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无缺往里面走了几步,发现除了自己,还有三三两两的弟子也在附近翻阅书简。在初级法术咒语那里,就有一位青年道士,看年纪二十多岁。正拿着一枚玉简将神识探入其中细细揣摩。似乎感应到郑无缺的到来。
神识退出玉简,抬头向郑无缺看了过来。入眼是个十多岁的小道童,青色道袍,眉清目秀,正满眼含笑地看着自己。
年轻道士微微一笑,对郑无缺说道:“看来道友也对此处的咒语法术感兴趣?”
郑无缺道:“第一次进来,还不知道从哪里看起。”
年轻道士听了此话道:“我说道友为何如此陌生,原来是刚刚来。诶,你的修为?”年轻道士说道一半突然发现郑无缺修为不过旋照初期,难免有些诧异。
郑无缺诡异的笑了笑:“我能够进来,自然是通过一些前辈讨要了一下人情,呵呵。”
年轻道士似乎明白什么般点了点头,接着很自来熟的说道:“我叫海玉,不知道友如何称呼?”
郑无缺一听海玉二字,立即明白是个玉字辈的弟子,比左竹他们还低了一辈。师傅早有交代,不能让观内弟子知道他的太多事情。于是计上心来,稽首道:“原来是海玉师兄,师弟我有礼了。”
海玉回了一礼道:“既然师弟第一次来,说吧,你想看什么类型的书,我给你指一下。”
郑无缺道:“此藏书阁太大了,师弟真有些无处下嘴,不如就由师兄给我详细说说。”
海玉道:“恩,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第一层了。藏书阁的这一层主要收藏一些寻常的修真法门,施法技巧和相应咒语,当然也有一些前辈们刚入门时候的修炼心得。在我看来,这一层,最有价值的就是那些修炼心得了。至于第二层,里面收藏的则是符箓、阵法、普通药典和炼丹之术,当然,这些炼丹之术里面,收录了一些丹方都是寻常丹药的方子。即便不在这里看,寻常修真街市上面也能看到买到。而且不贵。”
“修真街市?这是一处什么样的所在?”郑无缺好奇道。
海玉愣了一下,说道:“修真界自然也有修真人士的聚集地点了,寻常修真人士的各种交易、需求都会在此类地方惊醒。比如我们星陨大陆,光我知道的修真聚居地就有三处,离我们最近的就是处在战、吴两国边界上的元极山了。不瞒师弟你说,那里可真是宏伟繁华啊。我们清风观的外院,在那里就有自己的产业。上回还是三年之前,我有幸随着师傅去过一次。”
郑无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眼神里,闪过一丝向往之色。
海玉轻轻地清了一下嗓子,说道:“恩,扯远了。就说这两层的格局基本如此。师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确定去几层看书。不知这次师弟是想看什么?”
郑无缺道:“我就在此处看看施法技巧和咒语了。真是感谢海玉师兄了。”说着拿起一块青玉书简,上面有御风诀三个古朴大字。
海玉很识趣的也拿起一块玉简看了起来。
郑无缺凝神看去,御风诀里面只有三个施法口诀,分别是御器飞行时候用于加速的浮风咒,攻击使用的邪风刀,还有一个用于防御的风盾。这三种咒语没有层次等级之分,除了邪风刀对神识的强弱有一定的要求以外。用于飞行和防御的两个咒语只会随着施法人法力的大小而展现相应实力。
郑无缺只管死记硬背下来,计划回到洞府以后再行练习。邪风刀,根据玉简里的介绍,估计自己最多能够幻化出五把飞刃来。
接着又拿起一块玉简,却是讲述遁术的玉简来,这让郑无缺很是奇怪。要知道,对修真界来说,最普通的遁术也是高级法术了。怎么会摆放到此处来。好奇之下,拿起来一看,原来是个遁术大纲而已。里边分别介绍了一些修真界的遁术分类和流派。
具体有雷遁、风遁、血遁、土遁、水遁、云遁都诸多遁术。可惜各种遁术对境界要求很高,施法方法各异,要求条件也不一样,都是大概解说。尽管如此,里面还是提到了两种最简单,对境界、法力、神识要求都不高的遁术。
