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京口固上
子木2015-12-25 22:136,238

  韩世忠又一次功劳被别人掠夺,王渊也得知此事深有不忿,可惜辛兴宗乃童贯身边的人,为童贯办事,可谓狼狈为奸,沆殛一气,自己也自有为韩世忠感到遗憾的份,不敢造次得罪这些皇帝身边的走狗,只好安慰其赞忍一时,不必为了这些小事伤了自己向上奋取之心。

  方腊之乱已经平息,剩下的方七佛等残余也无处寻迹,就像是受惊之马,不敢轻出反而躲起来,既然他们知道韩世忠的利害,恐怕三五十日也不敢再造什么动静来,韩世忠放心下来,待自己安定下来后,就打听大哥一家的下落,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随军进京得到皇帝的嘉赏。

  童贯自然是最后的得利之人,想来一个兵马元帅,奉赵佶之命讨伐叛贼,这首功归根结底还是非他莫属,也是他早有安排辛兴宗随时注意韩世忠的动向,才有辛兴宗抢功的机会,不然,这一切发生的是那么凑巧,正好自己抓住之时辛兴宗就出现,还中途抢夺方腊,造成一片混乱,让韩世忠所有的辛苦都付之东流。

  可惜自己敢怒不敢言,只有听天由命的份,轮权位现在根本不是童贯等人的对手,轮手段也不是他们阴险狡诈,这一战之后,童贯得到的是枢密使的要职,而真正有功之人却还是辗转奔波地为江山社稷南征北战,韩世忠也只能眼睁睁到底看着童贯押着方腊等人赴京请功去了,自己随谭缜,王渊等人随后进京,可以说是,进不进京都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了。

  京口固,这里是贯通东西,链接南北的要地渡口,也是宋朝设立淮河南北渡口的一处要塞。若要取道回东京,京口固是必经之地,这里通东西,承南北,还有官驿兵馆,韩世忠随王渊一道早以得到消息,像是所有的功劳都被童贯等人冒领去了,所有的荣耀也被掠夺,没有在进京受命的必要了,王渊这下回河间之地,任命检察使,而韩世忠只得到一个武节郎的官职,进驻太原附近,重新回归刘延庆的号令任职,可这一切都使得韩世忠与手下兄弟抱打不平,个个心怀抱怨,大军都虽高兴,但难以掩盖住心里那份恶气。

  朝廷在剿灭方腊反贼之后,为了犒赏此次出征将士,不惜在此处设了水酒佳肴,大摆筵席,快活痛快地饮酒三天,以作皇恩浩荡。别人高兴是出自真心,终于不必再走南闯北地过着枕戈待旦,提心吊胆的日子了,能好好庆祝一番,享受太平了。

  韩世忠却是无比郁结烦闷,自己屡遭奸人迫害,这股恶气始终挥散不去,一路上都在烦恼此事,耷然若失地跟着队伍,一点兴致也提不起来。

  兰亭轩,这个因王羲之曾任这里知州之时,后来这里的人为了纪念他,附庸风雅地借助王右军所书一篇《兰亭序》而得名,其实是如今这些官场之人假借圣人之名,为官场要职喝酒作乐的地方罢了,这也是官办经费出资所建,当然是官员们的风烟找乐的去处。朝廷下令在这里犒劳此次征讨方腊有功的全体将士,也算是深得人心之举,至于腐烂之语也是后话。

  大厅内,杯觥交错,喧闹非凡,台下将士们,不论大小职位都满脸喜盈,划拳赌博以助兴,喝的酩酊大醉,七荤八素,狼藉污秽,丑态百出。一点也不像受过军纪严明的军士,让寻常百姓见了,还以为这里是风月场,烟花地呢?搞得乌烟瘴气,伤风败俗不堪。

  可惜这里乃是官场所承办,自然也是多数为朝廷内部准备,加上今日是给将士请功,自然这里今天的一切都将是封闭的,严禁外人进来的。

  此时台上响起老鸨的声音,让全体将士安静下来,可是都是一群粗人俗汉,那里会听一个搅幸之人触了大家的兴致,都无动于衷,喝酒的照样喝酒,划拳拼酒的继续划拳比试着,谁也不服气谁,谁也不肯让谁,就像上了沙场一样,认真又显得今天自己就是主角,谁要是有事没事扫了自己的兴,说不定先将这里砸了不可。

