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葬
洪武二十年开始,皇上接连开始了四次北伐。
不知是否如紫月所想的那般,皇上是想要在北伐中忘却那些戚戚的离殇——对于一个六十多岁的男子来讲,不停厮杀的战争真的要比和膝下子孙共享天伦来得更为重要么?
到底,似乎这最后的厮杀与奔波还是耗尽了这个作为大明开国皇帝的霸世男人的最后一丝力气,结束了第八次北伐以后,皇上总算是再也奔波不动了。
过了两年,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的6月24日,这个仲夏时节,皇上在这自己一手创建起来的紫禁城中驾崩,享年七十一岁。
窗外的蝉鸣声连绵不断,吵得人越发的心神不宁起来。
宫里各处都挂满了白绫,宫女太监此时都默默地低着头匆匆的来回跑着办事儿。
除了那烦躁的蝉鸣声外,还有那些不绝于耳的嘤嘤哭声。
按照规矩,皇上的妃嫔是必须要统统殉葬的。
紫月坐在时雨斋里,发着呆。耳畔那些蝉鸣与各宫苑远远传来的哭喊声就此混杂到了一起,似乎是在奏响着一曲异样的安魂曲。
不久之前,自己刚刚打发走了红豆姑姑和小翔子。
红豆姑姑和小翔子跪在紫月的面前,一直哭着说不出话来。
紫月知道,如若不将他们退回内务府去,那么他们便会被当做贴身的宫女太监而陪着自己一起去殉葬。
红豆姑姑和小翔子说甘愿陪着紫月去殉葬,但是紫月到底不忍,总归还是下定决心谴走了他们。
“清樱……”紫月回过头来,轻声说到:“本宫已联系了远傲,他不久便会来接你了……你也走吧……”
清樱有些诧异地抬起头望着紫月,半晌才喃喃地说到:“娘娘,虽然你只是妃位,到底却是那皇后的地位,身边怎么能没有宫女陪在一起?清樱已然下定了决心,如若娘娘一心赴死,清樱便随了娘娘一起去了,绝不退缩。”
紫月苦笑着摇了摇头。
不远处传来了一阵妃嫔撕心裂肺的惨叫声,是如此的凄厉,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让人觉得尤其的冷。
但是这叫声并没有持续太久,便慢慢地衰弱了下去,然后渐渐地便听不见了动静。
“这是……”紫月脑子里空空的,两眼迷茫地望向窗外。
“那是余妃宫苑的方向吧……”清樱轻声答到,近几日来这种惨烈的叫声总是在这紫禁城里不绝于耳,此起彼伏。那些不愿意舍弃这尘世间的荣华富贵的女人们,好不容易走到如今这一步,现在却要被抹杀掉这些如刚绽放的花朵一般美丽的年华,就此殉葬赴死,到底是不甘心的。
她们的不甘心于是便造就了殉葬官的残忍。对于这些实在不愿意自动赴死的妃嫔,殉葬官都会毫不留情地出手。于是在一阵拼命挣扎后,这些国色天香的女子们的生命便纷纷就此凋零,只余下脸上因为恐惧而扭曲了的表情,满含怨念地瞪视着这个世界。
“到底……要到这时雨斋来了。”紫月脸上没有更多的表情,呆呆地望着窗外。
果然,不久,窗外响起了急急的脚步声。
清樱的呼吸有些许急促了起来,声音微微颤抖着说:“是那殉葬官来了么?”
紫月轻轻摇了摇头,只是听脚步声,自己已然知道来的是谁了;这后廷里到底已经没有太多自己所熟识的人了,现如今也只有他还陪在自己的身边。
门被轻轻地打开了,孙远傲一脸冷峻地走了进来。
紫月望着孙远傲,脸上露出了一丝浅笑,柔声说到:“耗子……你到底来了。”
孙远傲的紧皱着眉头,望着紫月,声音极其低沉地说:“小紫……你跟我走吧!”
“这称谓……”紫月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带清樱走吧……这时雨斋到底不能没有人去让殉葬官交差……”
“娘娘……”清樱望了孙远傲一眼,“清樱愿意留下来替娘娘赴死。”
“本宫主意已定。”紫月的声音虽然极其温柔,但是语气却是无比的坚定,“本宫原本也早就生无所恋……你们却还有幸福可言……”
“娘娘……”清樱还想说些什么。
紫月挥了挥手:“且去,不必再说了。”
清樱皱紧了眉头,长叹了一口气,来到了孙远傲的身边。孙远傲却只是一直盯着紫月,紧皱着眉头。
清樱踌躇了一番,然后俯身到了孙远傲的耳边,悄悄说了几句什么;孙远傲原本并不曾留意来到身边的清樱,瞧见她忽然凑了过来,下意识地想要把头偏开,却被清樱用手将头轻轻地按到了自己的脸旁。
好歹也是身为将军,而且自己正心乱如麻理不出头绪,孙远傲被这宫女这般对待,正要发火,但是清樱的一番轻声耳语后,孙远傲的神情由愤怒渐渐变成了惊讶,继而脸上露出了些许悲容来。
等到清樱说完后,孙远傲眼神里满是讶异与悲伤地望着清樱半天说不出话来,眼眶竟悄悄地红了起来。
清樱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深吸了一口气,转过脸来对紫月说:“娘娘,奴婢这一走,到底再也服侍不了娘娘了,就让奴婢再最后伺候娘娘一回吧……”
紫月闻言浅浅地笑着盯着清樱,柔声说到:“昔日在竹香小居外,本宫就曾说过想要唤你做姐姐……如今即将要分隔两个世界,还要这般主仆相称么?”
清樱眼里含着些泪花,轻轻地走到桌子边,倒上了一杯茶水,然后双手端着来到了紫月的面前,声音颤抖着说:“妹妹……就让姐姐最后给妹妹敬一杯茶吧……”
紫月只举得鼻子一酸,险些落泪,好歹强忍住了,接过清樱手中的茶,一饮而尽。
然后,脑子竟然昏沉沉起来,眼睛也疲累得想要即刻便睡去。
“清樱……你……”紫月话还没说完,便一头栽倒进了清樱的怀里,沉沉睡去。
朱棣跟在殉葬官的身后,紧皱着眉。
“燕王殿下……”朱棣身旁的一名长相俊朗的小太监轻声说:“久闻燕王殿下与郭宁妃有着胜似母子的情谊……今日却要燕王殿下亲自陪同着殉葬官来监督着宁妃娘娘赴死……到底……”
“郑和……你不必多说了。”朱棣紧皱着眉头,这原本是祖宗定下的规矩,自己到底是无法救出宁妃了。
一干人等走进时雨斋的内殿后,屋子里只孤零零地站着一名穿着华丽的女子,背对着诸人。
朱棣瞧见女子的背影的时候微微一愣。
“你们总算是来了……”女子转过身来,望着诸人,脸上的表情极其的平静,似乎早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这……”殉葬官里有人低声嘀咕起来,“似乎不太像是宁妃娘娘……”
朱棣狠狠地瞪了说话的殉葬官一眼,朗声说到:“这便是宁妃娘娘。本王自幼便与宁妃娘娘相交,还会认错不成?”
女子微笑着冲朱棣点了点头,然后长吐了一口气,柔声说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