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听了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脸上洋溢着你是红光好像瞬间年轻了十岁似的,“你说的可是真话?”
早年间,他就已经产生过这种想法,李叔是一个眼光超前的人,他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这块地方的开发价值,只是从来没有人肯相信他,也没有人相信这样的地方能够开发成旅游景区。
所以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也就一直耽误了下来,好多年过去了,顾城西突然提出这个提议,顿时让李叔的精神为之一振。
看到李叔惊讶的样子,顾城西的眼中闪过一抹疑惑,不过是要开发这里,你说这么激动干什么,“怎么了李叔?”
顾城西伸手挠了挠自己的头,对着李叔说道。
李叔有些激动地抿了抿嘴唇,连旱烟锅子都忘了抽两口。
“早年间,我就已经有这个想法了,只是这里的人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环境,根本就没觉得美在哪里,也从来没有人支持过我的想法,你今天这么一说,不好意思,我有点激动了。”
顾城西一听,嘴角勾起一丝微笑,干笑了一声,对着李叔说道,“这么说来,我们两个倒是志同道合了。”
李叔连连点头,“如果你肯出资为这里建一条柏油马路的话,无论想把这里开发成什么景区大家肯定都是同意的,毕竟这里闭塞的太久了,大家一直想寻求发展却是难上加难。”
顾城西点了点头,看着一脸激动的李叔,“你放心,资金的问题等我谈好了,立刻就能到位,不过可能需要征地,已经需要大家出把力。”
李叔听了,连连点头,“出点力自然是没有问题,争力的话大家肯定也都会同意的,这山里的第一利润也不是很大,如果能修一条柏油马路的话,这山里的东西能够运得出去,这山里的风景能够被外人看见,肯定能够带动大家的经济发展,大家高兴还来不及呢。”
“是啊,希望如此,只是我对这里也不是很熟悉……”
一边说着,顾城西的眼中划过一抹为难。
李叔一听这话,好像就等着顾城西说这句话呢立刻就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一脸激动的说着,“找我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里了,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这都五六十年了,一直没有离开过这里,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熟悉,肯定能够帮助到你的。”
顾城西听了,扑哧一笑,脸上露出一丝轻松的表情,“这当然再好不过了,如果您真的肯帮忙的话,我该怎么感谢您才好呢。”
李叔听了连忙摆了摆手,“你说的这叫什么话,我应该感谢你才好呢,你放心,你愿意为我们这里做出这么大的贡献,能用到我的地方,我一定竭尽全力。”
两个人坐在一起又交谈了一会儿关于这里开发的问题,顾城西发现李叔真的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如果有他的帮助自己在这里开发,一定会事半功倍。
两个人相谈甚欢,甚至李叔将家里珍藏的几瓶酒都拿了出来,与顾城西和江左共饮。
喝的差不多的时候你说告诉顾城西,只是这村里的村长有些固执,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头子,思想还是守旧,如果去找他的话,恐怕还有一些难度。
顾城西听了,微微挑了挑眉头,“有难度不怕,我最喜欢有难度的事情了。”
听了顾城西的话,你说一下,顾城西投来一个赞赏的目光,“年轻人有魄力,肯定能够成就大事!”
顾城西呵呵一笑,无所谓的摆了摆手,“李叔您过奖了。”
酒足饭饱之后,你说思考了一阵子,决定带点礼物去村长家拜会一下。
顾城西来的匆忙,身上也没带什么东西,除了那块表之外,那块表已经被别人给拿过了,所以顾城西也不打算再碰,他是一直有洁癖的。
想到那块表送给那个小偷也是暴殄天物,那小偷根本就不通人是不知道那块表的价值,不如将这表送到村长家去,毕竟是个村长,想必是个识货的人呢。
顾城西将这主意跟李叔一说,李叔连忙拍手同意,据说村长还是经常去城里开会的,也有一些见识,算得了村子里最有见识的人了。
顾城西点头答应,让江左到车子里去找了一个礼盒,将那块表小心翼翼地装了起来,几个人又从李叔家里带了一些普通的礼品,提着就一起赶往村长家。
村长家住在村子的最东头,房子在村子里已经算得上是比较好的呢,居然盖了三间大瓦房。
村子里大多数的房子都是土屋,以及西面小贼家里还是破茅草房,只有村长家还有少数的几户人家盖得起瓦房,远远一看,尤为显眼。
远远的还没到村长家门口的时候,你说就指着远处的三间大瓦房队的顾城西和江左介绍,“看那就是我们村长家,怎么样房子看起来气派吧。”
顾城西看着前面的大瓦房,点了点头,不得不说,这大瓦房在车子里放,还真是显得气派非凡。
一边走着里说一边向顾城西介绍着村长家的情况,据说村长家一共有三个儿子,有两个儿子都已经娶上媳妇儿了,在这大山里面娶个媳妇儿可是非常难的,通过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村长的不同寻常。
而且村长家的小儿子今年已经二十岁了,比村西的小贼小了五岁,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村长家咬了咬牙,还是将他送了出去,现在也在城里上大学。
大家都盼望着村长家的儿子能够留在城里,为家乡赢得一些招商投资,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呢。
顾城西一边听着,一边连连点头,从李叔的话里,顾城西可以听出村长一家带儿子到望子成龙以及全村人的希望。
一边说着几个人就到达了村长家的大门口,村长家的院墙是用泥巴筑成的,门口是一扇有些老旧的铁门。
在这村子里,能够用得起铁门的人家已经屈指可数了,大多是一些进城打工的年轻人在城里赚了钱才会回家来为家里打一扇铁门。
李叔上学没有敲门,在大山里大家都没有这个习惯,他直接扯着嗓子对着里面喊了一声,“李村长,在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