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这时,一个身影闪现了出来。
正是老人。
话说老人自从带着萧遥去了他的灵地之后,教导他努力修炼,便回到了自己的洞府内,参悟一套阵法,哪知道,那阵法奇妙无比,而且自动排列循环的阵门,让老人犯了难,竟然被那阵法弄得脱不开身。
一连半个月,老人都没有走出房间,只是静静地在房间里打坐,参详其玄机,可是让人恼怒的是,这半个来,没有丝毫的进展,这也算是一套上古的阵法,老人也是在偶然间巧合得到的。
这阵法融于一块玉牌内,玉牌和普通的玉简没什么两样,只是其中暗含的能量,却是有如云泥,当然,玉牌是云。
这阵法从来没有在书上见过,也没有听说过,似乎不是这颗星球之物,所以,就更加引起了老人的兴趣。
当然,老人参悟这阵法的一大原因就是,这阵法,进可攻,退可守,平时则可以聚集灵气,就像是紫玄道的山门大阵一般。
弄不好就是先祖遗留下来的宝贝,其中,蕴涵着无数的天机,如能破解,不论是在修为上还是在对于紫玄道的复兴上,都一个巨大的转机。
当老人痴迷于研究着这块玉牌时,恰恰是萧遥那里发生了了那几次生死存亡的时候,可就不得不说,有时候,人,还是要靠自己的,如果当时的萧遥只会想到求助老人的话,也许他早就全身筋脉尽断身亡了!
半个月,老人没有丝毫的歇息,废寝忘食的参悟其内的玄机。
令人遗憾的是,老人却是始终无法有所突破,只能了解这是一块玉牌,玉牌之内蕴涵着一个很强大的阵法,至于其中,除了阵法,还有什么,老人也不甚清楚。
这一天,傍晚。
老人走出房间,迈步走出了的洞府,看着外面烟霞满天的景色,突然想起来了,由于太过忙碌和兴奋,竟然把萧遥忘了。
老人先是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叹了一声,“人老了,记性就不好了!”
说罢,一个闪身,便来到了萧遥的灵地之中。
他没有释放神识,收起了威压,他想尽可能的不破坏萧遥的修炼,老人作为元婴期末期巅峰的大修。
即便没有威压,举手投足之间,也能给人带来极大的震慑力,更何况他那强大的威压,能让任何周围的生物,都会感到末日将至的危机。
还有他那神识,基本上如果是凡人的话,被他轻轻地一扫,就会灵魂爆裂而亡,老人本来就是内外兼修的大修,不仅外功斗法上胜过别人一筹,就连心智,斗志也比别人强上不少,毕竟是紫玄道的宗主,如果没有两下子,怎敢担此重任?
老人每次见到萧遥,萧遥都会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迫感,有一种窒息的感觉,甚至让人头晕,但是他一直都是在咬牙不让自己有任何不适的感觉。
因此,老人对他的这一做法,颇为赞赏,所以每次见到萧遥,都会故意的收起威压,但即便是这样,萧遥仍旧能够感觉到浓浓的威压,但是萧遥从来没有对此表示过不满,他甚至很喜欢这种威压,因为这是老人身上的标志,能够给萧遥带来很强的安全感,似乎,跟着这强烈的威压,跟在老人身边,世界上就再也没有能够伤害到他的一样。
再说老人,他踱步到萧遥的修炼室内,推开了房门,想找萧遥,却是发现萧遥并不在其中,所以有些好奇,但是转念一想,这个顽皮的孩子,应该又是出去玩了吧!
以前萧遥总是出去玩耍,老人开始还不放心,等到看到萧遥能够如此游刃有余的在这山林中生活之后,便是放下心来。
原因其一,就是老人对萧遥比较放心,萧遥这孩子,聪明,很机智,在这山林间,也是有些活跃,这也能更好地锻炼萧遥的生存能力,老人在对萧遥的磨砺上,从来都不娇惯他,老人认为,只有越能经受打击,越能吃苦的人,才能修好道,只有经得起磨砺之人,才能在修仙之路上有所作为,对此,历练,对于萧遥,倒是一件不错的事。
其二,就是老人还是对自己的宗门秘境比较放心的,这里,没什么凶狠的高级野兽,没有什么神兽,高级的修妖者,即使有,也在老人的控制下,老老实实的当管家,打理着这秘境,所以,老人还是对萧遥的安全比较放心的。
尽管如此,老人还是给了萧遥许许多多的法宝,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就连各种的丹药,也是备齐了塞在了萧遥的储物戒指之中。
弄得一生桀骜不驯的老人,此时变得啰里啰嗦,仿佛成了老太太。
而萧遥,这孩子也是,他平时都是尽可能的不依靠老人,只是凭借着自己的力量,来锻炼自己,尽量的不求老人帮助。
在他看来,老人给自己的已经够多了,虽然此时的老人,不仅是他的师傅,还是他的爷爷,但是,太过于依赖别人,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为了更好的磨砺自己,萧遥在外面无论吃了多大的苦,都尽量的不声张出来,而是默默的忍受着,并且在磨砺中,增加自己的经验,让自己能够变得更强。
