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诸葛玄轻轻咳嗽了两声,打破了方才的尴尬,对父王一拱手道:“王兄,我认为我们应该任袁家和乌桓自生自灭,不予理睬才对。”
“哦?你说说看。”父王道。
诸葛玄正色道:“我们诸葛家称霸最大的敌人不是各大诸侯,也不是那些北方异族,而是我们的身份,我们不是正统,在世人眼中,我们即便势力再强,也终究是臣子,所以我们需要将每一寸属于诸葛家的土地发展好,让民心忠于我们,这样才能抵制住静心小筑对我们治下的影响力。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时间,孔明的离间之间好容易才让袁家的两个儿子自己打了起来,为诸葛家赢得了那么些许发展时间,我们又岂能浪费了这些时间呢?”
二叔的话令父王若有所思,在诸葛家中,父王最重视的就是二叔的意见了。大哥诸葛瑾也在为二叔帮腔道:“父王,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乌桓每次入侵关内,从未到达过诸葛家现在所统治的地方,以儿臣之见,乌桓的大军不会对诸葛家造成任何威胁,相反每次乌桓进攻之后,便会尽数返回关外,到时袁家只留下袁熙带着万余兵马苟延残喘,我诸葛家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一统河北了。届时我们也可调集精锐大军和曹家遥相呼应,威慑许昌,令兖州再落诸葛家之手。”
我微微皱眉,二叔和大哥说的倒是句句在理。只是大哥打得好如意算盘,兖州的刺史王修乃是大哥从小一起成长起来的伙伴,夺下兖州就是让他在诸葛家中的势力继续扩大了。不过我心中冷笑,大哥恐怕不知道父王早已暗中决定了和朝廷联手,来打压已经在关中乃至西方没有对手的曹家了吧?在没有掌握诸葛家治下的民心之前,父王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冒险与朝廷撕破脸,以军事手段进攻朝廷的,只怕这回大哥的如意算盘是要落空了。
果然二叔和大哥的话音已落下一会儿,父王仍只是不住点头,却不发一言。我明白在父王心中打的主意一定不是他二人所说的坐视不管,近来随着诸葛家的日益强大,父王也显得越来越刚愎自用了,只要他心中打定了主意,就很难为别人的意见所左右,只是以他的老谋深算,所做出的决定很少有错误的罢了。果然,父王的目光又满怀期望的看向了我,问道:“孔明,你的看法呢?”
“父王,乌桓进入关内对诸葛家来讲是一次绝好的机会。”我朗声道,“二叔和大哥说的固然有理,但以儿臣之见,我们若是能在两个月后河北百姓对乌桓入侵怨气最浓的时候,出兵赶走乌桓,必然能在最短时间内赢得诸葛家之下的民心所向,并且我们这次打怕了乌桓,便可至少让他们在五年之内不敢再骚扰北方,诸葛家就能够从容面对来自南方和西方的威胁了。”
我在说话的时候,能够一直感到师父吕布的目光一直在盯着我,甚至有些让我不寒而栗。我知道我主战的态度一定让师父很不满意,不过这却是我所无奈的,因为我有一种预感,乌桓这次的胃口决不在那小小的一半幽州,老单于丘力居死后,乌桓的最新上任的单于蹋顿可是个野心勃勃的人。
父王一副甚得吾意的样子,狠狠点了下头道:“孔明好心思,把那乌桓打怕了,以后我大唐在北方的压力就会变小,这想法甚合孤意。奉先,对异族的开战乃是为了确保诸葛家的利益,并不是我对那些关外民族有什么看法,你不要多心了。”父王显然也注意到了在吕布的脸上有一些异样。
吕布强笑了一下,道:“子贡兄放心吧,布在中原生活了几十年,自然会以大局为重的。”看师父笑得仍是有些勉强,我知道在师父的心中一定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在强大的汉族面前,任何少数民族都是弱者,可以预见在父王的雄心勃勃的计划中,这些关外异族早晚会被一支支的被铲平。
想到这里,我立刻对父王拱手道:“父王,儿臣还有一个建议,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北方之患。”
“说。”刚才的一番话已经很对父王的胃口,父王显然对我接下来的建议大感兴趣。