  下面靠西北一角落一桌之上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脸上泛出一种不屑与讥嘲,下面一个面白如玉的人悄声向背对着门外,面向正北的三十岁左右的汉子问道:“四,狼主”那人长得凶光大甚,一脸肃杀之气,冷语怒道:“你叫我什么?难道出来之时,就警告再三,难道都忘了不成?”那人原来是他的仆人一听这个叫什么的“四狼主”在他心中就是一个不可冒犯,对其为命是诺的主子,两人既然是主仆关系,自然也分个高低贵贱,尊卑主次。

  那人不敢顶撞,只好应诺道:“是,是,是,王宗弻大人。小的日后再也不敢了。”这个叫王宗弻还是目无表情,淡淡地说了句:“到底什么事?快说吧?”那身份为仆人的连忙低声问道:“大人,小的不明白为何你会在这京口逗留?这其中深意我实在想不通,还望解疑?”

  这个叫王宗弻以脸阴冷,面色似乎从不露笑容,说道:“你这个狗头,难道不知道这里是南朝的重地么?北揽长江,西接应天府,南下就是苏杭盛地,这里还是官驿之重地,要想取道南渡,必经此地最好。”那个奴仆似乎明白了,一点就通,说道:“哦,我说我家四爷怎么有这份雅兴来此,原来是慕名而来。”

  王宗弻冷笑一声,摆手回道:“也不尽如此,这里我能打听到许多事情,是我们在别人那里听不到的,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里既然是官场外汇集最多达官贵人的地方,也好见识见识这些南朝人到底怎样?”

  “大人真是高瞻远瞩啊,原来还有察言观色,揣度人心善恶的本事。”这个奴仆开始打起官腔,却被王宗弻一言打消,“傻痴子,你装糊涂是不?给我出来才多久就开始不学好,什么不学,偏偏学南朝人的溜须拍马,去,去,去,本大爷不稀罕,不过我听说这里的花牌独魁的词曲唱得不错,也好听听这传闻之中的江南都会到底什么样子,先感受感受,倒是不至于没个目的与方向。顺便向我家大哥说道说道,让他也感觉如画江南到底如何?”

  那个叫“傻痴子”的仆人,一听就是改名换姓,蒙混他人的假名罢了,他笑道:“大人,真是先明远见的贤才啊,难得有这份心,我想大大王他老人家一定会为了这一路所见所闻而从长计议,到时候入住此地也不是什么难事,您也会顺水推舟地取缔二大王的位置。”

  王宗弻冷冷地笑道:“狗头,你倒是个心知肚明,狡猾如狐的家伙,不过,此事正是我们的目的之一,不得声张,假使南朝人听到了,别说他们不杀你,我也先将你剁碎丢进这美丽如画的江中,还有你只需为我办事,只要没有任何异心,忠心辅佐我,如果给我两面三刀,定要你死的难看,听到没有?”

  “傻痴子”吓得冷汗直寖,哪敢不服从,乖乖地如狗犬一样,摇首乞怜,连声称是“小的决计不敢耍什么花样,大人放心,我绝对忠心耿耿服侍您老人家,就是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王宗弻对他的答复还算满意,点头冷笑,想来正置用人之际,加上此人对自己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暂且将此事记挂在他头上,说道:“知道就好,你很清楚我的脾气,那还记得此次我们出来的三件重要大事么?”

  “傻痴子”点头,心里像是压着的巨石终于稳定,非常谨慎地看了看四周,悄声道:“知道,第一件事就是东南都会的具体盛况,似乎真如传闻中那样美不胜收;”王宗弻不答,反而只是认真听着,觉得他说的极是时,满意地点点头,以作回答。

  “傻痴子”看着王宗弻没有任何反对,发火的样子,继续小心翼翼地道:“第二件事就是取得《清明上河图》,那怕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弄个不差分毫的赝品回去,以瞻观其如今开封的具体地形,以便他日派上大用,”

  “傻痴子”看了看王宗弻,额上冷汗直冒,真是伴君如伴虎的如履薄冰一样谨慎,生怕说错半句,性命有虞,不敢再往下说,紧张地擦了擦额角上的汗珠,诚惶诚恐地低首站着,王宗弻听得兴致大发,居然半天不闻其音,皱了皱眉头,催促道:“往下说,怎么停下来了?”“傻痴子”结结巴巴地应道:“小的,小的不敢”

  王宗弻睁开眼睛一瞪他,看样子他果真是个好军师,不过刚才的摄威恫吓倒是作用不小,对此人还用的着,不忍对他残忍,反而应该好好善待利用,安稳其受惊吓的心里,说道:“说吧,就算你说错了,我也绝不会怪罪你半句的。”

