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建场
桃笺2017-03-10 21:003,112

  得了这块彩瓷的碎片,宋大石简直如获至宝,恨不得时刻捧着看,马上就把这里头的奥妙之处研究出来。

  可惜厂官并没给他什么时间,瓷片才到手,第二日厂官便拉起了大队人马,离开景德镇前往新窑场的所在地了。

  “这是啥地方?”曹工匠自然是跟宋大石在一起,走了半日,见前头现出一片空地来,却已然有了一座座的瓷窑,不由得奇怪起来,“不是说来建新窑场?”

  宋大石好歹是本地人,识得这地方:“这是湖田村,原是有窑场的,那边想必是民窑了。”

  曹工匠啧啧了两声:“这般大的民窑——果然景德镇了不得,从前我在磁州时,那边最大的窑场也没有这个大。”

  宋大石神色有些复杂,只是一张黑脸儿经年都少有表情,如今即使心里有些波动,脸上的肌肉也似乎不大会挪动了似的,倒有点喜怒不形于色的意思了。

  “这边——应该是镇子上宋秀才家的窑场,在我们这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曹工匠却并没注意到宋大石的神色,只管往前看:“前头那是怎么了?”

  宋大石也引颈望去,只见宋家的窑场里奔出些人来,似乎是想要拦着厂官,一时间场面乱纷纷的。宋大石没见过这般场面,曹工匠却到底是有点见识的,看着厂官指挥人在地上划出些白线来,啧了一声:“这是要占了民窑的地啊。”

  “啥?”宋大石还有些不解,“占地?”

  “嗯。”曹工匠直摇头,“官家要开窑,可不是任他们划地嘛。这地方看起来倒是不错,可你们景德镇就再没别的地方开窑了?莫不是这宋家得罪了什么人吧?”

  “得罪人?”宋大石有些疑惑。不会吧?宋家有钱,长房还有功名,又在景德镇上经营了数十年,就是官府也要给几分面子的,怎么会随便就到宋家窑场来圈地呢?

  “二爷来了,二爷来了……”宋家的人忽然乱糟糟地喊了起来,宋大石转头看去,只见一辆轻便马车疾驰而来。到了近前,车还没停稳,就从里头先跳出一个小厮,后头则下来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身穿一件湖紬道袍,头戴六合帽,前头钉一块双鱼水晶佩,面皮白皙,眉目清俊,虽然仓促而来,却也并不失态,上前先止住自己家的窑工,然后才向厂官拱了拱手道:“不知周大人今日到敝窑场来,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周厂官皮笑肉不笑地随便抬了抬手就算见过了礼:“宋二爷不必客气。本官是为公事而来,岂好随意打扰?二爷事务繁忙,请自便。”

  他嘴上说得客气,却并不叫自己手下人停下,反而指点着喝斥道:“那边,那边,还有那边,统统都圈出来!你们都是做老了的,哪里起窑,哪里挖池,哪里砌墙,想来不用本官再教。都快着些!本来时日就耽搁了,若是到了年下供不上京城里衙门里的需用,本官也保不住你们!”

  宋襄看他指点江山,只当自己不存在一般,不由得心火直冒。这些日子,他一直在细细地打探新来的镇守太监,只是进展不大。

  这位新镇守太监姓马名呈,从前据说在宫中的宝钞司厮混,原本不过是个小内监罢了。谁知他不知怎么的时来运转,竟搭上了司礼监大太监尚铭,当上了他的干孙子,这才外放来此地做了镇守太监。

  说起尚铭来,那真是如雷贯耳,但凡生了耳朵的,莫不知其大名。倒也不为他是司礼监总管——平头百姓不知宫中事,对司礼监或许还知晓不多——但他兼任东厂提督,这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东厂那是什么地方?足以与锦衣卫并列,能止小儿夜啼!因其为内监,乃天子家奴,甚至比锦衣卫还要与皇帝亲近些。尚铭能任东厂提督,不说个权势滔天也差不多了。

  镇守太监原就有权有势,更何况是尚铭的干孙子。马呈才到景德镇,官吏商贾均是趋之若鹜,宋家连送了几份厚礼,却都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却是李家得意起来,听说前几日居然还在家中设宴,竟真的请到了马呈。

  有了马呈这杆大旗,李家最近的生意都如鱼得水起来,虽然还没有与宋家对面交锋,但宋襄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其中的变化。正在不得其门而入的时候,又有家人飞跑来报,说有人到宋家窑场去圈地了。他匆匆赶过来,却见是这新来的周厂官领着人,心里顿时觉得不妙起来。

