过自己身子软得无力时,丈夫服侍着自己梳洗的画面,笑意便禁不住盈满心房,慢慢地慢慢地溢出来。
她所接受的教育中,在帮助丈夫之余能够获得丈夫的宠爱,无疑是莫大的殊荣。
李承乾提出的建议,只要不违反她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扭捏一阵子,她总归会顺着丈夫的心思。婆婆身边的那个蝶儿将要成为她的妹妹,她从然接受,便是一个最为显著的例子。
自始,抱得美人归的李承乾,愈发疼爱自己的小妻子。
而疼爱的妻子与唯一尚存的堂弟,李承乾当然希望两人能够相处得融洽。如今,李承道突发性受伤,正是一个机会。
夫妻俩共同去看望李承道,至少李承道不会不给嫂子面子吧。这般自己受伤时叔嫂之间的小不愉快,基本上就烟消云散了。
心中是这样想的,李承乾便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