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 宋军要做什么
神奇的猫2015-12-21 17:182,465

  宋江带着义勇军的将士,押着辽主和诸多大臣,在阵亡的义勇烈士墓前徘徊一周,洒下无数的泪水,再次开始了新的征程。

  残阳如血,一支军马迎着落日向前驰去,漫漫草原之上,风声呼啸中、战马嘶鸣声里,不断有嘹亮的军歌前后响起。

  影子跟在宋江后面,好奇的左右打量着这支军队。那夜宋江叫她离开,不再准许她在军中停留,不想第二日她竟然又远远的跟在了大军之后。宋江无奈之下,与其让她远远辍着,还不如带在自己身边。虽然她是一个杀手,可毕竟也是一个女孩子,要是这样扔在外面实在有些于心不忍。

  宋江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种临时起意,竟然在对阵萧德里底之时给自己捡回了一条性命,当真是始料未及。看来自己还是人品好,好事要常做,宋江如是想着。

  大军之中,李纲阴沉着脸行进在耶律延禧身后。自从辽主被捉之后,他就变成了耶律延禧的影子,基本上只要能看见耶律延禧,就能看见李纲。不过这也无可厚非,耶律延禧是辽国皇帝,是这北上之行的最大战果,也可以说应该是大宋立朝百年以来,最大的战功!

  到现在,李纲依旧无法控制自己心中的激荡,总会不由自主的跟在耶律延禧身边,生怕眼睛一眨,辽主就会消失不见。

  至于他脸色不愉的原因,正是因为这支队伍中少了不少人,耶律延禧的亲军,那些投降的辽军们不见了!他心里明白,那些人应该是死了,被宋江杀了,他不相信宋江会把那些人放走。虽然他知道宋江这么做也是为了大军的安危着想,可他始终无法去接受这个事实。

  不光李纲发现了这件事情,耶律延禧和被押解在军中的辽臣们早在大军启程之时就发觉了。不过他们并不感到意外,要是他们自己也会同样处理。二千多人的队伍深入敌境,怎么可能带上六七百的俘虏行军?要是路上稍微出点差池,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放了更不可能,这些点人的队伍,最怕就是别人发现自己的行踪,这么多人放走,必然会暴露自己的方位。

  相比起来,辽主耶律延禧和众臣们更关心的是萧奉先的消息。临走之前,萧奉先寻到辽主,对耶律延禧密言,说自己已经哄骗住了宋军的统领,宋江已经答应放自己回去,他与宋江之间有约,只要他能在十五日内筹集足够的金银马匹,宋江在离开大辽国境之时便会释放耶律延禧。

  至于其他大臣,萧奉先没有言明,耶律延禧也装作不知,这宋军来一趟,多少总要带些战果回去,这种时刻,也顾及不了别人了,就当他们是帮朕消灾罢!

  耶律延禧依着萧奉先之言,手书圣旨三份,着西京、南京、中京各处,所有兵马同归萧奉先调配,若有抗旨不遵或阳奉阴违者,萧奉先有先斩后奏之权!

  萧奉先得了辽主的圣旨,内心暗喜而去,耶律延禧则是恋恋不舍的送出帐外,直至看不清他的背影这才泱泱的回帐休息。

  今日已是八月初一,不知不觉,义勇军入辽有几天了。

  入秋时节,草原上风已经大了起来,义勇军趁着天色尚未完全黑下来,还能依稀看见前路,在朔朔凉风中继续前行着。

  大军已经马不停蹄的向西走了数个时辰,估摸着已经行进了不下四五十里,前军哨探回来禀报,前面两里之外已经到了桑干河畔,宋江这才传令下去,全军全速前进,今夜在桑干河边宿营。

  “杳杳桑干河,悠悠沧海流”,桑干河在春秋战国、秦、西汉时被称为治水。东汉、三国、北魏、隋代被称为漯水。相传,这条河在桑葚成熟时,河水就干涸了,于是有了桑干河之称。桑干河起源西京武州府过燕京入大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义勇军今夜便是在桑干河的南岸宿营,跋涉数十里之后人饥马渴,定下宿营之地,附近的河边,一批批的战马被牵去饮水,战士们在黑暗中饮着热水嚼着面饼肉干。匆匆饮食之后,将士们裹着行军的毯子,和衣而卧进入梦乡。

  并非宋江做人刻薄,只是现在逼不得已,隐蔽自己行踪才是要务。要是几千人在平原上升起篝火,那火光冲天的架势,这平原上百里外都能把天边的亮光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只有委屈自家义勇军,不能吃到热食了。

  义勇军将士将冰冷食物吃得开心,辽国众俘却吃得口中无味,难以下咽。这种行军干粮,只是为了能够充饥且方便携带,口味不可能好得到哪里去。不过就算味道不好,众俘虏们也无可奈何,看守他们的义勇将士也随便他们吃不吃,不吃得话还能省下不少行军口粮。

  宋江一到宿营之地,还不等开始晚食,就一头钻进行军的小帐篷里面休息,这两日他也是太累了,整夜整夜的无法安眠,几千人的性命都压在他的肩膀,只要走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宋江并不知道,就在义勇军安歇之时,辽国境内已有两路兵马在赶往涿鹿山的途中。他更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他的临时决定和萧奉先的合作,使得义勇军免去一场大劫,以后的征途上轻松许多。

  辽军已有两路军马赶到了涿鹿山辽主营地,一南一北。北面到来是奉圣州的军马,由州刺史萧海曙带领着,已经在半个时辰之前赶到了涿鹿山,现正在辽主原来的营地扎营。

  奉圣州在涿鹿山之北,约五十里处。得残兵报信,刺史萧海曙并未立即发兵救援,而是派人去城中几家大姓和附近的部族召集人马。他这么做也是事出无奈,奉圣州原本兵马就少,大部还都是乡兵步卒,要是徒步赶去时间耽搁太久,况且乡兵疏懒训练并不能战,平常维持持续,休整街道这等琐事是可以的,要说冲锋陷阵那就强人所难了。所以萧海曙宁愿等待部族骑士聚合成军,也不愿意领着乡兵南下勤王。

  其实就奉圣州到涿鹿山的短短路程,就算部族军马到的迟,也不至于晚间才能抵达。之所以这么晚到,是因为萧海曙还存了另外一个心思,据辽主御帐亲军的逃兵言讲,这支宋军骁勇异常,只三千多人对阵五千御前宫帐,竟然大获全胜!辽主亲军只有几百人逃出,这个战绩实在骇人听闻。

  要知道这可不是投机取巧的战果,是硬碰硬打出来的!萧海曙心中衡量一下,就靠着现在自己征召来一两千的部族骑士,对上那支队伍只怕是送死的料,是故他也暗暗的拖延着时间,希望自己赶到的时候,宋军已经远遁而去。天色昏暗之时,他终于忐忑不安的赶到涿鹿山,幸运的是宋军果然已经离去。既然宋军已去,天色又黑了下来,萧海曙便在已被烧毁的营旁安扎了下来。

  奉圣州军马扎营之时,又一支军马赶到了涿鹿山,这支正是四军太师萧干率领的三千奚族骑军!

继续阅读:五二节 变故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宋枭雄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