  “周大人这是何意?”心里暗骂,宋襄却还不得不硬着头皮堆起笑脸,“此地我宋家开办窑场已有四五年了……”

  周厂官打了个哈哈:“宋二爷这话说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朝廷开官窑,自然圈定了哪里就是哪里。莫不成,宋家是要抗旨吗?”他说着,脸上那点笑意就没了,斜着眼睛冷冷地向宋襄看过来。

  宋襄恨得暗暗咬牙。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他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老百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然是对的,可朝廷圈占土地,若不是那真正无法无天的,也都不会轻易便侵占了百姓的土地。

  湖田村这么大的地方,虽说官窑要开在宋家窑场附近,但皇帝自然不可能专门下旨指定这窑场建在哪里。附近有的是空地,周厂官往哪里去圈地不成,偏要来圈宋家的民窑?好歹宋家在景德镇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周厂官这般连半点脸面都不给,必然是有原因的!这原因宋襄一想就知道,若不是李家背后挑唆,就必然是那马太监有什么意思了。

  心里思索,宋襄脸上却丝毫不露,上前一步拉了周厂官的手,陪笑道:“周大人言重了,宋襄一介草民,怎么敢做抗旨这样的事。只是如今这窑里还烧着瓷器,周大人能不能容我们几天……”

  周厂官只觉得手心里被塞进了一小卷纸片。他在这上头是人精,借着袖子的遮掩低头一瞧,便知道那是一张至少五十两的银票,脸上顿时又露了点笑容。干咳一声,抬手往上唇抹了抹那两撇胡须,银票就已经进了袖袋。

  “宋二爷,并不是我不通融……”周厂官放下手,就露出无奈的表情来,“要说这窑场,只要年底下能交上工部要的瓷器去,算算这时日倒也宽裕。只是——前些日子马太监还特地来镇上走了一圈,说是从这边往京城里运瓷器也要时间,还是早些开窑的好。二爷想也知道,镇守太监的话——这新官上任还有三把火,马太监发了话,我们自然就……”

  宋襄听得明白,果然是马呈主使了此事。连忙不动声色地往周厂官手里又塞了一张银票,叹道:“马太监自然是忠心朝廷才会这般督促,只可惜我至今未能见上一见……”

  周厂官将第二张银票也收进袖子里,才压低了声音轻轻地道:“马太监事忙,也不过就见了见你们这镇上的李家。不过我倒听说,他最近有意娶一房妻室,如今正在合八字呢。”

  宋襄心里一转,忽然明白过来。难怪他连送几份厚礼马呈都不理睬,原来是不曾送对他的心思。

  宦官乃是阉割过的人,早已不算男人,更不必说娶妻生子了。然而人若无子,便虑着死后成了无祀之鬼,因此颇有些有权势的宦官在宫外娶个女子,再收养几个孩子,也算成了家。这当然都是些有名无实的事儿,嫁过来的女子守活寡已是注定,更糟糕的是有些宦官还以折磨女子为乐。

  然而本朝宦官的权势实在叫人眼红,因此虽然明知那是个火坑,仍有些人家愿意将自己的女孩儿献上去讨好。李家想必是送上了自家的女儿,这才得了马太监的青眼。

  宋李两家竞争十数年,宋襄对李家人口也是了如指掌的。若说李家的适龄女子,也就只有一个守望门寡的闺女了。这倒是好,本来女儿守了望门寡也嫁不出去,家里还要养着,如今拿去送给了太监,反倒是赚了大大的好处!

  宋襄心里暗骂李家奸滑,一面陪笑向周厂官道:“原来马太监是喜事到了。既这样,我宋家更该去道贺了。只是这窑场……”

  周厂官听得明白,装模作样地看了一圈便道:“说起来,就是圈了地,要建窑场也不是一两天的事儿,总得有些东西要准备。不过,也不可拖得太久。”宋家这显然是还要再去马太监面前与李家争一争,他乐得先卖个人情。若是宋家能成,这窑场自然圈不到他们头上;若是不成,那时候他再翻脸,也算对得起这两张银票了。

  宋襄连声道谢,又摸出两锭银子给周厂官,只道:“天气热,请大人手下的人也喝杯茶。”自己跟自家工头交待了仍旧开工,便上了马车直奔家中去了。

继续阅读:第十一章 对策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