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泛黄的纸张仿佛具有某种魔力,牢牢地将众人的视线吸引了过去。
陈昊天将上面的纸张抄在手中,快速的浏览了一下每张纸张上的标题。
黄泉路、幽灵校车赫然在列,不禁有些微微激动。
这些纸张也颇为奇怪,摸上去粗糙而干硬,上面的字迹全都是毛笔字。
这些字体有些似颜体,但有些不同之处,但却同样方正茂密,雄浑圆厚,行笔间更是透着一股庄严雄浑的气势,可见记录之人在书法上颇有造诣,这一手字写得漂亮至极。
他伸手将记录有黄泉路标题的纸张托在手中细细观看,其他五人也围拢过来,侧着头向纸张上望着。
纸张上的内容有些不伦不类,文白相间,但不难读懂。
其内容如下:
乱世之秋,国尚未安,民尚未定!
冤鬼横行,扰民安生。长此以往,妖魔必生。
若欲安抚,需以人气压之,遂建学院于其上,聚圣贤之气,安民心,化冤魂!
吾苦寻奇人异事,幸不辱命,遇常山道人,得其指点,于聚贤学堂旧地,以茅山之术,布局土木,遂成医科学院,救死扶伤!
后人谨记,若改建学院,切勿变动格局,寻风水异士指点。
谨慎,谨慎!!
文中最后落款是赵文轩、卢冠一!
时间是一九五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众人望着纸张底端的时间,一时间全都有些发懵,这张纸上的内容居然是五十年前留下的,而且在建国之初,实在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上面的标题明明书写的是黄泉路,但内容似乎与黄泉路毫无关系,但却证实了他们的一个猜想,古怪的学校布局确实是经过人精心设下的,从文中所述来看,貌似还真是为了镇鬼之用。
再联想到学校现在的格局与照片上记载的旧格局,虽然变动很大,但整体格局却是没有一丝改动,看来校领导层一直遵循着这张纸上的莫名嘱托。
但为何这张纸上的标题是黄泉路,众人全都露出了不解之色,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陈昊天盯着纸张上黄泉路三个大字,突然惊“咦”了一声,似乎有所发现,五人不禁全都露出了询问之色。
“标题似乎是有人后加上去的!”陈昊天指着“黄泉路”三个字,沉声说道。
强子四人看了片刻后,全都摇了摇头,有些不明所以,虽然他们不懂书法,但明显能看出标题的字体与内容字体如出一辙,应该是出自一人之手才对。
“字体虽然相近,但墨迹却不同,你们仔细看看!”陈昊天似是看出了四人的疑惑,出声提醒道。
“标题墨迹似乎比内容深了许多!”尹鹏看了片刻后突然说道。
经他一提醒,强子三人立刻露出了恍然之色,墨迹会随着时间而变淡,尤其在这种材质不是很好的纸张上,这种效果会更明显。
既然标题墨迹明显比内容的墨迹清晰,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标题是被人后加上去的!
想明白了此种缘由,一连串的疑问再次涌来。
这个标题到底是谁加上去的?
何时加上去的?
他的用意是什么?
……
陈昊天将这张纸放在一边,接着又拿起两张纸张,这两张纸张的标题全都是“幽灵校车”。
众人再次凑在一起看了起来,看罢多时,五人仍旧眉头紧锁。
这张纸上居然记载了一些有关黄泉路的信息,虽然上面并未有署名与时间,但上面所说的事情明显早于建校时期。
纸张上的内容繁杂,但简述如下:
S医科大的前身,早在清末时期,是一处乱坟岗,凡是病死、获罪处死、亦或是瘟疫致死的人全都会埋骨于此,长此以往,使得此处变得鬼气森森,经常会有孤魂野鬼在此处驻留。
由于此处是一处官道,在当时是一处通往其他城池的毕竟之路,过路人长长大白天就能见到各种鬼影,在道路上徘徊。久而久之,当地村民便给这条官道取了一个“黄泉路”的名字。
夜里乱葬岗之中更是鬼火幽幽,时不时更会传出几声婴儿啼哭,亦或是女子凄苦的呻吟,总之种种怪诞之事,搞得周围村民昼夜不安,无论黑夜白天,全都紧闭门户。
后来有一道士从此路过,号称常人道人!
他白发银髯,仙风鹤骨,恍若仙人。
他来到当地官府,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说动了当地的县令,将乱葬岗处所有尸骸全都移走,好生安葬。
而后在乱葬岗处建立了一处学堂,取名聚贤学堂!
他说此地长久被阴气侵蚀,冤魂肆虐,唯有书香之气方可化解,长期聆听圣人教诲,徘徊此处的孤魂野鬼才会早早化解胸中怨恨,往生极乐。
否则,长此以往,此处必然会成为一处大凶之地,横生瘟疫,祸及乡里。
但好景不长,清朝势衰,很快便湮灭在历史的车轮下,这小小的聚贤学堂也在不久之后便再度荒废。
一直到解放前期,此处依旧被一些人称作黄泉路,因为此处一直是鬼怪横行,直至一九五一年,医科学院在此建成,情况才好转起来。
但建校以来,大事没有,却怪事不断,总会有人莫名其妙地失踪或者死亡。
五人看完后眉头皱的更紧了,这两张纸上记载了黄泉路的来源,但标题缺是幽灵校车。
而且幽灵校车是近年来发生的事情,但纸张上记载的却是清朝末期的事情。
这两张纸上的字迹深浅没有分别,标题与内容也没有分别,但却明显比记载黄泉路那张纸上的字迹深上一些,显然是后来人记录的。
并且,记录方式完全是现代人的叙述方式,但字体却依旧是类颜体,倒与“黄泉路”三字颇为相似。
与第一张纸上的字体相比,少了一分刚劲,多了几分清秀,似乎力道稍有不足。
陈昊天突然灵光一闪,莫非第一张纸上的标题与这两张纸上的内容全都出自一女子之手?
然而最令五人震惊的却是上面提到的那名道人,自称常山道人。
他们非常清楚地记得,似乎S医科大的格局就是由一名号称常山道人的人所布置的。
两人会是同一人吗?
他们对修道之人并不了解,更不了解会不会有两人共用一个名号的情况。
但后两张纸上明确记载了,修建聚贤学堂的那名常人道人白发银髯,应该是一名老者才对。
若是两人为同一人,那他的年龄,当真有些骇人听闻了。
但两人所做的事情却又是如此相似,一个修建了聚贤学堂,一个主持修建了S医科大学,很容易就让人将两人联系在一起。
是历史跟他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还是时空在某一段错位了?
这卷宗当真古怪至极,处处都透着神秘,似乎每一个字都是一扇门,每扇门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最最令人不解的是,这第二份卷宗到底是何人记录的,虽然具体时间不明,但关于黄泉路的来源却记叙的颇为详尽。
众人看得有些头晕,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陈昊天放下这两张纸张,顺手将最底部的那个深红色的小本子拿了起来。
他轻轻掀开扉页,上面六个深红的大字呈现而出:神秘死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