  “傻痴子”这下如遇大赦一般,长吁一口气,拱手称谢道:“多谢大人开恩,不计小人过错,日后定当尽心尽责为您瞻前马后,肝脑涂地,在所不惜。第三件大事就是观摩龙泉等地的兵器铸造程序,取得其精髓所在,为以后备战配上大用处。”

  王宗弻听完也是称心如意地连连笑着点头,好似吃了蜜一样开心,句句说到自己心坎里去了,看来这一行人是有备而来,来者不善啊,说道:“当初选你当我的出谋划策军师果然选对了,希望你别到处声张啊,否则我们会前功尽弃,到时候就算我要保你,只怕也自顾不暇啊。”

  “傻痴子”心里明白这个四狼主,做事心狠手辣,不敢得罪他,既然他说要自己全心全意地辅佐他,当然不能拒绝和违抗,只好车到山前必有路,走一步算一步,谁让自己辅佐了一个野心勃勃的无情之人呢。

  此时,台帏上响起了音律,而且下面也由喧闹非常变得鸦雀无声,似乎今天的重头戏要登场了,早就听闻这京口固兰亭轩内的头号花牌唱功一流,而且人也长得沉鱼落雁,真是秀色可餐。

  这一异常举动当然也引起了王宗弻等一行人的注意,早就像目睹这个《兰亭轩》主角的风采,今日慕名观瞻其容貌,聆听其声音,也不枉此行。只见台子上那少女珠花团锦,凤钗插头,双眉细柳,俏目顾盼,隐约之间透出一股英气,鼻梁尖挺,恰似玉琢粉雕,朱唇如火,就像两片丹砂,身着一袭如火的锦衣,上面绣着以一只凤凰,活灵活现就若冲出布料,飞腾盘舞在这个上空,下着绫罗绸缎碎花裙,腰系一条洁白如玉的带子,活脱一个翩翩佳世的美公子,倜傥风流,举足投手之下让人觉得一种难以磨灭的心仪。只听歌喉开音响起: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垂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沙堤,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桥,竞豪奢。

  重湖叠现人家,有三千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戏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歌声宛转动听,让人不禁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让人浮想联翩的就是那歌词中的盛况美景,让你忘却归路,流连忘返,而主人的声音更是抑扬顿挫,胜过羌管丝竹,将一首《望海潮》唱得是如亲眼所见的感觉,都陶醉其中久久不能回神。词是前人柳永从崇安到杭州之时所作,词面铺叙清明,无论是当时的仕爵高官文武、纨绔公贵子弟、还是寻常百姓人家都缓吟慢唱,流满大街小巷,朗朗上口,深博人心。

  词前前半句叙说余杭盛地不但历史深远,地处优越,更描绘其繁华,从“烟柳画桥、风帘翠垂幕,参差十万人家”可以联想到那里可是房屋鳞次栉比,街巷画桥相连,垂幕摇曳,人丁稠密旺盛,市场繁华,百姓富庶安乐,生活豪华的盛景;让王宗弻都不由向往,心想自己一定要取亲眼见识见识这个杭州到底怎样一个繁华,怎地一个热闹,更让自己决心已定,定要将其占为己有,在此忘却一切也在所不惜。而下半句让人不免联想其优越的地形,占尽天时,从“云树绕沙堤,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可以听到或者如自己亲眼所见一样,钱塘江环绕杭州城而流过,江面宽阔,形成自然屏障,江花浪涛滚滚,蔚以壮观后半句则以东南形胜杭州中心之地的中心——西湖一景为盛,西湖不但水光山色与人亲,清秀美丽,就像静止的一面鉴古照今的一面镜子而且夏有荷花;秋有桂子;白天乐声阵阵、夜晚菱歌不歇,人们的生活就像怡然自得的安乐祥和,无拘无束,最后“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高扬褒颂了这里太平长治,附庸风雅,祝愿他们或者来瞻仰其风光美景的人们去凤池仙地,一切顺利,加官晋爵,亨通走运。

  整首词曲不过寥寥百字,就把“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的杭州钱塘描绘的像画中仙境,加之唱者更是声音若胜夜莺黄鹂,更让人深陷其中难以情难自禁,难怪此词能风靡一时,就算像王宗弻这样没去过杭州之人听了之后也感到犹如亲身其中一半,可见原作者和这名头牌花魁的魅力之巨,让他放下了心里的宏图志向,深深为之美景吸引。