老人走到屋子里,看到萧遥并没有在其中,便坐在了屋内正中央的椅子上,自己煮上了茶叶。
老人先是打开了桌边的小锅,手指隔空一点其内部,锅子里面,竟然自己慢慢地生出了水来,而且水面缓缓地上升,不一会儿,已经到了整个锅子的四分之三处。
老人盖上盖子,再用手一指下面,下面有一个小炉子,炉内“腾”的一声,竟然自己着了起来,而且呈现出蓝色的火焰。
火焰并不凶猛,而是保持在不大不小的那一个火候上,慢慢地开始煮着锅里的水。
待到炉鼎内的水微微有些沸腾之时,老人轻轻拿过桌上的那只盛着茶叶的小罐子,慢慢地打开,用夹子缓缓地夹了数十片茶丝,投入到小锅之内,此时,水刚沸腾,老人身形不动,而那炉内的火焰,却是慢慢地减小了,成文火的样子,来慢慢的煮开茶叶,而老人,则是不慌不忙地,伸手把桌上另一个小罐子拿了过来,打开之后,里面装的都是白花花的小晶体,如果你很懂行的话,就会知道,这些都是精盐。
老人两指捏住一个小匙,不急不慢的,舀了一小匙细盐,轻轻地倒入了水中,这煮茶之时,所需要的体味之物,却是五花八门,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品茶,最好只加一些细盐,不宜太多,一匙足矣。
剩下的时候,老人则是闭上眼睛,静静的等待着,茶汤煮成。
不知道过了多久,老人突然睁开眼睛,淡然一笑,然后,伸手拿起了旁边的倒茶用的小舀子,缓缓地在小锅子内,舀起一些茶汤。
然后,倒入茶盏之中,舀子内的茶汤,缓缓地注入进去,只见一道细长的水流,自上而下,轻轻地落入茶盏之内,声音细小,而悦耳动听。
老人端过茶盏,并没有如嘴品尝,而是先放在嘴边,鼻子下方,他深吸了一口气,仔细的闻着,这淡淡的茶气,这茶香,被诠释的淋漓尽透,空气中,充满了清香而又淡淡的茶香之气,让人,光是闻着,就足以沉醉其中。
老人微微张嘴,慢慢地嘬着茶盏之内的清茶。
茶,是灵羽茶,晒干后的灵羽茶叶,却是细长干枯,很难看出之前的样子。
经过老人的煮沸,也就重现出了它之前的美貌。
茶盏之中,有一两片灵羽茶叶,此时的茶叶,已经恢复了其原貌,金色的茶汤之中,将这茶叶,也渲染成了金黄色,而那修长而略带弯曲的叶子,肉眼难以辨认的绒毛,使这茶叶,真是如同鸟儿的羽毛一般。
而那这茶汤之中,随着那淡香之气,一同散发出来的柔弱的灵气,却也是让人神清气爽,更是喜爱此物。
老人经历之事,太过沧桑,不管是世上极大地痛苦,还是最美好的幸福,他都经历过,最难以下咽的食物,奇珍异兽美味珍馐,他也都品尝过,可是他却一点都不留恋。
这小小的茶叶,虽然只有这淡淡的的清香,其中隐藏着一丝苦涩之味道,但是,却是让老人沉醉不已。
晚年的老人,所爱好,不多,而这茶叶,却是其中之一,茶叶虽小,包涵事物万千,茶汤虽清,系于感情万千,品味虽单一,但是却是人生真谛,在老人眼中,这品茶,早已不单单是闻这茶香,品这茶汤,而是在品味这,人的一生,老人的一生。
人的一生,大抵如此,不管你得到过多大的荣耀,还是受过多大的屈辱,无论你的一生,多么的喧闹,还是无比的孤寂,有着刻骨的仇恨,还是如髓的爱恋,到头来,等你远离了这尘嚣的人世,才发现,这人生,就如着茶水一样,只有这淡淡的苦涩,淡淡的清香。
在这世间,又有几个人,能够真心的领略其真谛?
又有几个人,能够在人生顺风顺水之时,亦或是,际遇坎坷之中,能够品出其中的道理?
老人只是淡然一笑,自然自语地说道:“人这一生,或百年,或千年,无论如何,都摆脱不掉,这茶叶的命运。”
老人思绪远飘,恍惚间回到了从前,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骄纵,自豪,跋扈,嚣张,那深深的笑容背后,隐藏着多大的骄傲?
画面一转,痛苦,失落,而又迷茫,那充满了绝望的眼神,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无助?
再看现在,淡然,洒脱,远离尘世,不问修真道内之事,安然与天共处,不盲求修炼,在乎的,却是那一颗,早已冷却的真心。
凡人一声,或长或短,少则数年,多也不过数十年,一生之中,忙忙碌碌,为求功名,利禄,权势,来回奔破,到手之后,却又是不满足,一心只想更上攀爬,到最后,数十年光景,如白驹过隙,眨眼便过,再回首,又能发现什么?又能领悟到什么?是否后悔?是否孤独?
老人一笑,不再去想,凡人自有凡人道,可是,就连着修真界中,也是渐渐地颓废了下来,世风日下,多少人,为了修为,不惜倾其所有,只为能够更加强大。
多少人,为了一件宝物,相争相夺;多少同门,为了争到高位,骨肉相残;这修真界,已不是从前的那个了,老人暗叹了一声,萧遥,决不能让他走这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