一种是符遁。遁走距离不过一里左右。此法只需要手里准备了相应的符箓,激活以后就可以遁走。缺点是,遁走的地点随机。无法把握方向。
第二种是阵遁,需要提前布置好法阵。进入里面用灵石激发即可遁走。
其实这两种都是几千年前清风观的一位阵法大师在研究传送大阵的时候,创造的两种简化版的传送阵法。不过更像一种遁术罢了。
毕竟,在传送阵法研究上,创新提升的地方就是三个方面。一个是距离越远越好。一个是传送过程中耗费的灵石和其他资源越少越好。第三个就是启动传送的过程中耗费的时间约少越好。
在诸多阵法大师追求上述三个方面的平衡时候,这位清风观的祖师反而走向极端,放弃其他因素,从而集中力量追求实现其中一个方面走向极端。于是就有了上述两种遁术。放弃传送的距离,减少境界制约,通过符箓或阵法来实现遁走。
并且,越是质量高的符箓,或者复杂精密的法阵,传送的距离也更加远一些。
不过,此种遁术,随着自身修为的增加学习其他遁术以后就显得有些鸡肋了,而且对符箓和阵法要有所研究。所以真正修习的人反而不多。
但在旋照期的郑无缺眼里,这可是追敌或逃命的一大手段。所以细细研究起来。可惜上面符箓的制符技巧和法阵知识都是一笔带过。这让郑无缺倍感郁闷。
抬头看看四周,忽然想到那位海玉同门说二楼就是藏此类书简的地方。于是迈步去了二楼。
果然,在二楼格局又是不一样的。郑无缺心无旁骛直奔制符的一些玉简而去。不知道是因为青风观不善制符之道,还是什么原因。所藏玉简不过寥寥数枚。且都是浅显的一些制符之道。好在对于毫无基础的郑无缺来说,这些刚好合适。
所谓符箓,就是通过神识控制自己的法力绘制一些能够聚集灵气,实现特定功能的介质。
它对绘制人的神识、法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除此之外,绘制符箓所用的原料也非常关键。主要涉及三样东西,分别是绘制用的笔、墨、符纸三种。都影响一个符箓聚集灵气的能力大小。
所谓笔,自然是本身灵气越高。绘制符箓的效果越好。比如笔杆原料选用南海铁竹、昆山玄玉、荒古兽骨等自然有不同效果。而笔头,不用毛发的效果也不一样,当然这并不是说毛发原主人的实力越强越好。而是在凝聚外界灵气方面有天赋的自然最好。这方面了,十万大山里面的聚灵鼠的腋部毛发自然最好的。当然荒古凶兽里面或许有更好的,自然就不得而知了。
所谓墨,可不是俗世间的墨水,而是通过笔需要涂抹的原料。这包括比较低级的朱砂、水银、银粉、金粉。比较高级的精血、灵兽兽血等。特别是兽血,五行不同属性的兽血,绘制相应五行的符箓效果更佳。比如,水息兽是六级海兽,它的血绘制冰锥符,自然要比紫炎兽这类火属性妖兽的血效果要好。
所谓符纸,不单单指灵草制造的纸张,还包括兽皮、特殊金箔、绢布等。一般都是灵草制造的纸张。这些符纸,根据造纸用灵草的不同,有不同的颜色,效果也不一样,从下到上分别是白、黄、青、蓝、紫。
当然,原料都是其次,主要还是个人的法力和神识要足够,否则,光绘制过程中控制灵力不当导致的灵力反噬都让制符之人损失很大……。
整整一日,郑无缺都在研究制符之道。并且意犹未尽。第二天除了正常的练功和祖师祠堂里的上香打扫以外,全泡在藏书阁里了……。
岁月匆匆,一晃又是三个多月。郑无缺额头的印痕已经彻底消失不见了。郑无缺感觉自己似乎进入了旋照初期,这连他都有些不信。至于炼符之法,多多少少有了一些眉目,就差一试了。
只是手中没有这些原料,本来从左竹那里讨要了几张学习了一番,结果全部作废了,结果把左竹心疼的不行。要知道这十多张符纸可花去了他一颗下品灵石的。
郑无缺自然也不好意思再继续免费要了。可如果花钱,自然也不能师傅玄真子还没有回到清风观。自己无奈之下,诀定去找掌门问问,从哪里领取一些符纸?