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急忙命人赶了便走,临走还不忘给今日带着自己选马的马丁塞上点钱财,以算作今日的辛苦之资。马丁心中喜悦自是千恩万谢不提。
宋江带着人赶着五千骏马,不再方便走城内经过,唯有绕城而行。
虽是午饭未食,可众人都是精神抖擞,现在义勇军可是都要变作骑军了。
本身义勇便有近两千匹战马,上次埋伏折可存又赚得二千匹,现在徽宗大方的下发五千匹,这样算算,便有九千匹战马。等到组起九千骑军,严加训练,这天下大可去得,便是金军也可战上一战了。
宋江义气风发、满腹豪情的赶着马匹回到大营,大营中留守的弟兄看着这几千匹战马进营都是欢呼不止!有性急的纷纷上来想要摸上一摸,被马匹一撅踢倒,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安排好了马匹,宋江算是松了口气,今日也算是辛苦的很,宋江回到房中,想要早些歇息。不想到了房中不到片刻,吴加亮拿着几张帖子敲门走了进来,宋江问道:“都是谁的帖子?”
吴加亮翻了翻:“有好些我没拿来,这些是不太好推的,便拿来你过过目,至于去或不去你自己拿个主意。”
宋江接过请帖,最上面的便是郓王赵楷发来的,宋江看这赵楷的帖子不知怎么一下便想起福金来,这帖子约的是明日中午,宋江轻轻把帖子放在一旁。
又看着下面一张,侯蒙?户部尚书侯蒙?宋江奇怪起来,这侯蒙在历史上不是被蔡京贬到淮南去了么?怎么还在户部,莫非又是因为我出现改变了历史?
这帖子确实定的今天晚上,宋江看看时辰,现在已是申时,离这帖子上的时间还有个把时辰。这侯蒙也算是北宋末年的一个良臣,当初自己新建义勇之时也是得他之助,这是非去不可的。
再看下面的帖子,约莫三四张,各是朝中四五品大员的请柬,宋江现在哪里有那时间和精力去搭理这些人,不过也不可这样生生推掉。
宋江考虑一下,交代吴加亮道:“你去备下几份礼物,明日亲自给这几位大人送去,就说我身体不适不能亲自登门拜访,还请他们原谅。”
吴加亮应了,宋江看看时间不过个把时辰又要出去,也不再休息,自己今日忙了一日,身上也是脏得很,便唤自己亲兵打些水来自己梳洗一下,以免满身尘土的出去赴宴太不礼貌。
梳洗过后,换上一身洁净的衣服,宋江也不带人,骑上自己那匹踏雪,便懒洋洋的遛进了汴京城。
没人能认出现在这个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年轻人便是宋江,他这时穿着一身圆领青袍,头发用根黑绳随意扎了一下,半是披覆在脸上,其他什么装饰也无,正是清清爽爽的翩翩少年。
谁又会将他和昨日大显神威的义勇军首领放在一起比较?
宋江晃晃悠悠的侧骑着踏雪进了东京城,贪婪的四处看这太平盛世的繁荣。巧的很,侯蒙约他之处也是在潘楼,其实想想也不算太奇怪,潘楼乃汴京第一大酒楼,自是达官显贵们宴客的首选之地。
这一路慢慢的走,宋江倒是将盛世繁华,古代风情看了个饱。
说真的,这宋朝实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异数。自宋之前,所有商家做生意,都是在政府划定的一个区域里面进行的,所谓“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便是这个意思,且每个夜晚都是要宵禁的。
还是从宋代开始,打破了这集市规格,将商家从集市里面解放出来,改成了沿街店铺,并且取消了宵禁,开了夜市。这汴梁城是全世界的第一个不夜城。
再长的路也有到的时候,宋江终是到了潘楼。离得潘楼尚远,就远远看见潘楼灯火通明,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店伙计老远迎上来牵住马匹:“这位公子可是有约?”宋江下马问道:“侯相公在哪个房间?”
伙计忙道:“在三楼,小的唤人带您前去。”说着向店内招呼一下,自己牵起马匹去后院安置。
店内自然是有人出来引路,到得三楼更是巧的很,不正是前几日和赵楷福金一起喝酒的那间。
伙计和里面打了招呼,打开门宋江进到里面,在座人不多,只有三个人。
自己曾有一面之缘的老者端坐上首,在他下面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身材消瘦,脸瘦而长。另外一个人年轻许多,正是那济州通判张子建。
宋江走了进去,房间中有三人,其中两人都是识得。
见到宋江进来,张子建也是喜悦,上次一别已是数月不见。
他站起身来,给宋江寒暄一下再开始介绍:“这位是我恩师,这位宗泽老大人。”
宋江一一见礼,侯蒙亲热的招呼宋江坐下。宗泽对宋江笑道:“我和你还是有缘,几日前有老友在这和我欢聚,和你有过几句闲聊,那时我身负朝廷罪责,不便见你,不想今日还是见着了。”
宋江也陪笑道:“自是有缘。”
张子建见人已到齐,唤伙计开宴,回头怪道:“三郎,你如今名声大了,架子也是大了不少,竟然姗姗来迟要两位大人等你。”
宋江确是刻意压着时间来的,他平生最不爱的事情便是等人。宋江也不说话,只是笑笑站起给两位老者陪个不是。
侯蒙却在帮宋江解释:“这也不能怪文启,子建有所不知,今日他是到夷山马场领取战马去了。想必一日奔波劳累不堪,能来赴老朽之约我已是高兴的很。”
宋江连忙起身说道不敢。张子建惊讶问道:“文启,我今日方到不明事由,我只听说你昨日是威风八面,可你怎的去夷山领马?”
宋江微微一笑,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宋江不知怎么答话,侯蒙开口道:“这事情说来也是话长,知道原委的人不多,老夫倒是知道得详细,既然文启不愿开口,我便讲于你们听听。”接着他便把那日集英殿上的事情讲述一遍,却又说出了一件连宋江都不知道得事情。
原来那天宋江到达湖心岛之前,蔡京在官家面前感叹了一句:“要是有五千义勇这般不畏生死的精兵为先锋,伐辽之事易耳。”
这句话说的颇为小声,在场便只有几人听到。这才引得官家有将义勇民军收归禁军之心,故拨了战马五千给义勇之事。
宋江这才明白,原来这五千匹马中还有这般缘故,不禁感叹着蔡京当真是对官家了如指掌,只消一句话便可让人上天下地。侯蒙说完此事,目不转睛的看着宋江忽然问道:“文启,听说你与蔡京二子蔡绦关系密切,不知此话属实?”
宋江坦然道:“的确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