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恩为维尔福雷多提供了罗马城最大的一个铸造车间,这个车间以前是造武器用的,凯撒一百世的五百门火炮基本上都是这里生产的。韦恩同时给维尔福雷多配备了50名熟练的工人,全力支持他制造蒸汽机。
韦恩还把王宫那边的所有事务都交给吉姆处理,自己全天候当起了维尔福雷多的助手。
当维尔福雷多在车间中间把他那张床单上的设计图打开的时候,全场所有的工人都惊呆了,好家伙,图纸上一百多个零件的大小、尺寸都有详细的说明,简直就是一部蒸汽机词典。
工人们照着图纸上的尺寸标准生产零件,十天之后,第一台蒸汽机组装完毕。工人们将它抬到水池边进行抽水试验,发现其效率很高,超过了人力的几十倍。
工人们围着抽水的蒸汽机欢呼雀跃,唯独维尔福雷多坐在一边静静地思考着什么。
“你在想什么呢?”韦恩走到他身边,关切地问。
“我在想,咱们设计的蒸汽机不能只当抽水机用,下一步,我们得设计出蒸汽轮船、蒸汽机车,这样才能发挥它的作用。”维尔福雷多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那样的话,我们的交通将会得到极大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会带来根本改变。”韦恩说。
“说干就干吧,我需要更多的人力,至少要两百人。”维尔福雷多说。
“没问题,我负责人力和物力的供应,你负责设计图纸。”韦恩说。
两个月后,第一艘蒸汽动力的轮船被几十辆马车拖到了海边。
轮船下水的哪天,海岸边人头攒动,几万人都想亲眼目睹一下蒸汽轮船的风采。
虽着长长的汽笛响起,轮船沿着海岸缓缓往前开去。
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许多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当年核动力航母下水时场面也没这么盛大。”韦恩说。
“是的,上一次从蒸汽轮船发展到核动力航母用了180年,不知道这次用多久,也不知道我们这辈子还能不能看见核动力航母。”吉姆说。
“应该很快的,我们从石器时代到蒸汽时代也只花了不到两年时间。”韦恩说。
轮船试验成功,最大航速为每小时5节,比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的轮船快0.5节。
接下来,维尔福雷多开始设计蒸汽机车,与此同时,韦恩带人在厂房外修建铁轨,以备将来机车做实验用。
经过三个月试验,蒸汽机车速度一再提升,维尔福雷多决定用它来进行一次载人试验。于是在罗马城张贴布告,征集第一次试乘的人员。
蒸汽机车载人试验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罗马城的大街小巷,其知名度已经超过了当年的火星飞船载人试验。走到大街上,随便问一个小孩,他都知道蒸汽机车的设计者是谁。韦恩感概地说,原来传递消息最快的不是卫星信号,而是人的嘴。
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报名试乘的人却寥寥无几。韦恩和维尔福雷多几番打听才明白,原来大家对这蒸汽机车安全性很怀疑,在他们心中,报名试乘蒸汽机车就好比报名参加敢死队。
没办法,韦恩只得挑选了几十名胆大的工人参加这次试乘活动。
火车出发的那天,铁轨两边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群,人群绵延长达好几英里,许多人都遗憾没有数码相机,否则可以记录下这一珍贵的历史时刻。
第一辆蒸汽机车名叫“飞碟”号,它只带了一节车厢,车厢只能容纳三十名乘客。
汽笛长鸣,“飞碟”号缓缓启动,随即渐渐加速,挟着风声从围观的人群旁驶过。
十几分钟后,终点站的快马来报,说蒸汽机车平稳停了下来,最快时速达到每小时48公里,比1829年史蒂芬孙的“火箭”号蒸汽机车还快2公里。
消息传出,人群中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人涌到韦恩和维尔福雷多身边,打听下一次试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你们回家等布告吧,不过下一次没有免费试乘的好事了,想上车,得先买票。”韦恩得意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