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登堂入室
九勉2015-12-21 20:076,767

  “王轶男局长是记得周之平的。”当周之平走进药监局王轶男局长那宽敞的办公室时,从王局长的表情,他可以看出来。

  “小周呀!”王局长从电脑前抬起头来,眼睛注视着周之平。王局长办公室的门是打开着的,任何从房门口经过的人,从门外一眼就能看见王局长。

  “王局长好,我过药监局办事,顺便过来看看王局长。”周之平笔挺地站在办公桌前,满脸笑容地回答。

  “呵呵。”王局长不置可否。虽然见过一次王局长,周之平多少还是有点紧张。他拿捏不准,药品招标的事,是不是说出来。

  瞬间他用眼睛四处扫了扫,一眼就看到,后墙上悬挂着描摹来的王羲之的《兰亭序》,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齐齐楚楚,干干净净,章法、结构、笔法都异常完美。

  《兰亭序》记叙的是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的是王右军对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周之平见过的世面甚广,在领导人的办公室里,看到的大多是“宁静致远、实事求是”之类的字画。在他看来,大凡悬挂宁静致远的,致远是真的,宁静却未必;但凡悬挂实事求是的,十有八九都是好大喜功之辈。而悬挂《兰亭序》的,则多少有些另类和风骨。

  周之平决定不说出所求之事,一个对字画很上心的人,一个有自己兴趣目标的人,一般来说不太浮躁。这样的人,对一上门就开口就求办事的人大多嗤之以鼻。若真是那样,岂不是画猫不成反类犬?他想。

  “生意还好吧!”王局长淡淡地问道,他的眼睛不时向电脑上瞟。周之平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眼,大概在关注教育成才之类的文章。也许在关心子好的教育吧,他对自己说。

  “挺好,凰城经济发达,药品生意很好做!”周之平择词选句,小心地回答。

  “唉,你在外面见的世面广,人们对我们的医药市场管理,反映怎么样?”王局长想了解一下人们对药监局工作的看法和评价。

  “太多的意见没有留意。但听做药人说得最多的是,凰城药业市场管理严格,市场很规范。”

  “噢,是得管理严格一点,绝不能在药品质量出问题。药品市场不出问题则已,一出肯定是大问题。”王局长一说到工作,就很兴奋。

  看见王局长眼睛不时向电脑上瞟,周之平知趣地赶紧告辞出来。

  拜访王局长,周之平发现两个两个问题,一是王局长很喜欢字画,二是王局长比较关注教育,也许,在为子女们的教育操心吧!

  周之平赶紧托人在书画市场上求购真迹,费尽气力,花大价钱淘得了当代著名书法名家启子先生的一幅墨宝。

  王局长年龄40有余,按常理推,子女应该在读初中或高中,因此,周之平设法从网上购得风靡一时的励志成才书《立志要趁早》和学习英语的“红宝书”。

  在一个周末的晚上,周之平冒昧拨通了王局长的电话,找借口说,有幅字画,想请王局长帮忙鉴定。王局长礼貌地予以拒绝。

  “王局长呀,我这有本关于成才的好书,也许对孩子的成长会有所帮助。”周之平继续纠缠。

  王局长一听果然来劲,他说“你那一个人过来吧!”并随口说了个地址。

  周之平匆匆赶了过来,经过宽大的院子,周之平进了王局长的家。阿姨把他带领进了书房。

  王局长正在电脑跟前忙碌着。人到中年,他却一点没有发福,穿着便装的他,看上去虽然随意却更易让人亲近。

  “我这有一幅字,我不识货,王局帮我鉴定鉴定呀。”周之平把启子的字画拿了出来。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呀。”一看到启子先生的字,王局长的眼睛就再也错不开了,他拿起来在灯光下细细鉴赏起来,一刻也舍不得放下。

  周之平这才回头细细打量书房里的摆设,几张稿纸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扫了一眼,然后目不转睛地看了起来:

  《儿子,对不起,你的要求爸爸做不到》

  儿子刚放学回家,刚走进家门口,就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妈妈回来了没有?”

  “没有,我随口答到!”儿子胖嘟嘟的脸上瞬间显出失望的表情。

  “爸爸也是没有办法,你妈妈那么大的人了,我能把她怎么样呀?

