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太妃从年前就开始为安王物色王妃,只是一直没有着落。
心里正着急着,前几天娘家大嫂来访,有意把女儿曲玲许配给自家儿子。
因为多年前云太妃提过两家相互接亲的事,被娘家大嫂拒绝,云太妃心里对娘家人就有了隔阂。
故此,娘家大嫂过来提这件事的时候她没有立马答应,而是借口再拖延几天。
也不是她不乐意,只是想起多年前被拒绝的事情心里有气,故意要晾一晾娘家人。
眼看着火候差不多了,当年的一口气也出了,就想找安王过来商量此事,正巧,安王过来跟她说出城修养的事情,云太妃心思一转,有了主意,“你大舅母前几日过来还跟我抱怨,说你这孩子大了,反而不爱往外祖父家走动。要母妃说,咱们都是骨肉至亲,哪里有什么隔阂,就是你大舅母想的多。既然你要去庄子上修养,不如将你曲玲表妹也带过去,一来有人给你做个伴,热闹热闹,你自己在那边也不烦闷;二来也让你大舅母安安心,省的整日里胡思乱想的,你觉得怎么样?”
云太妃知道当年拒婚的事情被安王知道了,这孩子嘴上不说,心里却记着,从那之后就不爱往他外祖家去了。
她心疼自己儿子受了委屈,见儿子不乐意和舅舅家接触,也就没逼他。现在大嫂已经有了悔意,她也晾了对方好几天,出了那口气,就没必要再别着。
早点把心结解开了,自己儿子娶了自家侄女也算是了了她一桩心愿,且儿子还能得到一份助力。以后不管哪个王爷登基为帝,有左相府做支撑,也不怕儿子日子难过。
心里有了这些想头,云太妃才极力撮合安王和曲玲,为两人制造机会。
安王一听云太妃这话,就知道什么意思。
皱眉,不乐意道,“曲玲表妹年纪已经不小了,和我到庄子上去住,虽说是亲戚,也毕竟男女有别,没的伤了表妹的名节,还是算了吧。”
云太妃火热的心头就被泼了一盆冷水,“你看不上你表妹?”
昭帝皱皱眉,“表妹如何与儿子有何干系?哪里说得上什么看上看不上。”明摆着的意思就是对他这个表妹不感冒。
云太妃在宫里呆了半辈子,哪里听不出他的意思,皱眉,挥手把屋里的奴才们都打发出去,这才看着安王问,“你跟母妃说句实话,你是不是还记恨着你外祖一家?”
“母妃这话从何说起?外祖一家是儿子的至亲骨肉,儿子记恨他们做什么?”安王惊讶道。
看安王的表现,云太妃拿不准他心里的想法,干脆直说,“前几天你大舅母过来一趟,说起曲玲那丫头的婚事。言语之中你大舅母十分看好你。曲玲那丫头是我从小看大的,性子活泼一些,却伶俐聪明,规矩礼仪都是好的,容貌也出挑,家世自不必说,又是亲戚。你现在老大不小了,婚事一直没有着落,母妃琢磨着曲玲这丫头给你做正妃就甚好。你自己觉得呢?”
