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光武帝刘秀发迹于南阳郡,其主要将领大部都出生南阳一带,故南阳又称“帝乡”。而宛城又是南阳郡治所所在,所以宛城又被看作“帝城。”
宛城位于淯水西岸,城池坚固,其城墙自刘秀之后一再加高,不输洛阳城池也。而城池四周掘地引渭水绕城一周为护城河,其河宽约三十九米深度大概四点五米,是历史上少有的护城大河。
所以当时张济率大军二十万,强行攻打宛城,结果城是打下来了,他张济自己却中箭身亡了。其军士折了约十多万,剩下的跑的跑、散的散,张秀坐镇宛城的时候,兵力远远低于张济时代。
其实张秀在这个位置很尴尬:一是其兵力弱小,但是东有东汉朝廷的代表曹*。西有声名狼藉的凉侯叶凡,南有汉室宗亲刘表。在这三大势力的夹缝下实在是不能让人放心,所有张秀暗地里与曹军联系,却又结盟刘表。至于叶凡,因为其名声缘故,或者是无什么利益关系,没什么联系。可是现在麻烦却来了。
张秀看着探马送来的情报:西凉军高进为先锋途径宛城进攻许昌,而其自领大军不时即到。这让张秀有些难以取舍,到底是否出兵阻击。曹*当初之所以暗地里默许结盟的态度,肯定想着是让他防御西边的叶凡。
可是若出兵,看其兵锋所露出的杀气,在看看自己军中的战斗力,败是一定的了。而且还会得罪一个强敌,这到底是否值得?
张秀转向坐于下首的一中年男子道:“公渊,你看此事?”
这公渊名廖立,字公渊,武陵人。后避祸辗转迁徙益州,凭借其智谋出众,渐渐受刘焉的信任。然而益州是一个门阀林立,况且排外的地方。
这廖立本非益州之人,若其受刘焉信任,安能不动益州士族的利益?于是在法真、张松等人的联合设计之下,获罪刘焉,后全家被杀,只身一人避祸荆州一带隐居。后来苦于没有人才的张秀闻的廖立的事迹,亲自前去邀请,甚至最后以师礼视之,廖立终感其诚。答应辅佐张秀。
廖立微微一笑:“在下有三条计策献给主公,然后还要看主公如何选择了。”
“哦?”张秀急道:“公渊快快说来。”
“一是全力迎战,必可败叶凡。到时曹公攻克潼关把握加了两成。二是迎战,但不可全力,败其一战,我军既退兵。三是紧闭城门,任其途径宛城。”
张秀叹道:“吾心中烦恼,公渊片刻既三条计策。不服不行呀。”廖立微微一笑。
“第一条若是曹公攻不下潼关,叶凡必尽起西凉兵杀我,宛城将不复存在也。曹公必将我为棋子舍弃,此计太险。第三条计策,我军若放西凉军过去,回过头来,我们亦是将承受其怒火,亦是不可用。不过第二条计策虽然两边都得罪了,但是都有余地。某觉得第二条计策可行。不过。。”张秀抬头望了望廖立道:“我军安能败西凉军一仗?”
廖立道:“将军善用兵,却不及叶凡。将军帐下有良将谋臣,亦是不及叶凡。帐下军士虽精锐,还是不及西凉。”
廖立每说一句,张秀的脸色就黑上一分。心里说不定在暗骂:姥姥的,老子就算是不如叶凡。你也不用说的这么明白吧,你这是故意损老子的吧。
看着张绣一脸的黑线,话峰一转:“不过有一点敌军却不如我军。”
张绣的脸色这才好看一点,焦急的问道:“敌军那点不如我军呢?”廖立看了看张绣说道:“敌军疲惫之师,而我军却以逸待劳,仅此一点就可大胜敌军。再加上一点点的埋伏,想不胜都难。”
话说高进一路带领五千轻骑,一路疾驰许昌而去。但凡遇上的探马,一律追杀致死。所以许昌暂时没有消息。
高进望着前方的轩辕山,心中暗思:穿过轩辕山就是许昌地界了,此次主公大军必须神不知鬼不觉天降与此。不如在谷口下寨,一方走漏消息。可是他却不知道叶凡此刻却是遭遇了张绣的埋伏。
宛城紧靠渭水以西,然后在其东方却是另一条河水浙水。浙水水流湍急,高进的先锋部队人数少,简单的征用一些渔船即可渡江,然而叶凡的大部队却不行。
看着湍急的河流,叶凡不由有些着急。看到被派遣征用百姓渡江渔船的魏延回来,连忙迎上去:“文长,如何?”
魏延一脸愧色道:“末将未宛城任务。据此地渔民说:我们前锋部队征用过一些渔船,但是后来不知谁人把这些渔船全部征用走,我们几乎征不到几条船了。”
河水湍急,没有船就过不了河。探马已经将潼关的战报传来,若是在耽搁片刻,曹军将攻下潼关了。
这个时候,魏延突然献计道:“主公,此处树木繁盛,不如命军士砍伐树木,简单凿成船只渡河。”
旁边的郭嘉皱眉道:“此计不妥,先不说现打造船只的时间。你看,河对岸树木同样繁盛,若是敌军在树林内埋伏一军,待我军渡河一半而击之。我军必损失惨重。”
是啊,河对岸确实树林极多。在里面埋伏个几千人不成问题。在大军渡河的时候,若是突然以弓弩射之,还不知道要死多少呢。况且明显的这是敌人的诡计,先将此地所有的船征走让自己无法渡河,然后在埋伏一军河对岸,果然是毒辣的计策。这条计策毒辣在,就算自己等人知道河对岸有伏军,可是还不得照样乖乖过河?
不行,不能在拖延了。叶凡命军士砍伐树木建造船筏。毕竟不是专业的,看着眼前的船筏,几个木板简单的连接一起,就这么成了。叶凡无奈了,这船真的能渡河吗?
叶凡命令军士多造船筏,但是却要让人觉得速度很慢,这是为了让细作摸不准什么时候渡河。然后在深夜,迅速抢渡河。
几天以来,都是天气晴朗。即使深夜的时候,亦是星光闪闪。然而今夜却是乌云密布,不见一丝星光。
这样的夜色,对于叶凡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叶凡迅速下令,不得差遣营帐,不得点火把,全军分分三次渡河。
在这样的夜色里不点火把,可见度非常低。不时有几声因踏空掉下河士兵的惊叫声。叶凡心中暗暗紧张道:千万别出什么幺蛾子。只要有一军渡过河,就安全了。
可是老天真的给叶凡这个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