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如同曲阜所猜测的那样,事情发酵了不到半天的功夫,消息就传到了太后那里,太后顿时就坐不住了。
说起来,太后知道此事,还是平帝的功劳。
京兆尹本想把事情压下去,结果没成功,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的,说什么的都有。有说曲阜狠毒的,自己的亲生女儿说杀都能杀,虎毒还不食子呢,这简直比畜生都不如,进而联想到当初曲阜还是左相的时候,因为人家安王病重,转头就投向了康王,还把自己的女儿献了出去,背叛和跪舔的样子简直不要太难看,这样的人一点道德底线都没有,也无怪乎能做出这样狠毒的事情来。也有说曲家女不成人的。曲玲身为嫡女竟然跟人私通,还怀了野种,简直是淫奔无耻,浪荡丧德,曲琳儿身为女儿,却状告亲生父亲,也是无情无义,不孝不悌的狠毒玩意,总之一句话,曲家的家教坏了,无论嫡女庶女,没有一个好的。总之,提起曲家来,没有一个不“呸”一声骂一句的,仿佛不这样就不能表明自己对曲家的厌恶似的。这一下波及面就有些广了,曲家传世百年,也是一个大家族。在这个做人做事做官都极其注重名声的时代,因为曲阜一家子的事情,所有的曲家人,无论男女,都被骂惨了,男的前途受阻,女的婚姻受阻,出嫁女更是有被休弃回娘家的,一时间曲家其他的族人算是恨毒了曲阜一家子,但又碍于太后的面子,不能跟曲阜一家划清界限,无奈之下,只能跑进宫找皇帝哭诉,希望皇帝能给他们做主。
来的是曲家的族老,之前曾经担任过国子监祭酒,虽然已经退了,曾经的脸面还在,回来求见皇帝,下面人通报上去,平帝就见了。
听这个族老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完,平帝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把京兆尹叫过来问清楚了事情的经过,平帝都懵了,“好端端的,曲琳儿为什么跑去告生父?”她也不信曲琳儿是为曲玲出头。
京兆尹这半天也没闲着,别看感恩公府只是虚爵之家,但人家好歹是皇帝的外家,上面太后也还活着,谁知道皇帝什么时候想起感恩公府的好来,把人家提拔上去啊?就算不提拔,有太后在一天,感恩公府就不容人欺辱。
这摆明了往感恩公府头上泼脏水的事情,能有那么简单了?打发走曲琳儿,京兆尹和心腹一商议,没急着查曲玲的死因,先把曲琳儿来告状的缘由捋清楚——这要是曲琳儿因为不满娘家,自己跑过来告状还好说;要是受了别人指使,借以诬赖曲家的名声,那就得另议了,京兆府可不做她的帮凶,也不掺和权贵之间的争斗。
他这边刚把原因查清楚了,就收到皇帝的传召,问起此事。
京兆尹额头冒汗,心里大呼庆幸,幸好他查了,不然皇上问起来他不知道缘由,岂不是显得他很无能。
京兆尹抿抿唇,把自己查到的消息说了一遍,“……曲侍妾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的,多次派人回娘家求助,都被撵了出来,据说还被骂的不轻。曲侍妾早就对娘家人不满,昨日里又被王府的几个下人欺辱奚落,似乎还挨了打,今日里她就跑过来告状,微臣以为,这大约是故意报复娘家。”没查到这些的时候,他也觉得曲琳儿不像样,为人子女的,怎么能告生父呢?简直不孝至极!但是查到这些事情后,他觉得曲琳儿做的不对的同时,对曲琳儿的行为也有了理解,毕竟当初曲琳儿是娘家人送过去给康王做侍妾的,现在被逼的走投无路,曲家也有一部分责任,曲家不但不帮忙,还落井下石,换成谁谁心里能不恨?到底是一家子骨肉,你感恩公府吃香的喝辣的,锦衣玉食,这边连吃糠咽菜都觉得奢侈;你们手指头缝里面漏一些,就能让她过几天好日子,稍微张张嘴帮帮忙,就能帮她脱离苦海,偏你们不但不帮忙,还狠踩几脚……啧,京兆尹都懒得评价感恩公府的做法了,只能说他们活该!
