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个高大魁梧的人走上一步拜道:“陛下,这宋江确是长相不错,可依老臣看来他体质羸弱,文才老臣不得而知,领军却是不妥。”说话却是声若金石。
话音刚落,一个老者颤巍巍的说道:“童枢密此言差矣,本朝历来是文人领军,按你的说法是太祖太宗都错了?”宋江闻言心下吃惊,这汉子便是童贯?童贯不是阉人么,怎的如此模样?想必那老者必是蔡太师了,年过七旬确实有些老迈了。
童贯被蔡京直接扣上一顶大帽子,噎得说不出话来,急忙跪下请罪。徽宗不以为意:“算了,就我看见宋江,也觉得该是金榜簪花时才该见到的人物,不会像是义勇民军的首领。”说到这里,徽宗皇帝的兴致来了,亲切问道:“宋江,你诗词倒也有些功底,最近可有新诗?不妨吟来听听。”这些才是咱们道君皇帝的至爱,至于那些军国之事,都要统统靠边站。
宋江有些犹豫,下意识眼角瞥向蔡京,只见蔡京微微点头,心里将历代词人拜了一个遍,这才应承道:“启禀陛下,草民最近新诗不曾得作,不过前些日出游有感填了首新曲,倒是怕污了陛下圣听。”
徽宗言道:“无妨,尽管道来,让朕与诸位臣工听听。”
宋江声音微叹唱道:“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夜归儿女话灯前,今也有言,古也有言 ;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南山空谷书一卷,疯也痴癫,狂也痴癫。”
宋江此词吟完,殿中人面面相觑,这词是好词,意境非凡。不过词中大是归隐之意,也不知他是如何做的。徽宗品鉴一会:“宋江,你这山坡羊确是好词,不过你年方二十,怎生得渊明之志?”
宋江躬身道:“回禀陛下,草民自幼身世多迭,历经家中变化,哪有这份心境。那日见水泊边农家,一家人喜笑妍妍,此曲却是写的旁人与草民无关,请陛下恕罪。”殿内人大多感叹,徽宗叹道:“真是磨难出才子,你也不必感伤。”殿内还有两人一直在关注着宋江,那便是刘延庆和折可求,他们接到童贯书信,要他们领手下精锐赴京,与济州义勇演武,初始还以为宋江应该是个膀大腰圆的彪形大汉,不想却是如此俊俏的小后生。
刘延庆有些疑问,自己西军是久战雄师,和这样的民军演武,那不是要贻笑大方,胜了是胜之不武,万一马有失蹄那还有脸见人?可是童枢密待自己恩重,也不好说什么,折可求也是不愿意,他已经打听到了,这民军是蔡太师一力保荐,和太师定是有些关联。再说就算胜了民军也没有什么脸面,还要得罪蔡太师,这是何苦由来?他和童贯并无什么深交,不必顾忌太多。折可求趁着徽宗说完,上前一步朗声说道:“陛下,是否便是这宋江小郎君要和我河东军演武?”
徽宗点头:“正是,卿有何话要说?”折可求俯首辞道:“折可求请陛下收回成命,想我河东军与西夏交手百年,身经百战,与一个结社数月的民军演武,胜之不武。”
听见他忽然说出这话,殿内人都是惊了一惊,蔡京内心大大高兴,他对演武能胜不报什么希望,虽是蔡绦昨日回来,说宋江自认能赢一场,可蔡绦自己都未必相信。现在折可存自己提出不比那是好事,省得义勇输了童贯又要借题发挥。
童贯自是不高兴,恨不得把折可存拽回来,高俅倒是无所谓,折可存的话是明显不把宋江义勇放在眼里,也算是给他出气。徽宗也在犹豫着,他虽是喜欢看热闹,可折可存的话也有些道理,拿几个月的民军和大宋戍边的精锐一起演武,却是有些摆明了欺负人,其余大臣各个眼观鼻,鼻观心只当自己是空气,谁也不啃声。
不想忽然有人站出来说话了,只见衣裙飘飘却是帝姬福金满脸通红的站了出来:“折将军,济州义勇虽是民军,可就连汴京可盛传他们的大名,你怎能如此的无礼?胜之不武?和义勇演武你便一定会赢?若是输了又如何?”
宋江低着头听见此话,心中叫苦。他听见折可求不愿意演武心里正在高兴,这面子他是无所谓的,关键是败了之后的后果。他记得蔡绦的言语,淮南回来战马便没有问题,而且还会保荐他为北伐先锋。对宋江来说,既然阻止不了北伐,那么就自己加入进去,多少也能改变和挽救一些。他对这次演武实在也没有什么信心,那两支军队都是久战精兵,何况到现在他还不知道演武是怎么个演法,心里自是没底。
不想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竟然说出这种话来挤兑折可求。折可求怎么受得了这么明目张胆的挑衅,可惜对方是公主,他早便反唇相讥了。折可求心中大怒,脸上却没表现出来,躬身道:“如是公主要看,那老臣便遵命便是。若是输了,”他转头看看宋江,“若是我河东军输了,条件任他宋江开口,只要我折可求可办到一定不违此诺。”
宋江心里也不知将这公主骂了几遍,听折可求的语气,怕是不能善了。刘延庆无奈的很,这折可求不比了,他也就顺路下坡,可半路杀出个公主,真叫他徒呼奈何。种家兄弟捋着胡须心底暗笑,他们与童贯不和,这刘延庆却是西军中的叛逆,投靠的童贯。他们自是希望越热闹越好,反正赢了民军也没什么光彩,输了可就好看了。
殿中人人要比,官家也是喜欢热闹,管他谁胜谁败,他只要个高兴。只把宋江和蔡京弄得摇头叹气。宋江见事已至此,躲是躲不过了,不如反客为主,先定下章程,还有一线希望。
宋江躬身说道:“陛下,草民也听说陛下要我义勇参加三场演武,可却是无人告诉我这演武究竟是怎么个演法?还请陛下着人告知。”
徽宗感觉奇怪:“童贯高俅,你们说要演武,怎么到今日都不说与人知,莫非你们准备自己上去演?”童贯高俅本就是故意不告诉宋江的,蔡京又是文人,根本不懂什么演武之道,他们就是要给自家十足十的把握能赢。
高俅故作吃惊:“宋江,昨日我不是派人去接尔等,他未曾告知于你么?”宋江昨天便攒下的火气不知怎么的爆发了出来,讥讽道:“高太尉府衙中的人自是高人一等,怎么会与我等这贱民说话?不是得人相助,恐怕我义勇民军俱已饿死在汴梁了。”
高俅大怒:“宋江,你不过一介草民,如何敢与我这等说话?”
宋江胸膛一挺,也不再低头:“高太尉,我是草民不错,不要忘记你曾经也是草民,现场的哪一位祖辈不是草民?孟子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圣人都说草民比社稷还要重要,怎么就不能与你这么说话了?难道你觉得自己比社稷更重吗?还是你觉得这天下只有你高太尉一人最是尊贵,没有人可以和你直面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