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立秋正沉浸于美好的暇想。忽然文姬弹起了焦尾琴,竟是一曲“凤求凰”!
……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
初似落花翩翩,流水淙淙,转如风清月朗,鸾凤觅凰,憧憬向往,春思绵绵,渐又同初逢陌上,一见钟情,相约白首,不离不弃;私语喁喁,词曲相依,深情款款,其意殷殷。立秋不由得醉了,醉得忘了所处何地,忘了所为何人,忘了所欲何求,心头暗念的,只有今生今世永永远远与这抚琴之人焚香弄曲,月下品茗,长相厮守,暮暮朝朝,永不分离,直至地老天荒……
立秋听得如醉如痴,前世这货是一个典型的宅男,在老妻面前,是不折不扣的模范丈夫,每日柴米油盐,床前灶后手脚不闲,做梦都没梦到过这份艳遇!琴声却嘎然而止。千子也弹起来,正是那日的花园会。如水柔情和着这风,这月,这浪,这船,在水上漂荡。月下细辨,两少女一个一身素淡,一个一身蓝衣。一个身材窈窕,一个曲线毕露,真是春兰秋菊各有所长。如此良宵,如此月夜,如此琴筝。一只画船,一梢青寂,饮一杯情歌,飘飘如仙……
立秋他们在江上玩得很晚。直到远处渔火寂寂,灯火阑珊,他们才弃船登岸,各自回屋睡去。
刚欲入梦,忽然觉得鼻子被人捏住,喘不过气来,原来千子竟然钻到立秋的帐蓬中来了。“……象对待文姬那样对我”。她星眸半醉,吐气如兰,在立秋耳边呢喃。睡意模糊中,立秋一伸手触到一个温软光滑的所在。便把嘴凑上去*起来,不久传来千子的呻吟声。这人下面早支起了帐蓬。把千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一种说不出的快感在身体里流动。“千子,”他说。“回去吧,夜深了,我控制不住了……”“我不,文姬姐想把你抢走,我得先下手为强。”“没有,她是即兴弹琴,没有别的意思。再说,咱们已有白首之约,你老爸也有此意,咱俩的事是雷打不动。”立秋还想说“我穿越千年,不就是为了找你吗!”“春兰说,那天夜里她一宿没睡。”“差点没淹死,能睡得着吗?”忽然千子使劲地拧他的肉,“谁让你去抱她!拧死你!”“我是救她。”“光着屁股救么?”立秋猛然一个翻身就把她压在身下。心中的激流渴望找个洞穴喧泻出来……
第二天,他们正要启程回去时,忽然接到命令要他们去南阳郡。于是转道向南阳郡进发,问传信的小吏,他说那里百姓聚众造反,反贼人马约有五六千,正和诸葛对峙,三虎出战均未能取胜。于是依依别了千子文姬,赶往南阳。百姓聚众造反?立秋想,有口饭吃谁愿意造反?莫非那里发生了天灾人祸?如果那样,这不仅仅是打仗得问题,更是安抚民心的问题。想到这些,立秋立即马不停蹄,赶往四方镇。
立秋到了四方镇,正遇上开战。诸葛亮、三虎都在,对方一员黑袍大将正在耀武扬威地讨敌骂阵。看此人,脸赛黑锅底,双手似油锤,眼如金灯,声吼如雷:“对面的人听着,有没有胆量,在俺手下走上三十个回合!”一边喊一边哇哇暴叫。好一员虎将!三虎中的大虎脾气暴噪,经不住对方激将又拍马出战。两人枪来刀往战在一处,二十个回合没分出胜负,再打,大虎渐渐不行,只有招架之功,没有了还手之力。又打十个回合,只听“当”地一声响,大虎的大枪被敌人磕飞,大虎仓慌败回本部军队。二虎、三虎上去最后都败回来了,没办法只好鸣金收兵,城门紧闭,免战牌高悬,暂且闭门不战。
回到中军大帐,立与诸葛亮、徐庶、三虎等人商议对策。诸葛亮说“贼人新反,附者多为百姓,没有后方根据地,军中粮草不足,急于与我方速战。我方三虎又不是他的对手,为今之计,只须免战高悬,待贼人粮尽,必然军心涣散,寻机破敌即可”。
大家一听有理,于是摆下接风宴,大家开怀畅饮。席间立秋问:“那员战将是什么来路?”立秋问。“他呀,不过是一个打铁的!不知在哪学了一身武艺,领着这群暴民造反!”“造反的原因是什么?搞清楚了吗?”“这黑大个是从外地逃荒,逃到这的,今年这闹旱灾,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正巧这个黑大个有个妹妹,被当地守备刘老爷看上了,要招到府中做妾,多荣耀的事,有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往里钻都找不找机会呢!那个**贱民竟然不从,还打死了守备老爷的家人,官府派人捉拿,这小子纠集一伙地皮无赖,扯旗造反!”大虎说道。立秋听明白了,这是官*民反呀。
十多天后,细作来报,贼人粮尽,暴民一股股出去抢粮了。大虎就要带人趁机截杀,立秋拦住大虎,说道:“不要一味地滥杀,要多抓俘虏!他们都是老百姓,到时候不用打,自然前来归顺。”大虎半信半疑,但还是答应一声“遵令!”大虎带人捉来了七八百人。一个个都用绳子拴着,来到中军大帐外面。立秋一看,一个个衣衫蓝缕,可不都是穷苦的百姓嘛!立即下令,“全部释放!每人给钱三百,回家种地。”老百姓欢呼雷动。一个个都说“仁义之师!这真是仁义之师呀!”第二天,刚一起来,有小校来报:“敌首高成前来投降”;“请进来!”不多时,大帐外腾腾腾走进一个黑大个,在那一跪,高声喊道“罪民高城前来投诚!”立秋立即走向大帐,双手相搀,“何罪之有,官*民反而已。从今后你在我帐下听令,你可愿意?”“罪民愿意!”“好!退在一旁。”“大人,我还有一班兄弟在营外,愿意一起投诚,请你收下!”“好!”立秋心想:“人越多越好!”众人无不佩服。
于是四方镇重纳荆州。立秋赶紧写信报与刘表。说叛乱已经平定,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刘表接到书信一看,大喜“知我者,王仲宣也!”立即令人带着牛羊美酒,前去犒赏三军。
立秋命人,“去把刘守备叫来”。功夫不大刘守备来道:“下官刘良楚参见大人!”“刘良楚,你可知罪!”立秋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喝问。“大人,属下不知。”“你依仗权势,强抢民女。酿成这场大乱,使主上声名受损,使黎民百姓蒙难,你还不下跪服绑,你还有何话讲!”刘守备一听大惊失色。“下官知罪!请大人法外开恩,下官一定痛改前非。”“拉出去,痛大四十军棍,家产全部没收,永不听用!”“是!”手下人立即把刘良楚拉出外面,打了四十军棍。
处理完这件事,麦收让徐庶具体安排,三虎辅助。采取宽松的政策,不实行镇压,而是减免百姓的赋税,这且不说,又开仓入粮,救济灾民,特别是善待并抚恤灾民,这一切使他们非常感动,逃亡的在外的人纷纷回到家园。于是,进一步组织当地乡民开荒种田,政府既增加了税收,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受到热烈的欢迎。这样,就使动乱的地区安定下来,百姓开始安居乐业。
于是立秋又命人把高成叫来,问他家里情况,说父母都健在。于是叫他把父母都接来四方镇居住,早晚也可以尽孝。高成欣然领命而去。
没几日,传来调令,命立秋带人回太学继续修完学业。把这里的事与接收的官员做完交接,大伙就返回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