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素过去的不早也不晚,该在的都在,她逐个请了安,然后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默默喝着眼前的粳米粥。
对宫中的食物那种稀奇劲过去,安素便又犯了懒,对饮食提不起兴致。
模竖不过那几样菜,这也怪不得,这个朝代,很多洋玩意并没有传过来,这伟大的国君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自己窝在自己的土地上,夜郎自大,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倒底发生了什么样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
安素喝了两口粥,放下筷子,不想再吃。
太手却突然开口:“也不知怎的,今年这精细的粳米特金贵,听说是南面遭了旱灾,大片大片的土地旱的寸草不生,饿殍遍地,端的是可怜。
虽然皇儿不曾在哀家面前提起过,可哀家终究还是略有耳闻。”
众妃闻言,都垂首盯着自己面前的碗。
安素拿起筷子,将碗中的粥喝干净,剩下的几粒米也拾掇的干净,丢进嘴里。
太后喝了一口粥,却又接着说道:“我们后宫虽然于这些国事上出不上力,可总能从自身作起,崇尚节约,我们少喝一口,少穿一点,节省下来,说不定就能救一条人命。
大家也多是从民间出来的,知道民间的疾苦,不用我多说。”
安素抬头瞧了瞧坐在长桌前端的太后娘娘。
隔的有些远,她的脸又在帘子的阴影底下,看不清楚表情。
安素不由自主的伸手摸了摸鼻子,盯住眼前被自己喝空了饭碗。
这老太太的话倒底什么意思?她倒底该不该喝光这碗粥?她倒是没了主意。
去推想别人的意图真是件费神费脑的事,安素从来不想这样做。
可她的前世,就坏在从不去推想别人的意图上。
如果她早知道这世界,不是你尽了力,别人就会感激你;如果她早知道有些人,要的只是结果,并不在乎你的努力;如果她早知道……
安素心里叹口气,想不下去,这世上的路,只能凭着自己的心走下去,没有回头路,没有后悔药……
“安素啊,你的家乡也遭了灾罢?家里有没有饿死人?”太后端着半碗米饭,突然问安素。
安素回过神,忧郁着面色,摇头:“回太后老祖宗,安素家里只剩下一个光棍哥哥,自安素选上了宫女,便再无半点音讯。”
太后的眼神变的温柔,瞧了她一阵子,叹口气:“却也是个可怜的人儿。”
程先轻轻的啜泣声响起在静默无声的空气里。
安素将目光移向她。
华丽的衣裙,晶晶闪亮的头面首饰,亮眼的靓妆,精心修饰过,连嘴唇的颜色都与众不同的红。
安素心中纳闷,她刚才也有喝粥,为什么她嘴上的颜色倒是一点也没掉?还是好端端的红彤彤的樱桃唇?
安素瞅瞅自己碗边撂下的红印子,伸手指轻摸过嘴唇,留下一手指肚的殷红。
“我倒忘了,慧妃也是那边的人,你们家大业大,必是受了不少损失吧?”太后望向程先。
“回太后娘娘,家父来信说,家中所有的田庄颗粒无收,家父看乡亲们可怜,于月前便开仓放粮,搭棚施粥,如今家中粮仓也空了大半,我哥哥们劝家父早是离开,家父心系家乡父老,只是不肯离开,誓与乡邻同存亡。
我大哥前日连来两封书信,让我劝劝父亲,早日离开……”
程先边抽泣边说道,柔弱的脸,弱弱的口吻。
坐上几个心软的妃嫔已经开始展帕拭泪。
太后听着,也不禁拿起手中的绵帕拭了拭眼。
安素生性凉薄,心中虽为遭灾的百姓难过,却也不屑于程先这样的表演。
程先这一辈子怕是从不知道挨饿是什么滋味罢?
她做的馒头都是挑最好的麦心粉,一百斤面粉能用的只有一斤而已。她糟蹋过的粮食,少说能喂饱十几个饥肠辘辘的难民了吧?