  我无力的替自己辩解。

  失望也就一瞬间,儿子立马又换了一幅表情。他马上说到:“爸爸是我最好的哥们。”

  那一刻,我笑了,虽然有点勉强。儿子也灿烂的笑了。

  儿子已升入初三了,个头马上就有我高了。

  猛然间,我感觉他懂事了不少。

  我真的想对儿子说:“儿子,真的对不起,我没有办法让你的妈妈回来,大人间的事情实在太微妙,爸爸妈妈之间的事更是谁也说不清的事呀。”

  在阳光照耀的人世间,爸爸见惯了太多太多的伟大的母爱:

  为了儿女,风雨无阻,接送儿女上下学的妈妈;

  为了儿女,不愿再婚,一个人在苦苦支撑的的妈妈;

  为了儿女,日牵夜挂,付出所有却从不求回报的妈妈;

  ……

  但是,儿子,你的妈妈,爸爸实在理解不了呀:

  理解不了,可以置你于不顾,一个人整天奔走在麻将桌、赌博席上,却从不想给你做顿饱饭的妈妈;

  理解不了,整天花天酒地,却从不过问一下你的学习的妈妈;

  理解不了,整天天南海北乱跑,却从不过问你冷暖的妈妈;

  理解不了,为了别的男人,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想要的妈妈。

  ……

  太多太多的理解不了,太多太多的承受不了呀!

  只怨爸爸眼拙,看走了眼,不能给你一个知寒知暖的母亲;

  只怨爸爸遇人不遂,害你已成少年,却享受不到伙伴们应该享有的母爱。

  爸爸知道,人生路已经走错,爸爸一直在弥补,想用无私的父爱弥补。

  为了你,爸爸坚持无论多晚回家,都要认真检查你的作业,辅导你的功课,和你一起成长;

  为了你,爸爸坚持无论多忙,都要每天陪你聊天散心,和你一起进步;

  为了你,爸爸愿意付出所有,只要你能你成长为一个阳光少年、奋发青年。

  为了你,爸爸愿意用厚重的父爱,弥补你母爱的缺失,让你心田永远敞亮;让你觉得人世间都是温暖。

  儿子,你需要的,我们都尽量给你,

  只是,你需要的你妈妈的母爱,爸爸给不了你呀!

  儿子,你的要求爸爸真的做不到,请原谅!

  一刹那,周之平几乎声泪俱下,在这个堂堂的儒雅的王局长的背后,谁能想道会隐藏着这样的悲情故事!事业如此成功,家庭却这样不幸;在人前光鲜的背后他又有怎样的隐忍、含蓄和承受呀!

  这真是男儿本色真性情呀,一个为了儿子,为了家庭忍辱负重,却还要在外面不停拼搏奔波的好父亲!在周之平的心中,一下子拉近了和王局长的距离。

  他仔细看去,在电脑旁边放着中学物理课本,还有本好象是物理全解。也许王局长正在看儿子的功课,还在利用电脑答疑释惑。刹那间,周之平找到了可以和王局长进一步加强沟通的桥梁。他本人医学院毕业,在中学时,功课全优秀,应付个家庭教师应该措措有余。

  “这幅字应该是启子本人的真迹!”王局长退后一步,用手指着上面的大字,对周之平说道。你看这字体笔酣墨饱、行笔畅快;笔锋力透纸背、遒劲有力,笔势雄健洒脱、龙蛇腾跃,尤其这个钩,稍向右拐,这一直是启笔法最最大的特点。整体布局结构合理、用墨均匀,上下齐整,让人越看越爱看。听说近年来,启子先生很少动墨了,所以,这应该是他早年的作品,笔法有棱角、走的事是早年的刚健路线,现几年他的作品,比之要柔韧多了。王局长说起来头头是道,对启子先生有很深的了解和崇拜。

  “听局长这么一说,我才多少能看出点门门道道。”周之平讪讪说道。“对于书法,我是门外汉,不太懂,把这好东西放在我这也糟蹋了。我看就挂这这个书房里吧!”周之平顺口说出来,不着痕迹,既让人感觉不到是送礼的味道,也没有让人难堪的感觉,倒像是朋友之间,随便送笔、送纸、墨等小东西一样。

  “挂在这?不妥吧?”王局长似乎在犹豫。“挂在书房最合适不过了,整个干净的白墙上衬上黑字的书法,无论纸张大小、长短都浑然天成,让整个书房有了浓浓的儒雅气息。”“嗯,你这样一说,倒也是。”王局长鼻子轻轻发出声音,他的眼睛还紧紧盯在启子老先生的书法上,心无旁骛。

  这时客厅传来了响动,阿姨赶快去开门。“爸,我回来了。”一个略有点尖细的声音快步走进了书房。象青春期变声的男生的声音,既有一点老持成重,也有几分稚嫩。

  一个背着厚厚书包的少年匆匆走了进来,他个子很高,真的马上就有王局长高了,似乎比周之平还有高些,架着一幅眼镜,嘴角现出了一层淡淡的绒毛。那少年一抬头看见了周之平,轻轻的地驻足了脚步:“爸,有客人呀?大哥哥好。”他彬彬有礼地同周之平打了个招呼。

