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荣见状,厉声道:“呼延灼,哪里跑?”说罢,拍马边冲了上去。这呼延灼此刻也是无心恋战,仗着*马快,夺路而逃。花荣也不含糊,在后面紧紧追赶。同时,摘下宝雕弓,搭上箭,射向呼延灼。由于在马上有颠簸,准度有失,力量也不大。呼延灼听到脑后有风,将射来的箭闪过。
花荣不求一箭射中,只求能延缓呼延灼的速度。果然,呼延灼确实有些减慢,但仍旧超过花荣一大段。
二人一前一后,呼延灼时不时还要防备花荣射箭。就这样,二人来到了第一个岔路口。这时,只听见一声梆子响,出来一队人马,大旗上一个大大的“穆”字,从中闪出两员将领,不用说,此二人便是没遮拦穆弘和小遮拦穆春。穆弘大刀一挥,厉声道:“呼延灼快快投降,否则力斩于马下!”
呼延灼不敢恋战,便一直向前跑去。穆弘和穆春也不追赶,他们只是看着呼延灼,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花荣则不然,他仍旧追赶着呼延灼,没有一丝犹豫。
二人又奔跑了一阵,第二个岔路口,呼延灼刚想走岔路,又是一声梆子响,再次闪出两人。左边一将,好生打扮:头上三义冠,金圈玉钿;身上百花袍,锦织团花。甲披千道火龙鳞,带束一条红玛瑙。骑一疋胭脂抹就如龙马,使一条朱红画杆方天戟。背后小校,尽是赤衣红甲。背后竖起一杆大旗,上书几个大字:骁骑一队头领吕方。右边一位,身穿白袍,,银色盔甲,*一批白龙马,手中一杆方天画戟,后面的大旗写着:骁骑二队头领郭胜。只听吕方言道:“呼延灼,还不快快下马受降?否则,死路一条!”
呼延灼一勒马,双鞭虚晃,继续向前跑去。这吕方和郭胜依旧不追赶,只是看着呼延灼跑远。
且说呼延灼来到了第三个岔路口,见此处没有人拦截,回头一看,见花荣离着自己尚远,于是连忙调转马头,向岔路跑去。正在这时,一根绳子突然出现在呼延灼马前,呼延灼这时躲闪已然来不及,马失前蹄,自己也摔倒在地。
从旁边冲出许多人,呼延灼还没有起身,便被制服。只听一人笑道:“公明哥哥果然好计策,知道呼延灼会往这边跑。咱们也算立大功了吧。”另一人道:“是啊,也不枉咱们在这里埋伏了那么久。”
一个黑汉子大笑道:“是啊,这鸟贼杀了咱们多少好兄弟,咱们今天也要为他们报仇!”说着,便要上前砍杀呼延灼。正在这时,花荣赶到,连声道:“铁牛,休得无礼!”
这三人,正是李逵和他的两个副手,王英和郑天寿。
李逵见花荣阻止了他,十分不高兴,道:“哥哥为什么拦着我?这呼延灼杀了咱们多少兄弟,我现在为咱们兄弟报仇,这是很正常的事。”
花荣道:“宋公明哥哥有令,不许杀呼延灼。”李逵听罢,怏怏不乐,嘟囔道:“就知道拿公明哥哥压我,我不动手就是了。”
这时,手下人已经将呼延灼绑好,和吕方、郭胜、穆弘和穆春等人合兵一处,回到梁山。
是役,我方大破连环马,获得粮草、兵器等无数,不少官兵投降,活捉了三员将领,震惊朝野。
呼延灼被押上聚义厅后,我连忙让人给他松绑,让他坐下。众人不解,问道:“哥哥,这呼延灼差点让咱们城破身亡,你为什么还对他礼遇有加?”
我言道:“此一时,彼一时。”说着,我看向呼延灼,接着言道:“呼延老将军乃当世名将,我们作为后辈应当尊重。”这时,我整理了一下呼延灼的衣甲,言道:“不知呼延老将军是不是愿意归顺我梁山?”
呼延灼厉声道:“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我呼延灼已经被擒,但求速死。成王败寇,我以被擒,但忠义之心还有。”
这时,林冲出来言道:“呼延老将军,现在我大宋北面有辽和金的忧患,西南有西夏,可以说是危机四伏。现在正是需要老将军这样的人才,去消灭这些隐患。如果老将军就这样死在我梁山,那我梁山将背上一个杀戮名将的罪名。”
呼延灼道:“林教头,你乃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显赫,为什么来做贼寇?你也说了,现在外患明显,你为什么不为国家扫除忧患?却在这里当一名贼寇?”
这时,我连忙接过话,言道:“呼延老将军这话就错了。现在的朝廷,主和派当政,他们苟全性命于朝堂,不求消灭异族侵略。我们有这等志向也不曾实现。我梁山替天行道,当然也不能容忍异族入侵,如果我们有呼延老将军这样的英雄,那么平定异族侵犯,是我等应做之事。”
呼延灼听我这样一说,有些动心,但没有马上妥协,接着言道:“你们啸聚水泊梁山,朝廷自然震怒,如果要是真的杀到京城,那我不就背上了弑主的罪名了吗?”
林冲听罢,言道:“呼延老将军,现在奸佞当道,就算你这次剿灭了我梁山,就能保证高俅等人能容许你的存在?他们排除异己,与他们臭味相投的人才能得到提拔,向老将军这样的忠正之士,只不过是他们的棋子。”
呼延灼知道在争辩也是苍白无力,便问道:“你们真的会消灭异族,保我国家领土不受侵犯?”
我言道:“这个是我梁山应该做的,我们不会推辞。如果朝廷不这样做,我们也会去。”
众人听罢,十分不解,但这是我说的,他们也没好直接反驳。
呼延灼思索了一番,下拜道:“我愿归顺梁山,共扶大义。”
我见状,连忙将呼延灼扶起,言道:“有呼延老将军加入,我梁山真是如虎添翼啊。”这时,众人也将韩滔和彭玘带了上来,他们见主将已经归顺,也愿加入。我见此情景,十分高兴。
突然想起了什么,我问汤隆道:“徐教头那里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