坐在安素身边的林美人见安素盯着自己的手指肚发呆,面上露出微微的冷笑,垂首盯着自己的饭碗,轻声道:“安素,你怎么跟她比,她用的比咱们都好,她姑姑可是司计司的掌司清叙,是贵妃娘娘的心腹,她的脂粉钗环还有首饰衣裳,那都是最好的,贵妃娘娘用的。”
安素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将手指肚上的胭脂朝长衫的袖子上抹了抹,雪白的袖子上便有了淡淡的一抹殷红,看起来有些不舒服。
她伸手指在唇边沾点唾沫,打算好好抹抹,抹掉这抹殷红,却忘了唇上还残留着唇红,这用力涂了涂,倒越发将那抹红涂的鲜明均匀。
安素懊恼的撅撅嘴,将袖子挽了起来,打个结,吊在肘上,略歪歪头打量下,还算可以,露出里面小衫的蓝,倒也别有风味。
于是,抬起头,打算认真的听太后的教诲。
程先已经哭诉完了。
太后抹了两下眼,便有王皇后在身边轻声劝慰,便也住了泪,将剩下的半碗饭吃干净,又吃了两块烧饼,并几块烧乳鸽,方才住了筷。
安素羡慕的瞧着,还是老了好,可以随便吃,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不用担心身材会走样,也不用担心会被别人笑话。
安素瞧瞧自己的小蛮腰,原先的主人确实是小蛮腰,可惜她有些懒,又有些馋,如今这腰上已经有了赘肉,不太美观。
明月说皇上喜欢细腰,越细越喜欢,所以后宫的女人都变着法儿的细腰,什么细腰汤,细腰带,细腰方子漫天飞。
唯有安素我行我素,并不理会。
细腰是好,可身体健康更好,再说了腰太细,不利于生产,这些年难产死的妃子们不尽都是郑贵妃下的手,跟这变态的嗜好也不无关系。
太后刚收拾着要起身,只见王保英满面堆笑的跑进来回说,皇上下朝回来了。
众妃都立了起来,屏声静气侯着。
慎高叫了一声母后,大踏步走进来,面上带着笑容。
看样子今儿这早朝不错,对了他的心思。
众妃施礼毕,王皇后扶着太后坐到高背靠椅上,太后喘了两口气,指着儿子笑道:“如何这般早,不是为了放烟火哄我开心就耽误国事罢?”
“母后这是哪里话,孩儿今儿确实是高兴,却是因为早朝上,江南巡视王都俨上奏说江南几个种粮大户于月前联合开仓放粮,基本满足了灾民的生活所需,目前,灾民情绪稳定,并无闹事哄抢之类事故发生。
好人啊,他们这一善举,解决了漕运不通,朝粮无法及时到达的难题,朕本来一直忧心今冬的雪来的早,漕运不通,怕灾民无法过冬。这下子好啦,解决啦!”皇上开心的大声说道。
安素忍不住瞅了他两眼,噫,突然觉得这人也不就是那么难看,竟然还有那么一点点人味。
想爱上他难,可相处下,倒还是可以。
“好哇,真是太好了,皇上可要好好奖赏这几户人家,这样的人家多了,是咱大夏的福气。”太后拍手笑道。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众妃一齐施礼,都是一付欣喜的面孔。
安素躲在林美人身后,随便跟着行了一礼,倒觉得扭了腰,不舒服。
她倒是想开口问问,这几户人家里有没有一户姓程的?可转念一想,定是有,如果不有,皇上怎么会莫名其妙的就封了程先一个妃位呢?
她瞅了一眼程先,程先哭过的眼睛粉融光滑,红肿着,可却是一脸略得意的笑,那这定是有了。
谁说的这个朝代严格执行了后宫不得干政的政策?一点点的渗透也是挺可怕的事。所谓的后宫不得干政不过是给了皇上一个惩治外戚的借口罢了。
安素懒洋洋的打个呵欠。
“安素,昨晚没睡好吗?”慎略严厉的声音炸响在安素耳边。
安素打了一半的呵欠憋了回去,只得上前两步,施个礼,有些讪讪的笑着回道:“皇上,昨夜寒风动地,砂砾击窗,臣妾害怕,睡不着。”
慎面上露出怜惜之意,不断点头:“那个院子确实不好,后面便是梅林,风大寒气重,难为你了。”
说着却又朝郑贵妃说道:“爱妃,让尚宫局多送点御寒的炭木或被子衣裳过去,虽说这样做有些越制,可那院子确实寒气重,要是谁愿意跟安素换,也可以的嘛。跟她们说,就说是朕吩咐过的,以后凡是在那院子住的,夏冬两季的分例比别的院子多一倍供给。伺候的众人均加一级俸禄。”
安素跪下谢恩,心中却暗笑,这是补偿自己没被封妃的意思么?怎么好端端的倒来了这一处,倒是有趣。
她自己树的敌先不说,这皇上老儿倒也跟着瞎搅和,这是嫌她活的舒心了么?
不过后面加的那句话倒好,谁愿意住谁住呗,这好事却不光是给她安素的,是给住在梅香阁的众人的。
“皇上辛苦了,不光要操心国事,连后宫这些琐事也要兼顾,真正是臣妾们的罪过。”淑妃笑言道。
慎瞧了她一眼,似有些迷茫的眼神,却又回过眼去,眼神继续留在安素身上。
郑贵妃眼眸中藏着无法掩饰的妒火,面上带着笑,点头应着。
“秀珠,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这些事还要皇上帮你想着,他只一个人儿,又是天下又是后宫,却不累煞?”太后不紧不慢的加了一句。
郑贵妃一脸隐忍的委屈,撩衣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