“我们在击退乌桓,歼灭袁家,统一河北后,应当向关外移民,并帮助乌桓建立城镇,开垦农田,结束他们在草原上东游西荡,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我尝试着把刚才没能说服张颌的东西,现在先给父王灌输一遍,即使失败了,也可让父王对我的想法有所了解。
“什么!?”诸葛玄第一个拍案而起,指着我斥道:“你这是大逆不道!居然还敢去相助外族,这算什么好建议?”随着诸葛玄的吼声,大哥诸葛瑾也在旁皱起了眉头,在嘴边却是浮起了一丝笑意,拦住二叔劝道:“二叔,二弟他少不更事,对这些民族之分还不太敏感,待二弟以后成熟了,自然不会再提这些建议的。”
听闻大哥此言,二叔诸葛玄的脸色已经渐渐好转起来,只是冷冷的盯着我,似乎是在等我认错或是收回此言。我心中暗叹了一声,若是我当真是个毫无野心的人,甘愿居人之下,那么眼前诸葛瑾的这一切所作所为的确是一个好大哥,可惜大哥话中那种明劝暗贬的意思,却告诉了我,无论我是否表现得有争位之心,他对我的戒心都是不会解除的。
看了一眼二叔,我不禁怀疑我在这个时候提出对满意的怀柔政策是否正确了,要知道在诸葛家中除了父王外,最有权势的人便是这个当了二十年诸葛家二把手、如今唐国的丞相二叔诸葛玄了,连师父都只能排在第三号,要是与他闹僵,对我未来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我正犹豫着是否要收回我的话,忽然听到父王轻轻咳嗽了一声,道:“子穆(诸葛玄字),不用太激动了。孔明的话其实未尝没有道理,这些游牧民族犹如一把双刃剑,或许会伤到自己,但要用得好了我们握住了剑柄,他们就是我们攻城掠地的最佳武器。”
“王兄!”诸葛玄惊诧得望着父王。不仅仅是他,我和师父、大哥的目光同样紧紧得盯住了这位诸葛家的最高决策者,谁料得到刚才还表现出是要将那些异族一支支铲平的诸葛圭,如今会真听进去我的话,要如同袁家一样,与这乌桓有所瓜葛?
大哥诸葛瑾几乎是立刻朝父王跪下道:“父王,您万万不可听从二弟的胡言乱语,他毕竟年纪还小,很多事情不知深浅。但诸葛家真的与外族有所联系,那么就真会令诸葛家陷入天下唾弃、万劫不复之地了。”
父王的目光冷冷的扫过二叔和大哥,有些失望的道:“子穆、子瑜,你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是把脑子读僵了吗?”这话说得二叔和大哥均是不由得一愣,呆在那里继续听父王训话。
看到两人不明所以的样子,父王仰头望天,幽幽一叹道:“昔年郑老师(郑玄,管宁上一代的青州大儒,与诸葛亮祖父交好,诸葛圭诸葛亮均是师从于郑玄,不明者请参见第一部第六章士庶义学)曾送孤一句话,让孤至今难以忘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诸葛家能发展到今天,这句话居功至伟!”说着说着,父王竟是声色俱厉起来。
“大王英明!”师父吕布拜了下去,恭敬得磕了三个响头。我大感惊异,师父自从加入诸葛家以来,对父王从来都是直呼其字,即便父王登位唐王后,也从未变过。我知道,父王凭借这一句话,让身为天下第一高手的师父,真正的对其崇敬起来。
父王面对吕布的跪拜,似是理所当然,坐在榻上安如泰山,继续说道:“子穆子瑜,你二人和荆州江东群儒一样,儒学师从淮南学派,论起淮南流派,在陈留青州淮南这三支儒学大派中,引经论据、文辞作赋当属第一,只是过于追求规矩,行事未免过于死板了。儒学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正是因为不断外有各种学派从旁挑衅鞭策,内有各种流派争鸣论据,不断有不同的声音响起,不断有不同的事物介入,为儒学注入了新鲜的生命力。若是凡事以规矩论事,儒学只怕就会如同一潭死水,慢慢枯竭了。”
“王兄圣明!”二叔也是跪倒在地,纵是他心中仍有反对意见,面对父王的一番教诲,也只能憋在心里。我心中恍然,直到为何父王轻易的便接受了我所说的言论,因为我和父王同受郑玄老师的教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郑老师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给我们的思想。方才父王的一番高谈阔论,也是令我眼界大开,心中也是暗暗拜伏,父王就算除去唐王诸葛家家主的光环,在世上也可称作一代大儒了,他真正的结过了郑老师的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