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神通广大
龙啸腾2017-05-26 18:022,334

  大约又过去半个小时的时间,疯子的睫毛微微眨动了几下,慢慢的睁开双眼,双目神光流溢,光彩十分。往日的皮肤被红润细腻新鲜皮肤替代,只是光光的脑袋看来有些显得可笑。

  “师父!我们这是在哪里?”声音没有一点虚弱的感觉,一骨碌身坐起来。发现自己还光着身子,不好意思的把石头上的毛巾被裹在身上。

  “师父,是您救了我吗?您还真是神通广大啊。咦?您怎么……怎么看上去老了很多啊?想我想的吗?哈哈——”疯子知道自己已经逃离了匪徒手中,安全有了保证,高兴的有些忘乎所以。

  睁开微微双目,看了一眼疯子,陈仁布站起身来“你自己运气感觉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疯子依言手拈莲花,盘腿坐下。运起师父教给自己的太虚养生决,凝神内视。只有几个呼吸的时间之后,疯子就很是惊讶的睁开眼看着陈仁布说:“啊?师父,不对呀?我体内的真气怎么这么强大?而且在气海穴中的真气团不见了,在脑袋中泥丸穴处有一颗金黄色的像是珍珠一样的圆球,还在不停的旋转。”

  陈仁布好像并没有惊讶,站在山崖之上想东方远眺。口中喃喃自语道:“以天地为鼎炉,以精气神为药,举心火,添肾水……金丹大道啊,金丹大道,没有想到在一个孩子身上看到,天意何如?

  在蓝天白云与青山绿水之间,自山顶向山腰,秋风渐起,一层一层地变换着大山的衣装,杨、桦、胡枝子正由翠绿向黄绿、杏黄、深黄转变,枫、栎、花楸、山葡萄则由鲜绿向鲜红、桔红、杏红、酱红色转变,云杉、油松却依然保持着冷静的绿色,秋日中的野菊花有的黄、有的紫、有的蓝在风中摇曳,整个雾灵山被秋天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绘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

  但是不知为何今年的秋色比往年来的更加早些,往日蕴含灵性的伏龙山好像是疲倦不堪、老态龙钟的样子。

  “看到什么奇异的地方了吗?”

  “嗯……好像是附近的树木枯萎的很厉害,就像是死了,怎么会这样?”

  “你说怎么会这样?当然是被你当成木柴烧掉了,这座灵山险些都成了你炼丹的火。若不是我逃离的及时,恐怕也难逃一死。”

  “呃——”疯子不解其意,傻楞楞的盯着师父看。

  陈仁布转过身来,看着疯子的光头,没用具体解释什么,只是微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人生真是变化无常啊?我们认识有几年了?”

  “大概有四五年了吧?”疯子略微盘算着说。

  “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吗?”

  疯子摇摇头。

  “因为这个地方,是我曾经深深爱过的一位姑娘的长眠之地。”陈仁布指着伏龙山主峰说道:“就是那个地方,那天你第一次见到我的那个地方。”

  疯子问道:“啊?是师母吗?”

  “呵呵,天公不作美,她等了十几年,最后也没有等到和我结婚的那一天。”陈仁布有些黯然神伤的说。

  “为什么啊?”

  “呵呵,这些与你无关,我不想多说,我只是想告诉你,她是为了我才牺牲在这里的,她是为了我来这里找一样东西。”

  疯子没有搭言,静静的听陈仁布讲起自己的传奇故事。

  陈仁布祖籍是陕西省眉县太平镇,那是古都西安西边三百多里地的一个小镇,紧靠着道教福地太白山。

  孙怀仁是孙思邈嫡传的一支后人,世代以行医为生,救死扶伤从不后人,然而清朝末年,兵患四起,出生在中医传家的陈仁布本来叫做孙怀仁,自幼聪明伶俐,学一知十。不仅在医学上,家传的武功道术也是同辈中的翘出。

  孙家有一个家规,就是当家中子弟满十八岁后,就必须离开家门行医三年方可回家。

  三年期满后,陈仁布没有按时返回家中,他已经无法在隐居在太白山下过贪生的日子,小而救民,大而救国。但是族人害怕给家族带来灾难,不肯答应他的请求,最后他被逐出家门。

  听了半天,疯子没有明白他说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大部分的经历,陈仁布都是一掠而过,只是对于他的祖宗,唐代那个“药肖”介绍的很是详细。

  “师父你给我说了这么多,到底想我明白什么?”

  陈仁布被他卖弄的样子逗得开怀大笑,说道:“这些书中之言,想来这几年,你也背得熟练,可是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疯子这些年虽长于强记,但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被师父这样发问,挤眉弄眼,就是不作答。

  “哼!想你也说不出来个一二三,这段话中不仅深深隐含着伟大的医药理论基于“天人合一”的思想,而且符合风易“天人合一宇宙论”的原旨。

  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有阴阳二气,人亦有阴阳二气,人可以通过修炼:养生、养生主、养气、养神达到对大自然更深层次的认知,也是符合“天人合一宇宙论”的原旨。我说的这些话是想你明白易道、医道、丹道、天道其实不仅仅是合而为一的。你身上这些天发生的一些事情也使得我悟出一些道理。”

  “我?我身上有什么事情?还有,我们怎么跑到山上来了?”疯子又习惯的用手去挠自己的后脑勺,“妈呀——这……这,我怎么给人剃成秃子啦?肯定是那群肖八蛋干的”

  “我们爷俩是第二次这样谈话了吧,我问你,你现在也读书不少,你知道去我们华夏传统的宗教文化是什么?”

  “当然是道教,从老子、庄子以后,道教就存在于我们华夏,佛教还是汉以后传入的。”

  “不错,可是你知道‘道’的根源在哪里?”

  “我也自己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没有错的话,应该是风易。”

  陈仁布叹息一声:“是啊,我们的华夏文明就是来源于‘易’,孔子也曾说过‘吾求其德而已’。易本不卜、不筮,知损益之道,获得‘得一而毕’的道和一。‘道’是什么?“德”又是什么?”

  “你知道为什么近十几年来国内学习武术、气功的人这样多吗?”

  “强身健体,提高全民族素质。”疯子把学校里唬弄老师那套话搬出来唬弄老爷子。

  照着他的秃光的脑壳啪的打了一巴掌:“不知道就别乱说,虽然你说的爷没有错,但是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外国人喜欢学。”

继续阅读:第四十一章 典型小家子气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现代神医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