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啦,不准再笑了。”恼羞成怒的皇后娘娘不满的瞪了欧阳文轩一眼。
眼看着小猫咪要发威了,欧阳文轩只好见好就收。
“说吧,你最近是不是遇上了什么难题,不如和我说说,我可能不能帮你把它解决掉,但是至少我可以充当一个非常忠实而配合的听众。”等欧阳文轩真正收敛了,杨玉瑜这才一点一点的道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玉儿,”欧阳文轩十分感动,但是他并不打算让这些烦心事来烦扰杨玉瑜,努力按压住内心的动容,欧阳文轩接着说道,“怎么能让朝堂上的这些琐事污了玉儿的耳朵呢?”
“皇上!”杨玉瑜不满的嗔道。
欧阳文轩见杨玉瑜坚持,无奈之下,只好把边关的战事悉数告诉杨玉瑜。
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机密不可告人的大事,那些都是边关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了,从前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那便是西北地区的匈奴问题。
匈奴人骁勇善战,主要以狩猎、游牧以及畜牧为生,但是由于生活在大草原,匈奴部落十分缺乏粮食作物等物,因此一到入冬之际,匈奴人就会以各种名义到西北地区的各个城镇中掠夺粮食衣物以备过冬。
又因为他们都是小分队作战,一得手就往草原深处钻去,朝廷的兵马想追也追不上,战马没有人家强壮,地形也不如人家熟悉,因此边关的守将们除了加强防守,竟别无他法。
而前不久,根据边关守将汇报,今年西北地区的气候跟晚年相比更加干旱,匈奴牛羊不丰,只怕今年冬天会来势汹汹,较往年更加疯狂,到时候朝廷的兵马恐怕抵挡不住,请求皇上设法支援。
杨玉瑜听完之后,第一个感受就是看来各个时空的发展历程还是会有相似之处的。之后,她就想到了,在她原来的时空里也有一个不断的骚扰汉族人的匈奴部落,想到历史上抵挡匈奴的各种方法,杨玉瑜突然有了灵感。
“或许我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杨玉瑜神神秘秘的说道。
“真的吗?”欧阳文轩十分激动,匈奴问题已经困扰了他许多年,不光是他,他的父辈先祖们也是,如果他能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欧阳文轩上下打量了杨玉瑜几眼,玉儿,她能行吗……
大概是看出了欧阳文轩眼中的质疑,一下子就激起了杨玉瑜深藏着的好胜之心。
“怎么?不信?”杨玉瑜斜眼看着上方的欧阳文轩。
“当然不是!”聪明的男人在这种时候当然要矢口否认了。
“哼,”看出欧阳文轩的敷衍之意,杨玉瑜也不打算对此进行解释,她要用实力来证明自己。
“我要先看看西北的地图。”杨玉瑜首先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丝毫不知道自己提出了一个多么过分的要求。要知道在古代,像地图这种机密材料,除了皇帝,就只有三军统帅才有权力看。
欧阳文轩在吃惊之余,还是拒绝了杨玉瑜,他想了个法子转移杨玉瑜的注意力,“时候不早了,玉儿你该上床休息了,想必朕的皇长子也累了。”
只可惜,执拗如杨玉瑜又岂会如他的意?不过她也不闹,只见她就这么翻身跪坐在雕花细木贵妃榻上,双眼直勾勾的盯着站在榻下欧阳文轩。
良久,欧阳文轩最终还是败下阵来。无奈的叹了口气,“哎,你说那地图你又看不懂的。”
“谁跟你说我看不懂了,不就是一张军事地图!这有何难?”好歹也曾经是文科的学霸一枚,区区几张地图而已,还想难倒本宫,杨玉瑜如是想到。
杨玉瑜都已经摆出了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坚决态度了,欧阳文轩也就只好带她去看。
好在近日为了方便批阅奏折,他已经命朱立诚在坤宁宫的书房里也要备上一份地图,所以杨玉瑜此刻想看倒也容易。
杨玉瑜拿到地图之后仔细的看了看,似乎发现了这地图有什么不对,“依这地图来看,想解决未来的边城之困,不容易啊!”
欧阳文轩万万没有想到杨玉瑜竟然一眼就能看出地图上的问题关键,不禁觉得有些奇怪,她是如何看懂的?他的妻子真是越来越令他难以置信了。
各种心思在脑海里绕了一圈,欧阳文轩最后只道,“是啊,朕也正在为这些事情犯愁!匈奴人以骑兵居多,而且朕以为他们肯定会趁我们陆花国难民入关之际前来进攻边关,届时,朕若是放难民入关,他们便会趁城门大开之际前来攻城,可若是不开城门,那些难民恐怕会被他们一一杀之,形势相当严峻啊!”