安王想也不想道,“儿子体弱,经不起闹腾。”这意思就是不乐意。
云太妃却不死心,“你表妹活泼是活泼,跟闹腾却沾不上边。她又是个行事有分寸的,哪里会打扰到你。你们小孩子家也好长时间没有接触了,彼此的性子怕是不了解,不如这样,你也别急着答复母妃,横竖你表妹在家里也没事,你这次去庄子上就让她陪着,要是怕别人传闲话,就让行之跟着,人多也热闹一些。”
“不用,儿子这么多年习惯了一个人,庄子里人多了反而打扰儿子修养,母妃就不必费心了。儿子那边还有事,就先告辞了。”说着,也不等云太妃说什么,起身就走。
看人出了屋子,云太妃才回过神来,拧眉看着齐嬷嬷叹口气,“澈儿还是怪上他大舅舅一家了。”
齐嬷嬷安慰道,“王爷不过一时钻了牛角尖,拐不过弯来,等想明白了就好了。太妃不必担心。”
云太妃再叹气,“但愿吧。澈儿这王妃该怎么办?澈儿今年都二十一了,寻常人家的孩子,这年纪都当父亲了。”
“王爷的亲事急不来,以奴婢的意思,等王爷从庄子上回来后,太妃不如把表姑娘接到府里,对外就说是来和您作伴。让表姑娘和王爷多接触接触,兴许就好了——王爷小的时候可是很喜欢带着表姑娘玩的。”
“说的也是。”云太妃想想,笑道,“还是你有主意,就按你说的办。”
梁王最近忙得焦头烂额。
先是从来不参与党争的寿亲王府不知道什么原因,开始缕缕在朝堂上弹劾定国公府,给定国公府下绊子,后面通州那边传来消息,通州王家全力打压梁王府在通州的产业,连他们安置在那边的钉子都给拔除了。
梁王收到这个消息后,急得冒火,后来到定国公府一问才知道,定国公竟然派人刺杀通州王家的嫡女王馥璩,不但刺杀失败,还被人抓住了把柄。
王馥璩是寿亲王府的准世子妃,定国公府这样做,等于根本没把寿亲王府放在眼里,怪不得寿亲王翻脸。
梁王知道这个原因后,气的差点吐血。
他这些日子拉拢各方势力,用尽了手段,就是想把西大营的军队拽到手里。
就因为定国公做的这件蠢事,他在西大营那边的动作也被寿亲王盯上了,害的他现在动也不敢动,就怕寿亲王抓到把柄。
梁王现在的心情已经不是用郁闷和糟心可以形容了,如果可以,他都想把定国公打一顿。真是脑子进水了,好好的,招惹寿亲王做什么?寿亲王是那么好惹的么?
“王爷,安王府那边有消息传过来了。”
谋士汪明从外面走进来。
梁王没精打采的看他一眼,“什么消息?”
汪明一脸喜意,“安王旧疾复发,去庄子上修养了。”
梁王猛地来了精神,“真的?”
“千真万确!”
“太好了!”这可是这段日子以来第一个好消息,梁王顿觉这些日子的郁气也消散了不少,大笑道,“真是老天有眼,看他还帮着成王算计本王,活该!也不知道那病秧子身体能不能活过二十五岁呢,就这么蹦跶,早该死了才好!”
汪明心里很看不上梁王这种小家子气的行为,明知道安王的身子骨不能成事,偏偏因为小时候的一点嫉妒之心就对安王下死手,结果倒好,引得安王反击了,不说想办法解决,却躲在屋子里咒骂;现在安王去修养了,又是这样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
要不是他早就投在了梁王门下,面对这样心胸狭隘的主子,他都不想伺候。
不过也只能心里想想,该做的事情还得要做。
“在下还听说,左相府有意和安王结亲。”
“他们两家子本就是姻亲,结亲也不奇怪。”梁王挥挥手,不在意道。
“左相是个油滑的人物,在下听说早些年云太妃就有和左相府亲上加亲的意思,只是当时左相没有同意,这件事就不了了之。现在左相竟然主动提来要联姻,王爷不觉得这件事情奇怪么?”
“有什么奇怪的?当时左相或许是觉得自家孩子年纪小,所以没同意;现在孩子长大了,也就没什么好阻拦的了。”左相府是云太妃的外家,梁王虽然没有刻意打压过左相府,却也没想着拉拢——谁知道拉拢过来的相府是盟友还是探子。
汪明继续道,“王爷可知道当年左相为何不同意和安王结亲么?”
梁王瞅了他一眼,“不是因为年龄小?”
“自然不是。结亲又不是成亲。若是当时左相有意,可以先让自家孙女和安王定了亲,等孩子长大后再成亲。”
“那先生以为,当时左相为何不同意?”梁王听汪明说的严肃,神情不自觉的也认真起来。
“在下刚才说了,左相为人圆滑市侩,做事情先要考虑自身的利益。当年左相不肯和安王结亲,在下以为,是因为左相不看好安王,确切的说,是不看好安王的身体。”汪明一字一顿道。
梁王虽然为人自大,却不是傻子。
听了汪明的话,立刻反应过来,“你的意思,现在左相同意和安王结亲,是因为安王的身体好转了?”
这可真不是一个好消息!
汪明点头,“在下有此猜测。”
“可是,先生刚才不是说安王旧疾复发,去城外庄子上修养了么?”
汪明捻捻胡子,“这也是在下不解之处。无论如何,既然安王冒了尖,没可能这么快就沉下去。王爷还是多注意他一些的好。”
梁王点点头,“本王这就安排人去查安王,看他的身体到底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