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白狐的故事吗?”
长公主百里水灵被问的一愣,这神话故事?自己可没有本钱听故事,小的时候,是想着怎样活着,如今,想的是怎样报仇。
“既然没有听过,那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轩辕日月也就知道这么一个故事,所以,讲给了长公主百里水灵听了,是一个悲伤地故事。
很多年前,一个昭阳四射的清晨,书生坐在树桩上苦读四书五经。
书生一贫如洗三餐不饱,家里唯一值钱的就是那两担沉甸甸的书。
书生每天都坐在这片林子里,随便寻个坐处,读到天黑,日子一天天的就这样在圣贤书中流逝。
这日黄昏,书生正在读书,读到夕阳遍地时高呼:“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突地“吱吱”而鸣声随风而来,书生抬起头来,只见一团白影扑面而至,那是一只晶莹通白的小狐狸。
小狐狸雪白的一尘不染,两只眼珠溜溜而动,口里哀声连连。
说来也怪,小狐狸奔到书生面前时,竟兀自停住脚步,气喘吁吁。
书生一把抓住小狐狸,只见小狐狸雪白的后腿上,斜斜的插着一支箭,鲜血顺着箭头沽沽而下,染红了一片。
小狐狸哀鸣几声,双目对着书生,写满了哀怜与乞求。
书生叹一口气:“小狐狸啊小狐狸,是谁忍心伤你这么深……”
语音未落,远处蹄声如雷阵阵踏来,小狐狸白溜的身子不停的**,仿佛要从书生手里挣脱逃走,书生急忙捧紧小狐狸,一咬牙将箭拔出,撕下一片烂衣袍,将小狐狸的伤口包好,轻轻放入宽大的衣袖里。
说来也怪,小狐狸竟忍住疼痛,一动不动的躺在书生的袖怀之中。
书生刚刚端起书,只听得马蹄声轰轰而至,数十匹高大骏马踏青飞来,为头的是一个彪形大汉,满身华贵的叫道:“兀那书生,可曾见过一只受伤的狐狸逃过?”
书生抬起头来:“兄台说的可是一只满身雪白的狐狸?”
彪形大汉身旁闪出一团绿影,娇喝道:“正是,正是我射中的那只狐狸,那小畜生呢?”
书生只闻香风扑面,迎面是一张如花笑脸,书生猛然间惊慌失措,意乱情迷,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指着身后结结巴巴的说:“刚刚从这边跑过。”
少女娇声说道:“多谢书生!我们追!”
猛一挥手,数十骑悠然而来,又悠然而去,只留下银铃般的笑声荡在书生耳里。
书生喃喃念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啪的一声,圣贤书掉到地上竟不察觉。
小狐狸从袖口里伸出头,啊啊一声叫醒了书生,书生见它的眼里写满了凄美与感谢。
书生收起心,轻抚狐狸,爱怜地说:“小狐狸,快躲起来,别让人家欺负你。”
小狐狸顺着衣袖一溜而下,跛着腿,竟通人性,前腿合一朝书生做一个稽首,吱吱几声。雪白的身体扭着一团,竟跳起舞来,只见白影闪闪,小狐狸体肢如一,夕阳西下翩翩起舞,书生看呆了。
远方突地也传来吱吱之声,小狐狸收住舞步,再朝书生稽首,恋恋不舍地朝同伴而去,三步一回首,依依而别,消失在远山中。
书生拍拍衣袍上的尘土,捡起书来重新苦读。
书生还是每天坐在树林里读书,只是每天傍晚都会沿着树林转一转,聆耳细听着什么。
每每有马蹄声响起时,书生会惊喜坐起,只是他再也没遇到过绿衣女郎。
书生不知道,每天清晨,露叶旁都有一只小白狐,瞪大着灵动的眼珠,一动不动的望着书生,书生高读时,小白狐仍一动不动,仿佛怕打扰了书生的修行。
书生很奇怪,每天夕阳西下,每当书生对着远山念念不忘绿衣女子时,远山上仿佛都有一团白影,迎着夕阳翩翩起舞,书生寻过去时,却什么都找不到。
一天又一天,书生就这样生活着,直到他死去,再也没见过穿绿衣的女子,他和她不属于一个世界。
大家都说:书生读了一生什么也没得到,当真白读了,真是可怜啊!
书生去时孤单一人,有人却说看到过一只白狐曾出没在书生的床前,又有人说每年书生忌日,坟头都会有人祭拜。
很多年过去了,大约是一千年吧!
当年的树林铲平了,这里刚刚建起了一座宫邸。
今天到处张灯结彩,原来是新晋状元新婚大喜的日子,听说状元才高八斗,连皇上也下令将公主许配给他,举国大庆。
状元郎今天起的特别早,因为管家告诉他,公主的花轿很快就到了,啪啪啪啪……鞭声**。
管家急匆匆的闯进来:“公子!公主花轿到了,公主到了!”
状元郎激动地三步并作一步,冲出门外,揭开轿门:“公主……”但见一身绿装的公主坐在轿里,笑容如花。
状元郎一阵熏醒:公主好面熟啊!似乎在梦里见过无数次,可却总是记不起来。
洞房花烛夜,状元与公主四目深情,门突地被撞开,状元定睛一看,是服侍自己多年的丫鬟,这个丫鬟从小开始照顾状元,喜欢穿一袭白衣,丫鬟走到状元郎身边一稽首,眼睛里满是泪珠:“公子,丫鬟自幼伺候您,今日要与您道别了。”
状元郎猛然阵阵心痛:“为何故?”丫鬟撩起裤脚,雪白的腿上留着一道疤痕,丫鬟指着公主说:“临走之前,想报当年一箭之仇,请公子赐恩。”
状元郎大惊,双手护住公主,问道:“你到底所为何事?”
丫鬟泪珠夺眶而出,凄然的望着状元:“公子当年相救之恩,恨不能立时相报,修行千年方能变得人身,殷殷相许,今日公子金榜题名,前缘尽了,以一恩消一恨,望公子珍重。”
丫鬟再次深深稽首,礼罢退至大庭深处,偏偏起舞,但见皎皎月下,白衣胜雪,似梦似幻,舞到深处,丫鬟吱吱而鸣,声声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