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先生没有再停留,只挥手向她说再见。
蓝玉致在门口送他,看他走下楼梯。
从二楼到一楼的距离——其实,是两个世界的距离。
她关门的时候,觉得浑身非常乏力——仿佛某一次选择之后的结果——远离了物质,远离了荣华富贵,甚至远离了小三的梦乡。
脚踏实地的时候,感觉其实也真的没有那么踏实。
女人,有时还真的不仅仅是因为钱,只是因为孤独——方明白,葡先生一走,这世界上,哪里还能找到如此情投意合的男人?
不过,还有明道!
她喊了一声“明道”,努力地振作了自己的精神。只要还在寻找,就一定还有希望,不是么?
老胡是星期一来的。当天下班的时候,蓝玉致回到家里,看到老胡停在门口的老爷车——货真价实的老古董了。
她有点惊喜,跑过去:“老胡,你怎么来了?”
老胡笑嘻嘻地拿出一个文件袋:“玉致,这是先生安排人替你办好的。你自己看看。”
蓝玉致拿出袋子,里面是一份房契。正是她现在居住的地方。只不过,房产证的名字,已经变成了“蓝玉致。”
她怔了一下:“老胡,这东西太贵重了,我可不敢要。”
老胡笑道:“玉致,我只负责来送东西。其他的,你就和先生说吧。先生说了,下个月,他还会回来的。”
然后,也不等蓝玉致再说下去,老胡已经开车走了。
蓝玉致发了好一会儿呆,才开门进去。
屋里陈设如旧,一尘不染。花架上的茉莉散发出浓烈的芬芳。不久,就该轮到旁边的八月桂了。
她对这小屋子,一直很有爱。但是,从没想到,有朝一日,它忽然就属于自己了。
她默默地把文件夹里的东西一件一件地拿出来,还有信用卡——也是葡先生的信用卡。
然后,又才一件一件地装回去,拿起来,全部锁在了柜子里。
一转眼,到了周五。
她下班走得很晚,比她还敬业的女上司脸上微微带了一点同情:“玉致啊,今晚你可得好好打扮打扮……”
她一时没反应过来:“怎么了?”
“你忘了?今晚相亲?”女上司态度有点夸张,“就是我给你介绍的海关那个啊。他条件很好的,家里有三套房子,结婚的婚房都装修好了。只不过他的母亲有点挑剔,昨晚还一再叮嘱我,说她对你没有家庭拖累的态度很满意,但是,重要的还得查看你的性情。玉致,今晚你去,最好勤快一点,该帮着洗碗的就帮着洗碗,这样,才能博得人家的好感……”
蓝玉致不可思议:“不会吧?第一次相亲就要洗碗?在他家里吃饭?”
“男方的母亲说,要在家里吃饭,才能看出女孩子的真实性情。所以,玉致,我们可不能少了礼仪……”
蓝玉致当时答应相亲,无非是看在上司的份上,随口应应而已,以便于在葡先生面前有吹牛的资本,免得被他看成了无人问津的老姑娘。
却不料,这个女上司不但当了真,还约好了吃饭时间,甚至连要“洗碗”这样的事情都替自己考虑进去了。
蓝玉致气闷得要命,可是,女上司的话更是语重心长:“玉致啊,女人才能对女人说实话。你看我,就是年轻的时候挑花了眼,现在想挑也没得挑了。对了,你升职的事情已经批下来了,下周一便下发正式文件。走吧,如果今晚相亲成功,便是双喜临门了。”
蓝玉致还能说什么呢?
只能硬着头皮被拉去相亲——
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不过,幸好只是去骗吃一顿,不至于真的就被包办了婚姻。
海关公务员家里,果然气派非凡,300平米的小洋楼叠拼,在市郊非常好的一个地段,里面环境优美。
桌上的菜,当然不是传说中的琳琅满目,只有很简单的八菜一汤,都是家常菜,而且人也有足足八个。
“婆婆”是典型的S城女人,打扮得洋里洋气,满口麻将术语,而她的宝贝儿子——一个海关的公务员王老五,估计身高超高估计也就是168左右,而且还有点胖,眼睛有点小,笑起来的时候,就眯缝成一条线,但是,人分外的自信。
这就罢了。可怕的是他的母亲,一看到蓝玉致,那是探照灯一般的目光,从头到脚,又从脚到头。
蓝玉致坐不住了,仿佛面对的是详细的人口普查和入党汇报,交代家庭背景,考察祖宗三代的成分。
当得知她父母已经死了的时候,“婆婆”很遗憾地说了一句:“估计以后就没人帮你们带孩子了。这点不好。”
蓝玉致无言以对。
“婆婆”很快又说话了:“蓝小姐,现代人讲究什么来着?对了,就是独立自主。这点我可要说在前面。我们家里,给儿子准备了一套120平米的婚房,但是,事前要写明协议,是归我儿子所有……”
蓝玉致更是汗流浃背。
然后,她发现一个超级严重的问题——就在“婆婆”拷问她的时候,桌上的饭菜已经被其他人吃光了,只剩下一条残羹冷炙。
她饿得咕咕叫,又不好意思去夹最后的一点菜,只好放下筷子。
然后,发现所有人都看着她。
她也看着他们,不明所以。
女上司咳嗽了一声。
她立即醒悟过来,敢情这家人是在等着自己去洗碗呢。
她便装不知道的样子,一直稳如泰山地坐着。
最后,反倒是小眼睛胖子坐不住了,“婆婆”也见机得快:“这样吧,还是应该给你们年轻人一点沟通的时间,你们出去走走吧。”
蓝玉致如释重负,顾不得看女上司的眼神,急忙和胖子一起走了。
胖子开一辆雅阁。
一上车,就问蓝玉致:“你看这车如何?”
“哦?日本车啊,不错,只是不经撞。”
胖子被雷翻了,脸色就不那么好看了。
蓝玉致觉得有点奇怪,自己又说错话了?是嘛,以前看梁凤仪或者亦舒的小说,里面经常出现一句话,怎么说来着?“那个穷学生,开着一辆日本车”——久而久之,她便以为日本车是穷人开的;更何况,日本车本来就很花哨的多,但是在汽车的本质发动机,底盘和安全性能上,都要差许多。尤其是销往大陆的,很多车辆拆开检查的时候,里面的后保险杠都不全;每次一撞车,经常看到日本车破损得不成样子,跟德国车根本没得比,而且价格也不便宜。现在连保险公司都学精了,对日本车的保险费都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