平帝,“……”
平帝心里和京兆尹一个想法,觉得感恩公府活该。但曲家人的凉薄他早就知道,听到京兆尹这么说倒也没有多意外,只是心里对曲家人更加厌恶。
他厌恶了,就不太想管这事,把曲家族老和京兆尹打发走,转头就去了慈宁宫,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跟太后说了,半点不担心太后受得住受不住。太后心性坚韧又凉薄,他觉得太后哪怕生气,也只是气曲家人做事不周,带累了自己的名声,要说为这气坏了身体,不至于。
横竖太后闲着也是闲着,给她找点事情做,也省的她见天的盯着他,让他选秀。
事情说完了,平帝话音一转,“宫里的两位表妹……”
太后果然被气到了,“胡说八道,一派胡言,玲儿是哀家看着长大的,怎么会做这种不要脸的事情……让她们俩回去,哀家没工夫理会她们!两个蠢货,看了就头疼。”太后心里面明白,哪怕她压着曲琳儿把事情澄清了,曲家人的名声也坏了,曲家女再想进宫也不可能了,皇上不会同意,大臣们也不会允许。既然如此,曲家女再留在宫里也没必要了,不如打发了痛快。
平帝点头,“朕知道了。母后千万保重凤体,不要为这些不相干的人生气。”
太后,“……什么不相干的人?那是你舅舅一家,你母后我也姓曲!”
平帝神色平淡,“母后既然嫁入皇家,就是皇家人,和曲家没有干系,谁敢因此说母后什么,朕必不轻饶。”
看平帝向着自己,太后脸色好一些,“你的孝心哀家知道,但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哀家到底是从曲家出来的,娘家人名声毁了,哀家又有什么好处?指不定哪天会有人借着此时攻讦哀家。哀家受点委屈不怕,就怕人们借此把脏水泼到你身上。所以,此时哀家一定会查清楚,看到底是谁再捣鬼!”
平帝无可无不可,他现在已经是皇帝了,除非有人想谋反,不然谁敢往他身上泼脏水?不怕被诛九族?要是有人想谋反,即便没有此事,也会造谣出别的事情来,防范没有用,遇到造反的人就是狠狠地打就行。
“母后想查就查吧,有什么需要做的,就让耿峰去做。”耿峰原来是平帝身边的暗卫头领,平帝登基后,耿峰就被提拔为禁卫军统领。
有了平帝这句话,太后也不客气,直接派人去康王府宣召曲琳儿。作为女人的直觉,太后第一反应就是这事是皇后的手笔,但是她没有证据。所以就想把曲琳儿抓进宫,从曲琳儿嘴里撬出证据来。结果,太后派出去的人扑了一空,一打听,才知道曲侍妾在府里面听说娘家人找她后,带着丫鬟回感恩公府了。
这些人又赶往感恩公府询问,感恩公曲行止都懵了,“曲琳儿回来了?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宣召的人,“……”你是这府里面的主人,你都不知道,你来问我?
好歹曲行止不蠢,忙着把管家叫过来询问。
管家也有点懵,他管着一府的事情,平日里也忙,寻常的小事根本不会报到他这里,又问二管家,看门的门房……
一通询问下来,得到的消息是,曲琳儿确实回了感恩公府,有人见她往老夫人住的院子那边去了,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也就是说,曲琳儿一个大活人,在感恩公府消失了!
这怎么可能?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怎么会消失?
但确实是找遍了整个感恩公府都没有见到人影,陈氏和曲阜一口咬定压根没见过曲琳儿。宣召的人自然不信,联想到之前的传言,心里怀疑曲琳儿是不是被感恩公府的人暗害了。到底是太后的娘家,宣召的人不敢乱说,把怀疑压在心底,回皇宫复命。
太后听了又惊又怒,骂道“陈氏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贱人!蠢货!她以为把人弄死了就没事了?错!人们只会觉得曲琳儿之前告状说的都是真的,只会觉得曲家这是被戳中痛脚,才杀人泄恨!曲琳儿一死,泼在曲家人身上的这盆脏水再也洗不清了!”以太后对陈氏和自家哥哥的了解,她相信这两人绝对能做出杀人泄恨的事情来。曲阜是她的亲哥哥,她不想骂,就只能骂陈氏,曲家现在这样,都是陈氏这蠢女人害的!
气不过的太后真想下旨骂陈氏一顿,但她不能,要是骂陈氏,不是坐实了曲家人杀女的事情?憋屈不已的太后只能逼着陈氏交人,哪怕是交出来一个死人呢,她也能想想办法把事情糊弄过去。
陈氏收到太后的懿旨后又气愤又憋屈又着急。气愤的是太后有什么不好的事儿都往她身上推,憋屈的是,她确实是想杀了曲琳儿,但她只是想想,压根就没动手好吧?!着急的是太后让她交出曲琳儿,康王府出事后,她见都没见过曲琳儿,怎么交出来?
陈氏急的满嘴包,下令让人刮地三尺找人。
此时,被人们找疯了的曲琳儿已经出了城,穿着一身丫鬟的衣服灰头土脸的打扮,笑的确实明朗开怀,对身后送行的人道,“回去告诉你家主人,我此生此世都不会再踏入京城,让他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