杨玉瑜灵光一闪,想出了一条妙计,她对边上一筹莫展的欧阳文轩道,“皇上,臣妾有一计,保证皇上可以顺利击退匈奴骑兵,以解边关之困。”
闻言,欧阳文轩脸上的笑容瞬间绽放开来,“玉儿,你当真有办法帮朕解决边关之困?”欧阳文轩有些不敢相信,她的妻子竟还有这种本事。
“皇上你莫急,且听臣妾慢慢道来。到时候你可以这么做,第一呢,先派些士兵装扮成关外的难民,混入其中,等待时机!第二,皇上你不是说他们以骑兵为主吗?那皇上就派人事先多收购一些黄豆或是碗豆!”
杨玉瑜说到此处,欧阳文轩瞬间醒悟过来,接下去说道,“依玉儿之意,是先让士兵混成难民,集中在城门口,再伺机在城门口撒些黄豆之类的,匈奴人的战马饥饿了那么久,要是闻到豆香或是看见地上的豆类肯定会停滞不前,到时候匈奴人就会自乱阵脚,就能为难民入城争取时间,待难民全部进城后,再由这些混成难民的士兵趁机用刀枪将这些匈奴人杀之?”
“没错,皇上果然厉害,一点即通,这是眼下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了。”
欧阳文轩思前想后,也觉得这个办法确实可行,他拉过杨玉瑜的手,开心的说,“玉儿,你变了许多,朕为有你这么一个贤内助而感到骄傲。”
“嘿嘿,皇上您言重了,臣妾只是不想看见皇上你烦心。能为皇上排忧解难,臣妾已经很开心。”
杨玉瑜想到了历史上的一些对策,顿了顿,接着说道,“可惜这不过是应急方案,要是想要彻底除去匈奴这个心腹大患,还要从长计划,待臣妾把这些法子梳理好了,再交给皇上您。”
“那就辛苦玉儿了。”听到杨玉瑜有法子可以永绝后患,欧阳文轩十分激动,不过碍于杨玉瑜现在有孕在身,该嘱咐的话欧阳文轩也没有忘记。
“不过,切记一定要量力而为,不可任性。匈奴的事情也不急于一时,慢慢来,一切以你腹中的胎儿为主。”
“放心,我有分寸的。”
几日后,杨玉瑜在查阅了无数典籍之后,根据陆花国的现实情况,结合自己上辈子的所学,罗列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当前情况的方案。
顺便,她还根据记忆整理出了一份三十六计。
欧阳文轩拿到这些的时候,欣喜若狂,越看越赞同,越看越兴奋。真没有想到玉儿居然真的做到,只要把这些措施落实到位,届时除去匈奴也不不再是问题了,一想到困扰了历代皇帝的大难题马上就要被自己解决了,欧阳文轩内心不激动那是假的?
玉儿当真是他的福星,不仅为他带来了子嗣,还帮他解决了这么大的难题。
只是想到杨玉瑜这十几年来的经历,痴傻多年,从未接受过任何军事教育的她,是怎样想出这些办法的,还有这三十六计……
百思不得其解的欧阳文轩企图用这些都是来自其父杨忠虎的言传身教来为杨玉瑜圆慌,可是他发现他做不到,他实在无法说服自己。
这天吃完了晚膳,看着皱着眉头翻着手中的书籍的欧阳文轩,看上去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杨玉瑜感觉很奇怪,欧阳文轩好像有什么心事,匈奴的问题不是解决了吗,他是不是有什么瞒着她啊?
欧阳文轩时不时的抬头看杨玉瑜一眼,欲言又止的样子,看得杨玉瑜十分难受。
“皇上,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啊?”杨玉瑜看到欧阳文轩一直不开口率先问道。
“玉儿,我昨天和镇远侯谈论了匈奴的问题,他说朕的见解独特,尤其是这些准备用来对付匈奴的计谋。镇远侯还夸朕进步神速,已经不再需要他的教导了。”欧阳文轩说道。
镇远侯杨忠虎,也就是杨玉瑜的父亲,自打欧阳文轩启蒙以来,他就一直负责欧阳文轩的武功和军事教育。欧阳文轩十分敬重他,便是如今欧阳文轩已经登基多年了,但是他依然十分的尊敬杨忠虎,一直都是以老师的礼节对待他的。
“这是好事啊,你怎么还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杨玉瑜很奇怪,欧阳文轩得到了父亲的夸奖不是应该很开心的吗,怎么欧阳文轩看上去一点也没有开心的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