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怎样才能让何伟麟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姚康阳慢慢的来到了关押何伟麟的天牢面前。
正在打屁的何伟麟与金世华两人看见姚康阳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站在门外于是何伟麟就问道:“王爷你这是怎么了?”
姚康阳看了何伟麟一眼,“唉!”叹了声气说道:“说来话长,你跟我来,我慢慢告诉你。”
为了彰显自己的仰望之情,那看守何伟麟他们这间监牢的狱卒从第一次姚康阳来后,根本连锁头都没有去上过。所以何伟麟直接拉开了门走了出来,跟着姚康阳的身后而去。
到老地方坐下,等狱卒端上茶水退出去后,姚康阳就开口说道:“何先生,本王对不住你啊!”
“王爷、这话从何而起?”何伟麟听见姚康阳说对不起的自己的话,就一阵诧异,所以才反问着说道。
“昨天本王给你承诺过,要拼命宝先生周全,但今天突厥和东瀛二国联合想皇上递交国书,要求把你交给东瀛由其大王子足利乾带回东瀛处置。”姚康阳满脸悲愤的说道,那样子好像亲爹快死了似的。
听完姚康阳的话,何伟麟心情大好,心中想道、只要姚明阳不杀我就成,把我带回东瀛、哼哼,就凭现在这些鬼子,自己不把他们送回老家,他们就应该叩谢满天神佛了。
看着何伟麟听完自己的话,本以为他会至少有点惊异的表情,哪知他还一脸的微笑,姚康阳奇怪的问道:“难道先生不怕?”
“怕?我为何要怕?不就是去东瀛吗,我还真想去看看。王爷东瀛与突厥二国还提了别的条件吗?”何伟麟先是回答了姚康阳的话,接着有问道。
“嗯、的确还有,就是要求我朝赔偿白银一兆两,另推倒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原址上修建一个泗松牌坊,要求按照亲王的规格修建。并且准许东瀛在牌坊下驻军守卫。若不同意两国将在十日后对我大阳宣战。”姚康阳听见何伟麟的问话,就把早朝上的内容一一告诉了他。
听完姚康阳的话,何伟麟就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个事情怎么自己那么熟悉呢?
第二日早朝前,大臣们各自站在属于自己的地方想着心事,没有了交投接耳的场面,遇见自己熟悉的人,也最多点头致意下。
姚明阳一声:“众卿平身”后就开始而来今日的早朝。还没等太监的那句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的话喊出来,姚明阳就率先开口说道:“你们递交上来的折子朕已经全部观阅,今日咱们君臣就一起商量个法子出来,是战是和,总得有个章程。”
听完姚明阳的话,杨毅立马站出来说道:“陛下、臣随老迈,但每餐尚能食饭三碗,臣愿意领十万虎贲之师出嘉峪关迎战突厥贼子。请陛下批准。”
杨毅的话音刚落,李昌林就站出来说道:“杨老将军此言差矣,如果你领军前往嘉峪关那么江浙一带的倭寇谁又去剿灭?”
“这?”杨毅被李昌林的一句话问得垭口无言。等了会后才对站在自己身后的武将们说道:“难道你们全都是饭桶?倭寇们都打到家门口了,你们还每天乐得逍遥、无动于衷?”
杨毅的话声很大,整个大殿都充斥着他的质问之声,听见他的话,那些武将们都低下了头,有的还向姚康阳哪里看了两眼。
这时顾伟站出来说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现在朝廷金钱余粮不足,北方又现天灾。依臣看,应该用谈判来达到目的。”
顾伟话一说完,刑部尚书尹宏站出来说道:“皇上、臣认为当前也只有顾大人说的方法可行。”
“臣附议”袁光明站出来说道。
“臣附议”李昌林说道。
“臣附议”?
坐在椅子上的姚明阳看着这么多大臣都赞同议和,也没有其余办法只好对着姚康阳说道:“庄王怎么看这件事情?”
“启奏皇上,小弟认为也只有谈和一条路,现在朝廷正是多事之秋,皇帝我认为还是不战为好。”
等所有人都表示,要和不要战的时候姚明阳才对众臣挥了挥手说道:“好吧!那就这样吧,接下来就商议一下,看那位臣工这次去和二国谈判。”
姚明阳的话音一落,就见李昌林走出来说道:“启奏陛下,微臣愿意去和倭寇、突厥谈判,臣一定为我朝争取最大的利益,不让二国站半分便宜。”
“准了,那就由李爱卿为主使,顾伟、彭朝明为副使,主导这次谈判。”姚明阳坐在大殿上说道。
“遵旨”只见被姚明阳念道名字的三人,弯腰行礼说道。
这时李昌林却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有一事不明,请陛下示下。”
“哦!李爱卿有何事不明?讲出来”开始的姚明阳满脸毫无血色,这时才慢慢恢复了一点红润之色。
“陛下、臣想问的是,我朝的底线是什么?”李昌林这时问道。
听见李昌林的话,姚明阳现在也难得去想了,对着姚康阳说道:“庄王、这件事情你就操心一下,尽量争取利益吧。”
“遵旨”姚康阳弯了下腰答应道。
见再无其他事情,姚明阳站起来就离开了大殿,身后的众人墨守陈规的弯腰说道:“恭送陛下”。
庄王府客厅内,只见人来人往,壶光杯影,人声鼎沸,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只见突厥宰相禄元布、东瀛太子足利乾,兵部尚书袁光明、刑部尚书尹宏、户部尚书李昌林、鸿胪寺少卿彭朝明、御史大夫顾伟以及主人庄王姚康明,本应该相互对立的双方,这时却坐在一起像兄弟一样喝着美酒。
这时东瀛太子说道:“王爷你看我们这个谈判应该怎样谈啊?”
“还谈什么谈,先拖几日,然后就按你们提的条件签约,我这次就是要我的好皇帝哥哥难受下。”姚康阳这时的表情充满着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