  此人也早听闻过柳永的词,是当时词牌之中杰出代表之一,也是婉约派的先驱者,在整个大宋诗词领域影响极大的人物,此人初叫做“三变”字耆卿,家中排名老七,又被人们称作“柳七”而平身屡试不第,直至五十方中进士,曾官屯田员外郎,人们又常称他“柳屯田”生平因仕途失意,从追求功名渐渐变成为流连坊曲青楼烟花之地,以乐工歌女填词,以谴其才华,以至于写下许多风流鄙薄诗词。此人还精通音律,常创作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这首《望海潮》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其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地方俚语和铺述直叙的手法,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将宋词发扬光大,影响后世之作也起到了不可抹灭之功。

  此词写于宋景宗景德元年,(正是这个时候,景德镇的瓷器真正成为皇家的御用,以前都是汝瓷占据整个官窑皇家用品,宋景宗将这一年定为景德。)

  柳永当时所处可谓是国泰民安,至宋朝盛华之时,百姓安居乐业,市场街巷繁荣的景象,本人从家乡初到杭州,见到这般繁荣景色,不由心血来潮,快意抒情,自己对生活和前景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王宗弻也是会意地笑道:“看来今日不枉须此行也,想当年这个柳屯田见到西湖、钱塘、杭州都是走不动路,将所见所闻留下了如此美妙的诗词,真是助我成就立业的好词啊。”

  心里也在想到另一件事,就是刚被大宋朝扑灭的方腊此人也算是虽败犹荣了,暗忖道:“方腊啊方腊,果真有先见之明,这般人间天堂盛景称王拜帝,古往今来不过只有几人如此,一个是五霸之一的勾践,一个是三国的吴王——孙权,一个是钱塘王——钱樾,还有一人就是你,不过你有名无份,大宋昏君不承认,反而将你连根拔起,不过也让本王羡慕不已啊,如此难以言喻的地方逍遥快活,即使是败了,也不枉此生了,我定要挥军南下,占据这个天时、地利、人丁兴旺,屋栉鳞比的余杭之地,让终年冰封雪飘的生活永远远离。”旁边的“傻痴子”看出了主子的心事,也是窃笑地低声问道:“狼主,你真下定决心了,要向大王进谏,挥军南下?”

  王宗弻一脸阴翳地笑道:“这个毋庸置疑,只是迟早之事,不过我看此事也不必操之过急,还要静观其变,首先我们要做的三件大事才是当务之急。”

  “傻痴子”也知道那三件事,只是不敢在此间说明,生怕泄露机密,耽误了自己主子的正事,第一件就是结盟宋朝,第二件无疑就是消灭一直以来欺负剥削自己的契丹人,第三件就是兴兵南侵,占领中原。

  这简直就是惊天阴谋,而这群人不是别人正是女真族的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完颜宗弻。

  此人早就垂涎于大宋的江山,所以不惜千里迢迢隐姓埋名来探访南朝的如画江山,好作好铁蹄铠甲,大兴兵马南侵的阴谋。

  想不到一首《望海潮》就成为了金主南下入驻的决心之作,让每位金主都不由朝秦暮楚,不得不打起余杭之地的主意。

  王宗弻此人也正是完颜宗弻,后来成为靖康之难的罪魁祸首之一,其人武力惊人,善于用兵,精通骑射,穷兵黩武,是位野心勃勃的疯子,他微服私访南朝的目的就是酝酿阴谋,再者亲眼目睹南朝的朝政到底腐败到了什么程度,便于自己向金主进谏,也算是尽忠尽职的辅佐之才。

  王宗弻只是掩人耳目的一个虚假身份罢了,来南朝的目的还有一个重要身份就是来充当使臣,面见当今的皇帝——赵佶,联络感情,结盟商夺灭辽大计而来的,不过他喜好游山玩水,也不急于求成,先来杭州走走逛逛,开阔视野,舒展胸怀来的,更有一层意思就是为日后定江山做好长远打算,可谓深谋远虑。

  不过他不像那些凡夫俗子一样都被今晚的头号花魁的美色所吸引,个个脸上表露出一种垂涎三尺的丑陋面相,知道这个身着红衣的女子也定不是寻常之人,看她的打扮倒似一个将门之后,说不出什么原因,这个女人给他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或许感觉到日后会与她再碰面。

  (完颜宗弻即金太祖四子,又名兀术,大宋百姓都称其为四太子。)

继续阅读:第20章 一见倾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风云:精忠报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