  “噢,是爸爸工作上的朋友,小周经理。”周之平快速低头,拿出了一本《留学要趁早》,说道。“小王呀,上初三了吧。大哥哥这儿有本书,你拿去看看。好多中学生都特喜欢看呢。是新东方出的。”少年随手把书拿了过来,翻开了里面,说道:“这种书呀,感觉有些味道呀。那,谢谢周哥了。”少年用眼瞟了一眼电脑,他看到了那本物理书,他快速地退出了书房,边走边说道:“爸,我先上楼了。”一阵轻快的上楼梯的声音传了出来。

  “初三了,功课紧。”王局长淡淡地解释道。

  “功课还好吧?”周之平着问道。

  “还行,说得过去吧。”王局长拖长了音,有点不太情愿的味道。周之平立刻从中听出了有点自我解嘲。

  “初三是个坎,过了这个坎就好了。”周之平缓缓地说道。“我当年也是这样,我们那儿教育不发达,全县考市里的重点高中,就只有我一个。”周之平有几分炫耀。

  “就考了你一个?那你功课不错呀。”王局长显然来了兴趣,语调不知不觉中加重了些。

  “我后来考上了阳西医学院,在我们那地方,也算是不错的了,能考上大学的寥寥无几。我父母都是种地的,我能出来,也是万分幸运了。”周之平把自己的一些简单情况说了出来,事情正朝着他想要的方向发展,这上个不错的迹象。

  “虽然放下书本好多年了,不过底子还在,我的英语也很不错,我还梦想着以后能做个外国大药厂的药品代理经理呢?”说到自己的得意处,周之平倒也不藏着掖着、坦坦荡荡,都说了出来。

  “噢,”王局长若有所思。过了一会缓缓地说道:“孩子的教育是大事,我这个孩子,原来跟着我一起在省城上初中,后来我调到了凰城,我的家庭一直也不是太完整,没有个人经留他,我就把他带在了凰城。没想到转了转学,成绩就下来了,上了初三,他功课紧,我也是有心有力,毕竟我这么大的人了,手头迟早一大堆事,也静不下个心来。所以呀,小周,有空,你多来我这坐坐。”王局长说得很恳切。

  “没问题,只要不太打扰你,我有的是时间。我在凰城也没有太多朋友,很喜欢王局长你这儿的气氛呀。”周之平一口应承了下来,有这样的差事,他求之不得。

  时间不早了,周之平告辞出来。在客厅里,他看到悬挂了许多字画,很是随意,却自成一体。周之平想:“也许是王局长自己写的吧。”

  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呀,尽责尽职,又有专长,还能作为一个领导,这是一个内心世界非常丰富的父亲呀。

  他的心头闪过一句关于教育子女的话,那是李嘉诚说的:“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撼。”

  王局长让他内心涌起莫名的感动: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所为何来?说大了,为了社会,为了人民,这是冠冕堂皇的话;说小点,为了子女,为了后代,无悔付出而已。名和利,相较于子女的教育,都为轻,都可以放下。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事业上的成功,更是家庭经营的成功,而家庭的成功最主要的是子女教育上的成功,从国外的居里夫人一家到国内的宋氏三姐妹,他们无不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典范。为子女无悔付出的人们,内心是平和的,人品是高贵的。总之,无论什么样的付出,都是伟大和值得尊重的。

  家庭的成功,当然要有家庭的和睦。但两个个体的男人、女人走到一起,中间除了感情因素以外,还夹杂着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能够以爱的名义组织起一个长久的家庭更好,但如果不能的话,彼此尊重对方选择的自由,各自向自已喜欢的蓝天飞翔,未尝不是一种美满。有母爱滋润的孩子是幸福的,但没有母爱的孩子也一样长成人,作出伟大成绩的也大有人在,就边美国的总结奥巴马还是单亲家庭生大的,何况凡俗人们?

