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学会向前看,同时也要帮助其他人或者其他具体事物朝前发展。正是因为如此,一中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不负重托成功申报为国家重点中学,为此全校老师都特别高兴,而学生们的心里是有一点小小的自豪,但也知道既然是国家级重点中学,那标准肯定是很高,要求也会更加严格,到最后受苦的还是学生自己。
果然,学生在这方面都是聪明人,知道学校即将做出一些关于作息时间的调整,所以虽然心里抱怨了无数次,但还是没办法,学生面对老师面对学校,采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做法根本不合适,学生对于学校的政策也是有对策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学生也不敢太过于放肆,学校还有一个权力那就是给你下发红头文件,直接开除你,你若安分,那便是晴天。
作息时间如同学生们所想,改变了,变得紧凑,变得让大多数学生都难以接受,高三变得幅度最大,因为要迎接高考,所以身上的担子很重。虽然温桐静学习成绩好,但对于早自习提前二十分钟,晚自习推迟半个小时这样的情况还是难以接受,那就更别说林轶南了,虽然长期占据榜首的位置,但对于学校的这种做法表示强烈反对。
为此,林轶南还跑到校长办公室去理论,因为在一中敢这样直面面对校长理论的人不是有充足的说法,那就是像林轶南和南圣名这样的人。
“王校长好。”林轶南进到校长办公室后有礼貌地说。
“哦,是轶南啊,怎么找我有什么事吗?”王中均也是打着哈哈,因为他知道林轶南找他就没有好事情 ,要是其他普通的学生,王中均早就给骂得狗血淋头。
“我们都高三了,你看现在的作息时间表?这件事就是工作时间表,可以把休息的息字去掉,再加一个工作的工字。”林轶南一本正经地说。
“这我也知道啊,但没办法,你们高三了,这是合理的安排,其他有的学校甚至周六都会补课呢。你们是我们一中的希望啊,还有你林轶南,作为校长真的很佩服你。”王中均觉得自己可以退休了,现在竟然还要对一个学生说这话。
“唉,好吧好吧。”林轶南也知道对校长说这些没什么用。
学校到最后看得都是升学率,升学率高了,人家会说那家学校好,年年升学率都很高呢,校长对于学校管理地好,老师对于学生教导地好,而学生到时候迟早要离开学校,什么不关学生的事,只是有那么一两个标志性学生会在老师口中常说,然后让下一届的学生以她们和他们为榜样。
而这样的情况对于怀晨班的大多数同学来说只是有一点小苦恼,因为大家的成绩相比其他班级都很好,所以在这最后的一年里也还是想要奋力拼搏,先不谈以后工作的事,至少先考上个好的大学吧。
说到这里,当有人被光环所罩住时,有人会祝福,但也有人嫉妒甚至鄙夷。学校的大多数人现在都知道温桐静和林轶南都获得了S大的保送名额,所以有羡慕送祝福的,也有暗地里说闲话的,这些流言蜚语钻进温桐静和林轶南耳朵里的并不少,但也没办法,嘴巴长在别人身上,那是别人的自由,对于这些温桐静和林轶南也只好左耳进右耳出。
南圣名现在也知道温桐静和林轶南似乎关系变好了,像一开始还好,南圣名还知道不管做什么事都有个度,但现在看到林轶南和温桐静的状况,南圣名反而觉得自己要再进一步才行。
毕竟现在是过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就是在寝室,食堂,教室这三个地方来回穿梭,有的时候学生都觉得自己要快变成一台机器了,这不就有点像工厂里的生产流水线吗?林轶南毕竟从小饱读诗书,本来林轶南就认为学习是一件自由且自主的事,现在倒是被强制安排的情况,所以觉得既滑稽又无奈。
林轶南也是有所感悟,想起许巍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里的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目前一中的高三学子都被这暂时的苟且逐渐压昏了头脑,哪里还有心思去思考诗和远方。所以经常在下课期间以缓解压力为由和任衡宇到楼顶去抽烟,然后彼此像个难兄难弟一样述说彼此的烦恼,就只差抱头痛哭了,不过应该也不会有那一步,
学校是想对于学生进行全面的改造,不只是让他们行动起来,还要加固他们的思想觉悟,所以学校邀请了关于这方面的演讲家到学校来做演讲,也就给学生们喂一碗心灵鸡汤吧,但这只限于高三的学生。
不得不说,演讲家的确有他自己的本事,有的时候人人都是演讲家,人人也都不是演讲家。因为真正的演讲家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所发出的声音,而所谓的演讲家只不过起一个引导作用,把我们原本封闭的心给敲出一个小洞,让里面真正的东西流露出来。
学校开展的一次演讲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演讲过程中,很多同学都流下了真挚的泪水,不过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心暂时地受了驱使。但不管是哪种情况,至少不会让你变得更坏,或许这就是更好的结果。
平时越是放纵的人,在关键时刻越是容易受到安抚,或许是因为上次演讲的缘故,南圣名竟然也变得和往常不一样,但这种不一样或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大家在抱怨的同时也在欣然接受这一切,许多时候都是自己安慰自己,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坚信“明天会更好”的说法。也的确是这样,更多的时候不是我们自己受别人的安慰,而是学会自己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让在意我们的人觉得不感到担心。
什么事情做得久了,也就自然而然地习惯了,每天学习也是一样,虽然是固定的模式,但你却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而不是像刚到学校那样,这里不知道那里不知道。
一切,都是有规律的,一切,习惯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