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久别重逢
短头发2016-07-19 13:103,430

  “苏兄,我回来了。”

  进屋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三百多年以后的兄弟苏子朋报个平安。

  很快,苏子朋的字条就穿过了时间的阻隔出现在李乙丑面前:“平安回来就好,我一直挺担心你的。”

  几个月的分别,让抽屉两头的李乙丑和苏子朋都有了恍若隔世的感觉,虽只有寥寥数字,却满是关切之情。

  只有坐在抽屉旁边,只有和苏子朋进行交流的时候,李乙丑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踏踏实实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

  关于东昌血战,所有的细节,早就详详细细的写在纸上装订成册,放进抽屉里给苏子朋看过。

  到底有没有阵斩皇太极,一直都是李乙丑最大的秘密,就算是烂在肚子里也万万不会对任何人提起,只有苏子朋例外。

  在苏子朋面前,李乙丑没有秘密,不会有任何隐瞒。

  李乙丑居然“阵斩”了皇太极?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皇太极之死一直都是历史悬案,野史当中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甚至是正史的记载也是语焉不详漏洞百出。不管皇太极到底是怎么死的,苏子朋都可以确定绝对不可能死在李乙丑的手中,更不可能存在“阵斩”的说法。

  一直以来,苏子朋都牢牢的掌控着李乙丑,通过这个大明朝的土著来实现自己改造历史的计划。而李乙丑也完全按照苏子朋制定的“路线图”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了下去,这让苏子朋有种穿越回到大明朝的切身感受,唯一和穿越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借用了李乙丑这个代理人。

  只有这一次,超出了他的预想。

  苏子朋确实曾经对李乙丑透露过皇太极的死期,原本只是随口之言,并没有太在意。想不到的是,李乙丑却把这个看似无用的信息利用到了极限,发挥的淋漓尽致,居然唱出了一场“阵斩伪皇”的精彩大戏,而且唱的满堂喝彩。

  对于时机的把握,对于历史大势的运用,甚至是临场发挥的程度,都远远超出了苏子朋的预期设想。

  “阵斩皇太极之事,你做的很好,比我想象中还要好。”在第一时间表示了对李乙丑的肯定之后,苏子朋马上就说道:“尤其是你恳请崇祯皇帝给淮扬民练命名的事情上,做的恰到好处。”

  让淮扬民练彻底游离在大明朝体制之外,这本就是早就研究过的事情,为的就是尽可能少的受到历史的局限和现实当中的掣肘。按照苏子朋原本的安排,这是一个比较棘手而且非常麻烦的事情,就算做的比较顺利也要等到崇祯朝灭亡南明小朝廷之后才有可能实现,想不到的是,李乙丑居然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之内就实现了这个战略级别的目标。

  东昌一战,给李乙丑带来了巨大的声望和雄厚的政治资本,同时为淮扬民练的独立属性奠定了基础,确实可以算是辉煌大胜,但这场胜利的代价太大了。

  在频繁的高密度作战当中,民兵们的伤亡非常之大,虽然一直都在用辅兵来进行补充,总的伤亡数字依旧近半。如果单纯从战兵的总数来看的话,这个数字已经大到了不可接受的程度。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被称为天下第一虎贲强兵的淮扬民练已经打残了,短时间内不具备再进行一场大战的能力。

  对于抽屉另一头的苏子朋而言,这不是很大的问题。

  毕竟淮扬民练的架子早就搭建起来,还有相当数量在战火中淬炼出来的老兵。把这些老兵作为骨干抽调出来,填新兵进去,经过五到七个月的训练之后,就可以恢复元气了。甚至可以以此胜利为契机,大肆整军备武扩充实力。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血火考验,不管装备有多强,也不管训练的多么好,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军队。

  对于抽屉这头的李乙丑而言,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感受:

  人不是地里的野草,死了就是死了,永远都不可能再活过来。战死沙场的兄弟们全都是有血有肉的大活人,每一个士卒都是别人的父兄子弟,每一个战死者的背后都有一个破碎的家庭。此一战虽辉煌,却是用无数孤儿寡妇的眼泪堆砌起来的。

  拥有切身感受的李乙丑绝对不会如苏子朋那样,把这些战死的弟兄看做是一堆枯燥的伤亡数字。虽然可以再次招募新兵,虽然淮扬民练的实力可以再次恢复,但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那一连串曾经熟悉的名字却再也回不来了。

  “当此民族危亡之际,当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苏子朋当然不会说出“一将功成万骨枯”之类的话语,只是反复的强调民族和牺牲之间的关系。对于苏子朋而言,这两个紧密相连的字眼儿更多是一个激荡人心的口号。

  但是对于李乙丑来说,就是最切身的体会了。

  民族观念,苏子朋是李乙丑的启蒙者,在反复强调之下,李乙丑已经有了非常朴素的民族观念,总是不自觉的把民族利益置于家、国利益之上,这也完全符合苏子朋的期许。

  “在民族利益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牺牲的。放下纠结在你心中的那些妇人之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在民族利益面前,你所在的大明朝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至于个人的牺牲,更是完全必要的,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应对将来的灾难,都是为了民族的利益一定要付出的代价……”

  “我懂了,只是心里有些不忍而已。”

  “想想扬州十日,你还会不忍吗?”