  作为王局长的儿子,他应该也是幸运的。无论他的母亲怎么样,是跑向外面更宽广的世界,还是重新依附在别的男人身上,但终究他还是有一个伟大的父亲,一个身居高位,白天辛苦工作,晚上无论如何都要回家陪他做功课的父亲,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呀。所以,这个孩子无论怎样,他都有足够自豪的理由。他有一个尽责并给他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条件的父亲,这就是他努力学习的勇气和信心的源泉所在。

  作为一个父亲,一个长辈,给予下一代,给予儿子,最好的礼物是什么?是教育,是让他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以言传身教引导他自觉成长,成长一个有教养的人,成长一个至少不要麻烦别人的人,有可能的话,还能给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由人及已,周之平由王局长想到自己。自己从阳西省来到凰城,风里来雨里去,一肩风尘,一路汗水,所为何来?当然是为了利,但也不全是为了利。子女的教育尚早,现阶段只要能攒下足够的金钱,具备让他接受良好教育的先决条件就行。但作为个人来说,自己本身的教育,也不能放松,要一日三省,日日有进步,要勇于授受挑战,敢于开拓进取,只有这样才能把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从那次拜访以后,周之平每每趁着双休日去王局长家,逐渐地他和王局长的孩子混得很熟悉,孩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王琪勉。这个名字寄托了大人多少的希望呀,通过勉励、通过鼓励,成为珍宝,真是一个好名字。

  周之平努力打开王琪勉封闭的心灵,推荐他阅读《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等一系列丛书,鼓励他增强信心,具备面对挑战的勇气;他给王琪勉从网上选购了许多好的英语学习资料,拓宽他看问题的视野;他甚至帮助他整理课堂笔记,教会他融会贯通掌握好每个知识点的方法和技能;在数学和物理上,他指导王琪勉多进行做题训练,认真进行总结和归纳,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经过数周的努力,周之平明显感到少年的面焕然一新,充满了进取的力量,同时,也能够自觉学习许多功课。

  其实,这个少年一直都在努力,只是在迷茫中找不到方向罢了,某一天,有个人突然帮助他捅破了这个窗户纸,他立马意气风发。

  少年把周之平视为最真诚的朋友:“周哥、周哥,总是不离口。”周之平也很有成就感,就和他做生意一样,甚至比做生意的成就感还大。他在少年关键的人生路口,给他指点了方向,帮助他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这种付出无关其它。周之平觉得,自己开始做是有目的的在做,到后来甚至成了自觉自愿,更而心弛神往。

  阳历的年关快到了,招投标的事一直没有眉目,周之平也很着急。公司要对招投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作为来年任务分配的重要依据和业务经理提拨使用的主要参考。他和小秦一起去药监局去跑过好多次,始终没有眉目。

  王轶男也明显感觉到了儿子潜移默化中的变化,他为之无比欣慰。在孩子的教育上,他没有尽好责任的心结,也随着王琪勉几次模拟考试成绩的稳步提高,而缓缓解开。在他的内心,对周之平充满感激,无论别的人曾经给过他多大的好处,甚至利益,都不及这次周之平的援手。他知道:“无利不早起。”周之平肯定是有求于他,但这个年轻人和求他办事的其它人不一样,他既不急于求成,也不强人所难,在自己没有开口之前,他绝不会主动提出所求的事来。当然,周之平的事,肯定也不是那么简简单单就能办成的,否则,不会等待这么长时间。

  在一个华灯初上、无比温馨的夜晚,王琪勉刚刚拿回来了新模拟考试的成绩单,上面有一个让王轶男十分高兴的分数,他心情大好。在书房里,喝着茶,和周之平聊天。

  “小周,你最近生意怎么样?”见王局长主动问起,周之平猜想也许自己着忙的事情要有眉目了。

  “还好吧。只是快年终了,集团公司要求我们,尽快把正和的几个拳头品种打造成凰城的中标产品,以更好地适应医药体制改革后的市场需求。”周之平择词选句,仔细斟酌着说。

  “噢,现在进行得怎么样了?”王局长沉声问道。一提到药品招标,他知道这个事情程序繁多、十分复杂。这里面不仅涉及到药监局,还要涉及到物价局、卫生局,甚至药检所、药品集中采购联席会议的全体成员等等,一个药品走招投标途径,正常的来说,怎么也要3-5个月时间。

  “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差不多了,只是在各个单位的进展都很缓慢,干着急没有办法呀。”周之平简单明了的说清楚了当前遇到的难题,他也知道,仅靠王局长一个人来做这个事,确实是有点强人所难,正常的来说,如果药监局的人不刁难,就已经算烧高香了。

  “这样吧,你明天先和刘靖和局长仔细说一说,回头我和其它局的熟人也打个招呼。还遇到什么难事,你尽快告诉我,事情现走现想法吧,走到哪算哪。”王局长推心置腹地把话说了出来,他的态度表明他要把周之平这个事管到底了。

  “那真是给王局添麻烦了!”周之平客气地说。

  “不用客气。”王局摆了摆手。

继续阅读:第3章 指点迷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盛世药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