  那泼天一般的血光,仿佛兜头浇下的冰水,立刻就让李乙丑明白了自己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这个时代不需要仁者。

  “多谢苏兄当头棒喝,乙丑明白了,再不会有此妇人之仁。”

  10

  并没有花费太多的力气,就顺利的把李乙丑内心深处那一丝不应有的软弱给抹去了。

  和往日的“笔谈”没有什么分别,二人之间的交流很快就转到了当前做需要解决的那些问题:“苏兄,此一战损耗太大……”

  除了高的吓死人的伤亡数字之外,物资的损耗也高的惊人。

  损坏的器械和甲胄需要修理,消耗的被服、军资也需要补充,战后的抚恤也要下发,各种善后事宜都亟待解决。等等等等这些归根结底就只剩下最后一个东西:钱粮!

  打仗打的就是钱和粮,这是万古不亘的道理,即便是在三百多年以后苏子朋所处的那个时代,后勤依旧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条件。

  虽然在东昌血战中有所缴获,而且缴获的数字非常之大,勉勉强强够应付这一战的损耗,却完全不足以支撑淮扬民练进一步扩充。

  哪怕是按照既有的规模和开支程度,能不能支撑到过年都很难说。

  以前缺钱少粮的时候,还可以找当地的钱号借贷,现如今连利息都没有还上,已不可能再借的出来。

  对此,苏子朋早有准备。

  他的办法非常简单,只有一个字:骗!

  “如今你是朝廷钦命的荡虏将军,军中细务有便宜行事的权利,如果你把军中的职位卖给淮扬、江南的富户盐商,应该可以筹到不少银子吧?”

  卖官鬻爵,自古就是官场上筹集钱财的重要手段,历朝历代的朝廷都有捐班的先例。有钱人拿出点钱财,买一个官职,和取所需而已。

  卖官职当然不失为解决财务危机的办法,但是卖军职的话……

  把有钱人家的子弟塞进军营为官,直接导致淮扬民练的战斗力下降是个必然的问题,还会引起组织度的糜烂,这个先例可不能开呀。

  前番在钱号借贷之时,隆丰号的吕掌柜就透露这个意思,理所当然的被李乙丑严词拒绝。想不到的是,苏子朋居然又提起此事。

  “此一时彼一时嘛,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我希望你尽快做这件事情,尽快把银钱筹集上来……”

  现在的淮扬民练声望正隆,要是卖出军中职位,肯定会有很多富户趋之若鹜,自然会顺顺当当的筹集到一大笔银钱。问题是这么做的副作用太大了,真要这么干的话,淮扬民练基本上也就等于是废掉了。

  中低层军官是基础,要是充斥着那些脑满肠肥的商贾,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放心吧,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你只管去卖官,能卖多少卖多少,等你把银子拿到手之后,用绳子也好,用刀子也罢,将那些人赶出去,或者直接杀掉也可以……”

  啊!

  李乙丑惊的目瞪口呆。

  扬州盐商和地方大员甚至和朝廷勋贵之间的关系最是复杂,盘根错节根本就理不清楚,真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是盐商的银子那么好拿的话,朝廷早就动手宰肥猪了,焉能等到今日?

  “哼,连朝廷都要没有了,还在乎几个盐商?他们有门路有后台又能怎么样?只要北方剧变一起,你随随便便给他们安上几个罪名就行。我还就不信了,你堂堂的荡虏将军连几个盐商都吃不下?”

  “我当然不怕那些盐商,只是担心他们背后的势力。盐商和南京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

  “管他和南京有什么关系,到了那个时候,你就是手握重兵的一方势力,隔江相对,不是诸侯也就是诸侯了。江南那边拉拢你都唯恐不及,会为了几个盐商和你翻脸吗?”

  苏子朋非常清楚将来的局势会混乱到什么程度,所以一点都不在乎南京那边的反应。

  为了打造淮扬民练,或者说是为了民族的利益,没有什么不能做!

继续阅读:第74章 盐贩子查私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遥控大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